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沉痛悼念我國俄語翻譯界的泰斗高莽先生!

我國著名翻譯家、作家、畫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高莽先生, 于10月6日晚離世。 消息來自高莽先生的家人, “高莽先生在平靜中離開了我們。 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實, 感謝每一個曾經愛他和陪伴他的人, 願他在另一個世界同樣幸福”。

沉痛悼念我社“重現經典”書系老主編高莽先生!

高莽

我國俄語翻譯界名家、作家、畫家。 長期在各級中蘇友好協會及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 從事翻譯、編輯、俄蘇文學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與對外友好活動, 歷任《世界文學》雜誌編輯、主任、主編, 著有《久違了, 莫斯科!》、《枯立木》、《聖山行》、《俄羅斯美術隨筆》等隨筆集, 屬於我國俄語文學翻譯方面的泰斗級人物;同時兼顧文學與美術創作, 他畫筆之下的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人的肖像也曾多次在俄羅斯展出, 並為外國文學館或紀念館收藏。

高莽先生與我社的淵源

2004年, 面對當時外國文學出版品質參差不齊、譯本混亂、裝幀低劣的狀況,

華章同人決定盡一己之力, 引進出版尚未進入中國普通讀者視野的一些世界級優秀作品, 為讀者生產最為優質的精神食糧同時, 也希望能對社會進步產生些微的影響。

於是, 華章同人秉承“路在林中一分為二, 而我們走人煙稀少的那條, 因為, 那是一切差別的所在……”的品牌理念, 打造了“重現經典”書系!

中國頂級的外國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被請到了一起——老一代著名翻譯家高莽老師、李文俊老師、葉廷芳老師、社科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老師、文學所所長陸建德老師、《世界文學》前主編, 著名翻譯家余中先老師、《世界文學》主編高興老師、副主程式設計巍老師、《外國文學評論》主編蘇玲老師……“重現經典”的編委陣容,

可以說是外國文學出版史上的一支“夢幻團隊”。

2005年12月, “重現經典”書系初次與讀者見面。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莫索克的《穿裘皮大衣的維納斯》、阿契貝的《崩潰》, 還有安•蘭德的《源泉》……這些在西方早已被視為經典, 但在中國卻長期被出版界忽略的著作, 甫一面世, 便迅速成為外國文學出版領域的翹楚。

而此後的十年, 滄海桑田。 十年間, 出版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十年間, 我們見證了無數後來者的崛起, 也見證了一個個巨人的倒下。 新的外國文學作品良莠不齊, 很多老牌書系已不復存在。 而華章同人的這十年, 卻始終未改初心。

高莽先生生平簡介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 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普希金著

烏蘭汗(高莽)譯

這首學生時期流傳最廣的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的詩句, 曾讓許多人把它記於自己的筆記本上, 成為激勵自己勇往直前, 永不放棄的座右銘。 但是, 當我們大聲朗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 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時, 卻習慣性地忽略了附在文末的一個重要名字——譯者——烏蘭汗。

高莽先生畫像

烏蘭汗, 是我國俄語翻譯界的泰斗高莽先生的筆名。 他從事翻譯、繪畫、編輯工作幾十年, 曾以烏蘭汗等筆名發表譯作, 筆名多達數十個, 而“烏蘭汗”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個。

高莽先生真名叫宋毓楠, 1926年10月生於哈爾濱, 1943年開始進行俄蘇文學翻譯。 1947年, 他翻譯了根據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的劇本《保爾·柯察金》, 曾在哈爾濱首演,而後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演,轟動一時。而在哈爾濱首演話劇中扮演"冬妮婭"的孫傑正是因為仰慕他的才華,後來成為了他的夫人。

保爾柯察金話劇劇照

此外,高莽先生還翻譯出版了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以及阿赫馬托娃、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爾納克等俄蘇很多文學家的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2011年,高莽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3年11月,憑譯作阿赫瑪托娃的敘事詩《安魂曲》榮獲“俄羅斯-新世紀”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最佳中文翻譯獎。2015年,年近九旬的高莽又因為翻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鋅皮娃娃兵》一書而進一步為公眾所熟知。

