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康北嗩呐:慰藉農人心靈的鄉村音樂

原標題:康北嗩呐:慰藉農人心靈的鄉村音樂

腔調

喜悅

聆聽

趕場

1反映農人的生死歌哭

中國民樂中, 記者一直比較鍾情古琴, 沉靜古樸、乾淨圓融的樂音, 心瞬間從喧囂的塵世中超脫出來, 當然有些人聽音樂就是想要給自己提提精神, 那麼就來聽聽來自康北沾著泥土氣息、帶著吹奏者胸腔共鳴的嗩呐吧!

康縣文聯主席李勇康多次向記者推薦到康縣, 如果不聽聽康南的《毛山歌》、康北的嗩呐曲, 那麼你只是在青山綠水間的觀光客, 而在心靈上並沒有真正和當地民眾契合在一起。 在康北訪查古廊橋和古法造紙術時, 9月初, 記者終於在周家壩鎮豆坪村, 有幸見識到了這一被列入省非遺項目名錄的民俗藝術。

給我們表演的老藝人站在院中, 看他兩腿自然分開, 胸部自然挺起, 兩手持嗩呐, 兩臂自然抬起于胸部正前方, 兩眼平視, 記者感覺他是用丹田提氣, 這一整套動作像是中華武術傳統器械的起勢。

李勇康說, 這是吹奏嗩呐的標準性姿勢, 但在活潑多彩的民間原生態表演中,

真正吹奏者的狀態是無拘無束, 曲由心生的。

想想群山寂靜、綠水悠悠, 歲月經年, 四季流轉。 在一年四季裡, 康北大山褶皺中的古老村莊, 總要有一種聲音反映人們的生死歌哭, 喚醒人們沉睡的心靈。

嗩呐有單吹、合奏等多種形式, 少則一人, 多則數十人, 吹奏的技巧在於掌握換氣, 講究嘴不離器聲不斷, 吹奏的同時吸氣換氣運用自如。 功夫好的吹手, 一吹數小時不歇氣, 可連吹十幾個曲調。

吹嗩呐的手藝不好學,吹奏樂曲都在其次, 難就難在換氣。 好長的一首曲子, 要不鬆口地一口氣吹出來, 而且還要用十個指頭配合著壓眼眼, 演奏出固定的音樂, 談何容易!所以有語雲:三年學個吹鼓手。

2明初嗩呐傳入康北

最初的嗩呐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

就連嗩呐這個名稱, 也是古代波斯Surna的音譯。 嗩呐大約於西元3世紀在中國出現, 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呐形象。 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 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經長期沿襲改制, 管口最終形成鐵質、木質、銅質三種, 管身為木質, 常見者有八孔, 有長短大小之別, 小的俗稱“滴呐子”。 嗩呐聲音渾厚純正, 為管樂器中的主要樂器。 舊時官府舉行盛大慶典, 官員出行儀仗都有嗩呐奏樂。 民間則主要用於婚喪嫁娶等場合。

我們所去的周家壩鎮是康縣嗩呐文化的繁榮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 明初, 這裡就有了嗩呐的演奏者, 當時有一個周家壩鎮人去慶陽謀生, 回家時學得一手嗩呐吹奏技藝, 成為康縣第一個嗩呐傳人。從此以後,嗩呐漸漸成為康縣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瞭解,康縣北部的嗩呐吹奏是由慶陽傳入,而康縣南部的嗩呐吹奏是由陝西、川北傳入,因此康縣的嗩呐流傳分為南北兩派,有著各自的吹奏形式和曲調。

生與死,是人生中兩件大事,在康北鄉間家家戶戶的婚喪嫁娶時都離不開嗩呐,日子哪怕再緊巴,也要請班嗩呐手渲染氣氛,聲聲嗩呐伴著小村人走過春夏秋冬。嗩呐的曲調分紅事調和白事調,不能亂吹,不然就亂了章法,人們可以輕易地從調子的性質上判定而出。紅喜事的調子高亢、歡快,無拘無束,白喜事的調子則相反,低沉、緩慢,如泣如訴。調子的高低起伏完全與主人的心情相襯配套。

康縣嗩呐流傳下來的曲牌有一百多個。人們一般在喜慶場面上選擇歡樂、明快的曲調,如《開財門》、《大開門》、《全家福》等;在悲苦的場面上選擇哀婉、傷感的曲調,如《哭五更》、《弔孝》、《哭長城》等曲調。嗩呐小曲多用於抒發內心,表演及消解清閒時光。

3村村都有嗩呐藝人

康縣自古山高林密,土地瘠貧,百姓生活清苦,嗩呐這種樂器的出現讓他們有了一種釋放和抒發的管道,有那麼多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生命的悲苦,生活的歡愉通過嗩呐那根短短的木管進行傾訴與表達。

