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杯水車薪:甩賣近半數股份的TCL通訊能否自救?

近日, TCL集團表示, 為進一步推動子公司TCL通訊科技的戰略調整和業務重組, 以適應通訊行業的快速變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並降低TCL通訊科技近期業務低迷對TCL集團整體業績改善的影響,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TCL實業控股擬向紫光集團有限公司、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具備移動通訊產業鏈背景或業務資源的戰略投資者以4.9億港元轉讓TCL通訊科技6.27億股, 占TCL通訊科技總股本的49%。 轉讓完成後, TCL通訊科技仍為TCL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那麼問題來了, TCL通訊為何要出讓自己的股份?出讓股份之後真的可以拯救TCL通訊嗎?

在此, 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兩年TCL通訊的業績表現。 根據今年4月7日TCL公佈的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 2016年TCL通訊業績同比大幅下跌, 銷售手機6876.6萬台, 較2015年下跌了17.7%;整體銷售收入 203.9 億元, 同比下降 15.8%;虧損4.74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接近7000萬台的全球銷量中,

智慧手機僅有3898萬台。 這表明功能機在很大程度支撐起著TCL的銷量, 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 功能機無論從營收和利潤的角度都很難提振TCL通訊的業績表現, 更為重要的是, 功能機市場是一個不斷萎縮和沒有前景的市場。

進入到今年, 據TCL 8月份發佈的上半年財報顯示, 2017 年上半年, TCL 手機業務產品銷量合計 2116.9 萬台, 同比下降 36.2%;銷售收入 68.7 億元人民幣, 同比下降 26.1%;虧損 8.52 億元人民幣, 同比下降了8.71 億元人民幣。 TCL手機業務在經過一年的業務重組和戰略調整以及頻頻換帥之後, 不僅未能走出業績低迷態勢, 其虧損還在不斷加大。

對此,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今年9月赴德國參加柏林消費電子展期間, 曾專門談及他對TCL通訊目前現狀的看法。 他認為去年整個市場波動很大,

而TCL手機的經營方式、商業模式, 以及產品的轉化沒有跟上市場變化的節奏。 針對於此, 只有當TCL 通訊整個綜合競爭力足夠強大之時, 才會再在中國市場加大力度發展手機業務。

不過從今年上半年TCL通訊就虧損8.52 億元人民幣看, 這49%股份換來的4.9億港元對於TCL通訊來講也只是杯水車薪, 如果未來TCL通訊的業務不能有實質性改善的話。 而鑒於TCL主打中國市場的自有品牌TCL根本沒有在中國市場建立起品牌知名度, 近期其不得不將被授權的黑莓引入中國市場, 以期借助黑莓尚存的品牌影響力翻盤, 即改變TCL在智慧手機市場低端的形象, 走向中高端, 以緩解業績的壓力。 但事實總是比理想要骨感的多。

具體到採取授權方式引入的黑莓,

眾所周知, 面對iPhone的競爭, 黑莓在2008年底拿出了應對iPhone的重量級產品——Storm, 這是黑莓第一台全觸摸手機產品。 它的原型機也受到了Verzion的喜愛, 為此Verzion甚至承諾拿出1億美元的預算來推廣Storm, 不過等到上市後, 諸如頻繁的死機、重啟以及觸控式螢幕失靈問題都令消費者大為惱火, 這些現象最終導致Verizon預先支付了大量的維修費用, 而幾乎最初售出的每一部Storm手機都需要更換。 Storm的品質問題導致了Verizon與黑莓的關係徹底惡化。 而業內知道在美國市場失去運營商的信任和支持意味著什麼。

回到現在發佈的黑莓KEYone。 其在美國市場發售後, 在YouTube上的JerryRigEverything頻道就有評測稱, KEYone的螢幕非常脆弱, 只要機身上有一點形變就會脫位彈出, 而且可以看到螢幕四周沒有太多膠水粘著痕跡。

其後在黑莓粉絲論壇上也有眾多黑莓粉報告螢幕摔落螢幕脫離問題。 儘管TCL和黑莓出面予以了澄清和解釋, 但作為首款由TCL生產的黑莓手機的回歸之作一開始就出現爭議, 難免讓人回憶起當年Storm的情景。

不可否認, 任何一個企業都可能因種種原因而出現產品品質問題, 即使“情懷”產品也在所難免。 如果用戶對某一品牌具有“情懷”, 對企業出現的問題會以寬容的態度對待, 相信企業很快會加以處理。 若用戶對某一品牌“情懷”低, 則一旦產品出現品質問題, 顧客就會非常敏感。 而上述黑莓KEYone發佈後引起的有關品質的軒然大波, 顯然證明了用戶對於黑莓已經沒有了“情懷”才具備的寬容。 而從KEYone發佈後的銷量及很快要發佈新的全觸控(放棄了KEYone的傳統鍵盤)的黑莓手機看,TCL未來借助黑莓復蘇,直至提升業績表現的希望都相當渺茫。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次TCL通訊以甩賣股權的方式換取資金的方式,無論是對於TCL整個集團的業績,還是TCL通訊未來業務的發展都是杯水車薪,而從目前TCL通訊採取的主要市場策略(主要還是靠此前的阿爾卡特和新引入的過氣的黑莓品牌)看,顯然與此前TCL通訊的策略別無二致,而這種策略導致的結果相信業內已經是看得清清楚楚。

而從KEYone發佈後的銷量及很快要發佈新的全觸控(放棄了KEYone的傳統鍵盤)的黑莓手機看,TCL未來借助黑莓復蘇,直至提升業績表現的希望都相當渺茫。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次TCL通訊以甩賣股權的方式換取資金的方式,無論是對於TCL整個集團的業績,還是TCL通訊未來業務的發展都是杯水車薪,而從目前TCL通訊採取的主要市場策略(主要還是靠此前的阿爾卡特和新引入的過氣的黑莓品牌)看,顯然與此前TCL通訊的策略別無二致,而這種策略導致的結果相信業內已經是看得清清楚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