《鋅皮娃娃兵》

《安魂曲》

除了譯作和多部隨筆集,高莽還愛畫畫,所繪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人的肖像多次在俄羅斯展出並為外國文學館或紀念館收藏,《鋅皮娃娃兵》簡體中文版扉頁上的作家漫畫像即出自他之手。他還為魯迅、茅盾、巴金、老舍、丁玲、冰心、胡風、艾青、蕭乾、蕭軍、馮至等中外許多國家的文學家藝術家創作過肖像畫。有些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有些被國外博物館、紀念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如,普希金畫像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收藏,托爾斯泰畫像被俄羅斯作家協會收藏,高爾基畫像被莫斯科高爾基故居紀念館收藏,井上靖畫像被日本井上靖文學館收藏,博爾赫斯畫像被阿根廷的博爾赫斯親屬收藏等。

高莽先生作品賞析

詩歌

《致克恩》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化身。

在那無望的憂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鬧的浮華生活的困擾中,

我的耳邊長久地響著你溫柔的聲音,

我還在睡夢中見到你可愛的倩影。

許多年代過去了。暴風驟雨般的激變

驅散了往日的夢想,

於是我忘卻了你溫柔的聲音,

還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窮鄉僻壤,在囚禁的陰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樣靜靜地消逝,

沒有傾心的人,沒有詩的靈魂,

沒有眼淚,沒有生命,也沒有愛情。

如今心靈已開始蘇醒,

這時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躍,

心中的一切又中心蘇醒,

有了傾心的人,有了詩的靈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淚,也有了愛情。

《安魂曲》

(節選)

判決

哦,石頭一樣的判決詞,

落在我苟延殘喘的胸口。

沒關係,我早已作好了準備,

不論怎樣我都能夠承受。

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辦:

我要連根拔除記憶,

我要讓心兒變做石頭,

我要重新學習生活。

哦,不是那樣……夏季灼熱的簌簌聲,

仿佛我的窗外有一個節日。

很久以前,我已經預感到

這晴朗的白晝和空蕩蕩的屋子。

1939年夏

尾聲

我知道一張張臉怎樣憔悴,

眼瞼下怎樣流露驚恐的神色,

痛苦如同遠古的楔形文字,

在臉頰上烙刻粗礪的內容,

一綹綹卷髮怎樣從灰黑

驟然間變成一片銀白,

微笑怎樣在謙遜的唇間凋落,

驚恐怎樣在乾笑中顫慄。

我也並非是為自個兒祈禱,

而是為一起站立的所有人祈禱,

無論是嚴寒,還是七月的流火,

在令人目眩的紅牆之下。

畫畫

君特·格拉斯(高莽畫)

高爾泰(高莽畫)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高莽畫)

他人眼中的高莽

任光宣

在與高莽有過多年交往的北京大學教授、現任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的任光宣眼裡:

獲獎眾多,為人卻低調盡責;既是良師益友,又是孝子、好丈夫。

他提到,高莽多次參加國內的各種學術研討會,以他的資格和身份,應是主席臺上的嘉賓,但很少見他在臺上就坐,即使他名字的台簽擺在那裡,也往往見不到他的身影,“我曾問過他,是低調做人,還是有其他原因?他笑著說,一是坐在上面不舒服;二是坐在那裡無法畫畫。後來,看到他的畫冊《高莽的畫》我明白了,原來他的很多速寫就是他不坐主席臺的成果。”

據他透露,高莽不但是許多人的良師益友,而且還是個孝子和好丈夫。“他母親生前,他盡了兒子的孝道,把年邁的母親帶在身邊,一直把母親養老送終……母親去世前曾對他說,“我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吃了不識字的虧,我死後想去那邊學文化,請給我買本厚厚的書……”該買本怎樣的厚書呢?高莽想來想去,他最後買了一本大字典,放在母親遺體旁,並與母親遺體一起火化進入天堂,滿足了母親的遺願……”。

高莽與妻子孫傑70多年相濡以沫,他的妻子失明多年,生活起居很不方便,但在高莽的關愛和精心呵護下,妻子仍然感到了人生的幸福,“他每天給妻子點眼藥,還天天攙著盲妻下樓,為讓她接接地氣。為了能夠照顧妻子,高老師還推掉許多活動。他曾親口對我說過,“我最大的心願是走在孫傑後面,哪怕晚一分鐘也好!這樣我可以先送她……”可沒料到,高老師先妻子而去了,我想他也許先走一步,在天堂等著自己的愛妻吧!”