嗩呐聲聲,是這片土地的深沉心曲。

嗩呐吹奏在康縣歷史悠久,民國時期縣內有名的嗩呐藝人有豆坪的陳進元、柏鳳歧,大堡的李萬年,寺台的何成子等人。他們經常被邀請帶著徒弟到成縣、武都、略陽等地吹奏,使康縣嗩呐在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康縣嗩呐地域特色鮮明,豆坪、平洛等地音色粗獷、厚重、洪亮;大堡、雲台等地音色清脆、細膩;康南陽壩一帶陝南、川北味較濃,音色富於變換,適應性強。

舊時代,嗩呐藝人的社會地位低,被視為下九流,嗩呐難登大雅之堂,每次在事主家吹奏完曲目,吃飯他們只能單獨在廊下另設一席。時間長了,嗩呐手們也就不以為意,好在主人也總是在正屋的簷下,擺上一桌子好酒好菜,邊吃邊吹……

嗩呐手吹嗩呐,得有當地的“二腦殼”包穀酒助興,用大碗喝酒,吹完一曲來一口酒,從早吹到夜深,也從早喝到人靜,他們除了稱鄉間藝人之外,似乎他們也是喝酒的高手。而現在嗩呐藝人和其他藝人一樣得到了社會的尊重。

今天,在康北的豆坪、平洛、大堡、雲台等地,村村都有嗩呐藝人,有的村子嗩呐藝人人數多達數十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民間嗩呐藝術村”。康縣嗩呐,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與魅力!

文/圖 記者 劉小雷 周言文

成為康縣第一個嗩呐傳人。從此以後,嗩呐漸漸成為康縣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瞭解,康縣北部的嗩呐吹奏是由慶陽傳入,而康縣南部的嗩呐吹奏是由陝西、川北傳入,因此康縣的嗩呐流傳分為南北兩派,有著各自的吹奏形式和曲調。

生與死,是人生中兩件大事,在康北鄉間家家戶戶的婚喪嫁娶時都離不開嗩呐,日子哪怕再緊巴,也要請班嗩呐手渲染氣氛,聲聲嗩呐伴著小村人走過春夏秋冬。嗩呐的曲調分紅事調和白事調,不能亂吹,不然就亂了章法,人們可以輕易地從調子的性質上判定而出。紅喜事的調子高亢、歡快,無拘無束,白喜事的調子則相反,低沉、緩慢,如泣如訴。調子的高低起伏完全與主人的心情相襯配套。

康縣嗩呐流傳下來的曲牌有一百多個。人們一般在喜慶場面上選擇歡樂、明快的曲調,如《開財門》、《大開門》、《全家福》等;在悲苦的場面上選擇哀婉、傷感的曲調,如《哭五更》、《弔孝》、《哭長城》等曲調。嗩呐小曲多用於抒發內心,表演及消解清閒時光。

3村村都有嗩呐藝人

康縣自古山高林密,土地瘠貧,百姓生活清苦,嗩呐這種樂器的出現讓他們有了一種釋放和抒發的管道,有那麼多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生命的悲苦,生活的歡愉通過嗩呐那根短短的木管進行傾訴與表達。

嗩呐聲聲,是這片土地的深沉心曲。

嗩呐吹奏在康縣歷史悠久,民國時期縣內有名的嗩呐藝人有豆坪的陳進元、柏鳳歧,大堡的李萬年,寺台的何成子等人。他們經常被邀請帶著徒弟到成縣、武都、略陽等地吹奏,使康縣嗩呐在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康縣嗩呐地域特色鮮明,豆坪、平洛等地音色粗獷、厚重、洪亮;大堡、雲台等地音色清脆、細膩;康南陽壩一帶陝南、川北味較濃,音色富於變換,適應性強。

舊時代,嗩呐藝人的社會地位低,被視為下九流,嗩呐難登大雅之堂,每次在事主家吹奏完曲目,吃飯他們只能單獨在廊下另設一席。時間長了,嗩呐手們也就不以為意,好在主人也總是在正屋的簷下,擺上一桌子好酒好菜,邊吃邊吹……

嗩呐手吹嗩呐,得有當地的“二腦殼”包穀酒助興,用大碗喝酒,吹完一曲來一口酒,從早吹到夜深,也從早喝到人靜,他們除了稱鄉間藝人之外,似乎他們也是喝酒的高手。而現在嗩呐藝人和其他藝人一樣得到了社會的尊重。

今天,在康北的豆坪、平洛、大堡、雲台等地,村村都有嗩呐藝人,有的村子嗩呐藝人人數多達數十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民間嗩呐藝術村”。康縣嗩呐,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與魅力!

文/圖 記者 劉小雷 周言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