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面轉型AI的百度終於站上股價巔峰,但AI應用落地才剛剛開始

截至北京時間10月10日美股收盤, 百度(NASDAQ:BIDU)股價收盤上漲1.83%, 報252.22美元, 盤中最高觸及254.28美元。 這意味著, 百度的股價超越自上市以來的歷史峰值251.99美元, 創出了歷史新高。

相比今年攀比著刷新股價紀錄的阿裡(NYSE:BABA)和騰訊(00700.HK), 百度這一次的股價歷史新高顯得格外彌足珍貴。 畢竟, 作為BAT之一的百度為了這一刻已經將近等了三年。 百度股價的上一次歷史最高點出現在2014年11月。

事實上, 百度的股價走強來得相當“突然”。

3個多月前, 當時處於業績觸底, 經歷重整和轉型的百度股價表現低迷。 北京時間6月24日收盤, 京東(NASDAQ.JD)與百度市值差距僅剩6億美元,

換算成漲幅也只剩1%。 當時, 業界都忙著掰手指頭算京東再過幾個交易日就能在市值上超過百度, 將百度擠出BAT。

然而, 在此後三個多月的時間裡, 百度股價從179.79美元一路漲到252.22美元, 漲幅高達40.29%。 不僅沒等到京東市值超越百度的榮光時刻, 兩家的市值差異還從之前的6億美元擴大到320.81億美元。

不過, 儘管百度在三個月內市值上漲超過265億美元, 但其市值與如今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的騰訊和阿裡巴巴已經相距甚遠。

全面移動端轉型的救贖

3年前, 成就百度股價紀錄的推手是全面的移動端轉型。

事實上, 相對騰訊、阿裡在移動端和電商領域的卡位戰, 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途中, 百度曾被視作“慢熱”。 但2014年第三季度,

百度公佈其移動端搜索流量超越PC, 移動營收占比達36%。 這意味著, 在BAT三巨頭中,百度成為當時首家移動端流量超PC端的存在。

2014年年末, 百度交出的轉型答卷是2014年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比升至42%, 12月份移動搜索的收入第一次超過PC互聯網收入。

從2012開始, 百度全面佈局移動互聯網, 通過對一系列業務的迅速整合、收購, 開始搭建起了以移動搜索為核心的百度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 在2014年, 百度對外宣佈已經有14個億級APP的流量產品。

而這些移動端成果的集中展示助推了百度的股價。

百度股價最慘澹的時候是在2013年年中, 那個時候百度股價一直在90美元附近的低位震盪。 之後, 百度的股價一路攀升到了2014年7月的190~220美元, 漲幅超過110%, 最終于當年11月達到頂峰。

對於百度董事長李彥巨集來說, 將PC產品搬到移動設備上有很多“坑”需要填補, 每天都有想不到的問題出現。

“(百度向移動)轉型的過程是危險和痛苦的。 ”李彥宏坦言, “百度曾經被認為已經過時, 移動搜索領域也會有新的企業崛起, 這讓百度意識到要做的事非常多。 ”

只是, 雖然全面轉型移動端的做法在2014年成功挽救了百度的股價, 但是成功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 2015年開始, 百度的91無線、移動流覽器、百度錢包、糯米和外賣等領域都受到對手不小的衝擊。

過去一年, 百度經歷了百度貼吧、“魏則西”等風波, 兩名副總裁王湛、李明遠也相繼離職。

2年前, O2O(線上到線下)如火如荼之時, 百度曾豪言“賬上還有500多億現金, 先拿200億來把糯米做好”。

但一年後, 百度的戰略重點已經轉向人工智慧等領域, 燒錢的O2O不僅未衝破既有格局, 外賣業務還賣給餓了麼。

All in AI的“回春術”