(《資料來自北京晚報》)

劉文飛

在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劉文飛眼中:親切 隨意 溫情 善良

高莽較劉文飛年長幾十歲,兩人卻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忘年交。1981年遇到高莽時,高莽時任世界文學的副總編,劉文飛當時比較喜歡俄語詩歌,一進所就在心裡把高莽當作老師來看,經常找高莽先生一起聊聊詩歌,感覺特別親切。“他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在所裡,他見了前輩不像其他人,他不會畢恭畢敬的,有時候也和老人開開玩笑。”

劉文飛在高莽身上感覺到了溫情,善良,即“所有年長者或者年幼者,他們在高莽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只要高莽在辦公室,他身邊常常圍繞著一群年輕人,一定會有笑聲。”

“高莽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他用三種語言翻譯,藝術在翻譯當中起到的作用,是許多不會畫畫的人所難以理解的,他對於很多俄羅斯作家的理解正是發端於藝術的角度。”劉文飛說。

(資料來自《新民晚報》)

高莽的女兒

在高莽的女兒眼中:見縫插針,一點兒時間也不願浪費

高莽早年筆耕不輟,成名之後依然“見縫插針,一點兒時間也不願浪費”(高莽女兒語)。在一個文學活動的開幕式上,主持人舒乙逐一介紹嘉賓,介紹到高莽時怎麼也找不著他了,最後揚著脖子才看見他正躲在人群外畫畫。主持人說“他在那兒畫速寫呢!”觀眾席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和笑聲。

(資料來自鳳凰文化)

丁聰

畫家丁聰曾經回憶說,高莽一來他家,除了聊天,就是翻閱書架上的畫冊。有一次高莽來做客,丁聰在廚房忙活,半天沒聽見動靜。原來,高莽跑到了書房裡正捧讀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還掏出來一個筆記本說:“我得抄一句話。”

(資料來自鳳凰文化)

在外人眼中,高莽先生是學界泰斗級人物,多受讚譽,然而高莽先生面對讚譽卻多次表達,翻譯是非常艱苦的腦力勞動,像戴著鐐銬跳舞,在受限制的範圍內要跳得輕巧、細膩、優美,打動人心。他自己對翻譯的認識是隨著時間推移、人生閱歷的積累不斷變化。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他認為翻譯仍然是各國人民相互溝通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促進感情交流、加強彼此瞭解、鞏固友誼、共同發展繁榮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高莽還表達出對翻譯界現狀的擔憂。他認為過去翻譯的水準高,報酬也高,可是現在“商業頭腦太強了……翻譯得不認真,可是認真了又趕不上商業的需求……這裡面真是有好多矛盾”。

在外人眼中,他面對摯愛的事業,即使生病也會精神抖擻。在去世的前一年,高莽先生已經全身是病,記憶衰退,記不得“老虎洞”(高莽和夫人孫傑同年,都屬虎,因而自稱是兩隻老虎,連他們的家也被戲稱為“老虎洞”。)的位址,思維不能集中,走路晃晃悠悠,視力衰退,雙耳失聰。可是,當他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畫像時,卻渾身充滿了活力和幹勁。當時他寫道:“奧斯特洛夫斯基只活了32歲,其身殘志不殘、頑強拼搏的一生仍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我仿佛明白了:人是否衰老,是否死亡,不完全取決於年齡,更重要的還取決於他的事業、他的精神。”

祝高莽先生一路走好!

(部分圖片及文字資料源自網路)

“重現經典”書系:

本書系旨在重新挖掘那些曾被中國忽略但在西方被公認為經典的作品,選擇標準如下:從未在中國翻譯出版過的作家的作品;雖在中國有譯介,但並未得到應有重視的作家的作品;雖在中國引起過關注,但由於近年來的商業化傾向而被出版界淡忘的名家作品;讀者熟知但以往譯本存在較多差誤的經典作品;有思想內涵,曾經或正在影響著社會進步的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

“重現經典”編委會(老)

“重現經典”書目

曾在哈爾濱首演,而後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演,轟動一時。而在哈爾濱首演話劇中扮演"冬妮婭"的孫傑正是因為仰慕他的才華,後來成為了他的夫人。

保爾柯察金話劇劇照

此外,高莽先生還翻譯出版了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以及阿赫馬托娃、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爾納克等俄蘇很多文學家的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2011年,高莽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3年11月,憑譯作阿赫瑪托娃的敘事詩《安魂曲》榮獲“俄羅斯-新世紀”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最佳中文翻譯獎。2015年,年近九旬的高莽又因為翻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鋅皮娃娃兵》一書而進一步為公眾所熟知。

