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根植民族文化 講好延邊故事——記砥礪奮進的延邊作家協會

在全國的作家協會中,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它的會員遍及全國各地, 在北京、青島、南方等9個地區設置了創作委員會, 760余名會員中, 朝鮮族會員就占了600人;這是一個不斷進取的群體, 95%以上的會員用母語創作, 近十年間共有6部作品和1位元譯者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4部作品榮獲吉林省政府頒發的“長白山文藝獎”;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群體, 在建立作家之家, 廣泛聯絡作家的同時, 及時為作家解決困難, 堅持每年走訪慰問貧困作家, 把党的溫暖送到作家心中。 它, 就是延邊作家協會。

紮根人民 謳歌時代

文學是一切藝術的根本。 延邊作家協會團結帶領廣大作家辛勤耕耘, 以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敏銳地關注社會, 反映現實生活, 獲取文學靈感, 用生動的筆觸記錄下中國朝鮮族和延邊各民族的真實生活。

在延邊第八屆“金達萊文藝獎”獲獎作品中, 《中國媳婦》是延邊作家協會會員許連順創作的長篇小說。 作者關注大批的朝鮮族群眾赴韓國務工這一事實, 直面生存的切膚之痛, 細膩的文字功力在溫婉中顯露鋒芒;由會員李惠善創作、李玉花翻譯的《鄭律成評傳》, 撥開歷史的蕪雜, 採擷鮮活的史料, 以富有現場感的描述和評論, 成功地再現了鄭律成波瀾壯闊的一生, 如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那嘹亮的號音,

穿越時空, 在歷史的長河中奏響;作家于雷創作的《鐵拐下的足痕》, 以犀利而又溫暖的文字, 吸引著讀者走進朝鮮族著名作家、不朽的共產主義者金學鐵的內心世界……這些作品以人民為中心, 把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放在首位, 尊重和遵循文學創作規律, 展示出一幅幅斑斕畫卷, 既繪入了延邊發展繁榮的秀美風景, 也繪入了延邊各民族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進程。

此外, 延邊作家協會還設立了“金學鐵文學獎”、“華林新人文學獎”、“新生活杯”報告文學獎、“佳雅河”網路文學獎、“檀君”文學獎、延邊芝溶文學祭等獎項, 舉辦了中學生芝溶作文比賽、中國朝鮮族大學生“李陸史”文學祭等活動, 發掘和培養了大批優秀作家、作品和文學新人。

夯實基礎 打造隊伍

延邊作家協會積極發揮所屬創作委員會和主管文學社團的組織作用, 加強引導和扶持, 不斷提升作協號召力和凝聚力。 該協會目前擁有16個創作委員會, 包括小說、詩歌、散文、兒童文學、評論、翻譯、漢文7個直屬創作委員會和北京、青島、南方等9個地區創作委員會。 各創作委員會積極克服經費短缺的困難, 每年組織各種文學活動, 很多創作委員會擁有自己的會刊, 並且通過自己的文學刊物鼓勵和激發會員的創作熱情。 《長白山》《道拉吉》《松花江》等擁有正式刊號的朝鮮族文學刊物在朝鮮族散居地區出版和發行。

2016年, 在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的大力支持下, 成功舉辦魯迅文學院延邊文學創作培訓班,

單體班次培訓63名學員, 共邀請20餘位國內著名作家、權威學者、重要文學期刊的一線編輯為學員授課、改稿,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吉狄馬加出席開學典禮並為學員授課, 使延邊各民族作家不出家門便享受到了高層次的文學創作盛宴。

今年以來, 延邊作家協會推出中國朝鮮族文學發展人才培養“三項工程”, 即“文學苗圃工程”、“文學新人工程”和“文學名家工程”, 聯合教育、民政等部門, 採取有效措施, 切實解決中國朝鮮族文學後續人才短缺的突出問題。

延伸觸角 提升服務

延邊作家協會不斷延伸觸角, 重心下移, 努力提升服務水準。

除堅持編輯發行《作家通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