百度股價的回升轉捩點出現在今年二季度財報發佈後。

今年一季度財報的表現不佳, 曾經一度讓百度的股價“雪上加霜”。 今年第一季度, 百度營收為169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6.8%;淨利潤17.77億元人民幣, 同比下滑10.6%。 一方面, 來自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 百度對AI的持續投入加大。 今年Q1財報顯示, 百度研發費用28.35億元, 同比增長34.9%。

相比之下, 百度在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強於預期成績單, 受此影響, 百度在第二季度財報發佈後的幾天時間裡股價累計上漲了14%。

同時, 百度還在財報中證明了其資訊流廣告業務所呈現的增長前景。

百度第二季度財報顯示, 在與今日頭條等展開競爭的百度資訊流產品, 日活使用者超過1億, 資訊流廣告收入從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萬上漲到了每日3000萬。

在人工智慧大規模商業落地之前, 百度資訊流成為百度業績增長的強勁動力, 不少華爾街分析師因此調高百度評級。

野村證券分析師史家龍在其發佈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雖然仍對百度的搜索業務前景持謹慎立場, 但在2017和2018財年中, 百度資訊流廣告業務的強大動能將可為其帶來該公司急需的喘息空間, 預計這項業務收入在2018財年將達到130億元人民幣(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達12%)。 另外, 野村還認為市場低估了百度旗下的愛奇藝業務。

在香港盛德證券全球市場分析師李智剛看來, 之前百度戰略不清晰、業務分散,導致很多機構都沒有看明白。而京東的優勢在於聚焦核心業務電商,在美國市場看好電商股的大背景下得以市值快追上百度。“後來百度能把差距又拉大在於百度能把自己的主業清晰化,集中力量去做人工智慧。”

從中長期來看,百度市值的上漲也和出售外賣業務、聚焦人工智慧及此帶來的想像空間和貨幣化前景有關。

今年7月,押注AI的百度第一次對外公佈AI生態開放戰略全貌:前端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Apollo開放平臺,以及後端的百度大腦和智慧雲,帶給了資本市場更大的想像空間。

在李智剛看來,除傳統搜索業務外,資訊流收入的增長前景、賣掉非核心業務並聚焦AI,都是百度市值上漲的理由。

“AI將和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讓人類進入全新的時代。”百度總裁陸奇這樣評價。在他看來,百度基於AI,從現在往將來走,會逐漸成為一個平臺,“這是一個戰略上和文化上的改變。”

只是,All in人工智慧可以說是百度最大的強項和亮點,但人工智慧顯然是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領域。財報顯示,過去一年,百度研發投入約在100億元,到了今年第一財季,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28.35億元,同比增長34.9%。

而百度人工智慧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有效整合,實現場景的落地,但這對百度來說才剛剛開始。

之前百度戰略不清晰、業務分散,導致很多機構都沒有看明白。而京東的優勢在於聚焦核心業務電商,在美國市場看好電商股的大背景下得以市值快追上百度。“後來百度能把差距又拉大在於百度能把自己的主業清晰化,集中力量去做人工智慧。”

從中長期來看,百度市值的上漲也和出售外賣業務、聚焦人工智慧及此帶來的想像空間和貨幣化前景有關。

今年7月,押注AI的百度第一次對外公佈AI生態開放戰略全貌:前端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Apollo開放平臺,以及後端的百度大腦和智慧雲,帶給了資本市場更大的想像空間。

在李智剛看來,除傳統搜索業務外,資訊流收入的增長前景、賣掉非核心業務並聚焦AI,都是百度市值上漲的理由。

“AI將和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讓人類進入全新的時代。”百度總裁陸奇這樣評價。在他看來,百度基於AI,從現在往將來走,會逐漸成為一個平臺,“這是一個戰略上和文化上的改變。”

只是,All in人工智慧可以說是百度最大的強項和亮點,但人工智慧顯然是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領域。財報顯示,過去一年,百度研發投入約在100億元,到了今年第一財季,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28.35億元,同比增長34.9%。

而百度人工智慧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有效整合,實現場景的落地,但這對百度來說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