《鋅皮娃娃兵》

《安魂曲》

除了譯作和多部隨筆集,高莽還愛畫畫,所繪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人的肖像多次在俄羅斯展出並為外國文學館或紀念館收藏,《鋅皮娃娃兵》簡體中文版扉頁上的作家漫畫像即出自他之手。他還為魯迅、茅盾、巴金、老舍、丁玲、冰心、胡風、艾青、蕭乾、蕭軍、馮至等中外許多國家的文學家藝術家創作過肖像畫。有些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有些被國外博物館、紀念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如,普希金畫像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收藏,托爾斯泰畫像被俄羅斯作家協會收藏,高爾基畫像被莫斯科高爾基故居紀念館收藏,井上靖畫像被日本井上靖文學館收藏,博爾赫斯畫像被阿根廷的博爾赫斯親屬收藏等。

高莽先生作品賞析

詩歌

《致克恩》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化身。

在那無望的憂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鬧的浮華生活的困擾中,

我的耳邊長久地響著你溫柔的聲音,

我還在睡夢中見到你可愛的倩影。

許多年代過去了。暴風驟雨般的激變

驅散了往日的夢想,

於是我忘卻了你溫柔的聲音,

還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窮鄉僻壤,在囚禁的陰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樣靜靜地消逝,

沒有傾心的人,沒有詩的靈魂,

沒有眼淚,沒有生命,也沒有愛情。

如今心靈已開始蘇醒,

這時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躍,

心中的一切又中心蘇醒,

有了傾心的人,有了詩的靈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淚,也有了愛情。

《安魂曲》

(節選)

判決

哦,石頭一樣的判決詞,

落在我苟延殘喘的胸口。

沒關係,我早已作好了準備,

不論怎樣我都能夠承受。

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辦:

我要連根拔除記憶,

我要讓心兒變做石頭,

我要重新學習生活。

哦,不是那樣……夏季灼熱的簌簌聲,

仿佛我的窗外有一個節日。

很久以前,我已經預感到

這晴朗的白晝和空蕩蕩的屋子。

1939年夏

尾聲

我知道一張張臉怎樣憔悴,

眼瞼下怎樣流露驚恐的神色,

痛苦如同遠古的楔形文字,

在臉頰上烙刻粗礪的內容,

一綹綹卷髮怎樣從灰黑

驟然間變成一片銀白,

微笑怎樣在謙遜的唇間凋落,

驚恐怎樣在乾笑中顫慄。

我也並非是為自個兒祈禱,

而是為一起站立的所有人祈禱,

無論是嚴寒,還是七月的流火,

在令人目眩的紅牆之下。

畫畫

君特·格拉斯(高莽畫)

高爾泰(高莽畫)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高莽畫)

他人眼中的高莽

任光宣

在與高莽有過多年交往的北京大學教授、現任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的任光宣眼裡:

獲獎眾多,為人卻低調盡責;既是良師益友,又是孝子、好丈夫。

他提到,高莽多次參加國內的各種學術研討會,以他的資格和身份,應是主席臺上的嘉賓,但很少見他在臺上就坐,即使他名字的台簽擺在那裡,也往往見不到他的身影,“我曾問過他,是低調做人,還是有其他原因?他笑著說,一是坐在上面不舒服;二是坐在那裡無法畫畫。後來,看到他的畫冊《高莽的畫》我明白了,原來他的很多速寫就是他不坐主席臺的成果。”

據他透露,高莽不但是許多人的良師益友,而且還是個孝子和好丈夫。“他母親生前,他盡了兒子的孝道,把年邁的母親帶在身邊,一直把母親養老送終……母親去世前曾對他說,“我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吃了不識字的虧,我死後想去那邊學文化,請給我買本厚厚的書……”該買本怎樣的厚書呢?高莽想來想去,他最後買了一本大字典,放在母親遺體旁,並與母親遺體一起火化進入天堂,滿足了母親的遺願……”。

高莽與妻子孫傑70多年相濡以沫,他的妻子失明多年,生活起居很不方便,但在高莽的關愛和精心呵護下,妻子仍然感到了人生的幸福,“他每天給妻子點眼藥,還天天攙著盲妻下樓,為讓她接接地氣。為了能夠照顧妻子,高老師還推掉許多活動。他曾親口對我說過,“我最大的心願是走在孫傑後面,哪怕晚一分鐘也好!這樣我可以先送她……”可沒料到,高老師先妻子而去了,我想他也許先走一步,在天堂等著自己的愛妻吧!”

(《資料來自北京晚報》)

劉文飛

在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劉文飛眼中:親切 隨意 溫情 善良

高莽較劉文飛年長幾十歲,兩人卻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忘年交。1981年遇到高莽時,高莽時任世界文學的副總編,劉文飛當時比較喜歡俄語詩歌,一進所就在心裡把高莽當作老師來看,經常找高莽先生一起聊聊詩歌,感覺特別親切。“他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在所裡,他見了前輩不像其他人,他不會畢恭畢敬的,有時候也和老人開開玩笑。”

劉文飛在高莽身上感覺到了溫情,善良,即“所有年長者或者年幼者,他們在高莽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只要高莽在辦公室,他身邊常常圍繞著一群年輕人,一定會有笑聲。”

“高莽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他用三種語言翻譯,藝術在翻譯當中起到的作用,是許多不會畫畫的人所難以理解的,他對於很多俄羅斯作家的理解正是發端於藝術的角度。”劉文飛說。

(資料來自《新民晚報》)

高莽的女兒

在高莽的女兒眼中:見縫插針,一點兒時間也不願浪費

高莽早年筆耕不輟,成名之後依然“見縫插針,一點兒時間也不願浪費”(高莽女兒語)。在一個文學活動的開幕式上,主持人舒乙逐一介紹嘉賓,介紹到高莽時怎麼也找不著他了,最後揚著脖子才看見他正躲在人群外畫畫。主持人說“他在那兒畫速寫呢!”觀眾席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和笑聲。

(資料來自鳳凰文化)

丁聰

畫家丁聰曾經回憶說,高莽一來他家,除了聊天,就是翻閱書架上的畫冊。有一次高莽來做客,丁聰在廚房忙活,半天沒聽見動靜。原來,高莽跑到了書房裡正捧讀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還掏出來一個筆記本說:“我得抄一句話。”

(資料來自鳳凰文化)

在外人眼中,高莽先生是學界泰斗級人物,多受讚譽,然而高莽先生面對讚譽卻多次表達,翻譯是非常艱苦的腦力勞動,像戴著鐐銬跳舞,在受限制的範圍內要跳得輕巧、細膩、優美,打動人心。他自己對翻譯的認識是隨著時間推移、人生閱歷的積累不斷變化。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他認為翻譯仍然是各國人民相互溝通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促進感情交流、加強彼此瞭解、鞏固友誼、共同發展繁榮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高莽還表達出對翻譯界現狀的擔憂。他認為過去翻譯的水準高,報酬也高,可是現在“商業頭腦太強了……翻譯得不認真,可是認真了又趕不上商業的需求……這裡面真是有好多矛盾”。

在外人眼中,他面對摯愛的事業,即使生病也會精神抖擻。在去世的前一年,高莽先生已經全身是病,記憶衰退,記不得“老虎洞”(高莽和夫人孫傑同年,都屬虎,因而自稱是兩隻老虎,連他們的家也被戲稱為“老虎洞”。)的位址,思維不能集中,走路晃晃悠悠,視力衰退,雙耳失聰。可是,當他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畫像時,卻渾身充滿了活力和幹勁。當時他寫道:“奧斯特洛夫斯基只活了32歲,其身殘志不殘、頑強拼搏的一生仍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我仿佛明白了:人是否衰老,是否死亡,不完全取決於年齡,更重要的還取決於他的事業、他的精神。”

祝高莽先生一路走好!

(部分圖片及文字資料源自網路)

“重現經典”書系:

本書系旨在重新挖掘那些曾被中國忽略但在西方被公認為經典的作品,選擇標準如下:從未在中國翻譯出版過的作家的作品;雖在中國有譯介,但並未得到應有重視的作家的作品;雖在中國引起過關注,但由於近年來的商業化傾向而被出版界淡忘的名家作品;讀者熟知但以往譯本存在較多差誤的經典作品;有思想內涵,曾經或正在影響著社會進步的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

“重現經典”編委會(老)

“重現經典”書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