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影《敦克爾克》都講了些什麼,也許並不是你看到的那樣

電影《敦克爾克》上映後, 好評如潮, 卻也引起了英國和法國網友的“撕逼”大戰, 爭論不休, 互相諷刺, 大有上升到民族主義的勢頭。 原因就是認為該片對法軍的無視, 為英國人洗白。

敦克爾克是一座法國城市, 然而這部以英國作為絕對視角的電影只留給了法國士兵非常有限的鏡頭, 他們被刻畫成自私自利的懦夫, 使用各種手段假裝成英國人企圖逃上救生船。

不少法國歷史學家都嚴辭指出:“要不是那3、4萬法國士兵的英勇犧牲, 英軍恐怕早就戰敗投降了”。 甚至有人說:“神奇的是, 這場行動至今還被描述為一場英國的勝利——所有的榮譽和功勳都歸了逃兵。

如果要讓法國媒體點評一下最讓他們惱火的電影, 英國導演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克爾克》必定是排名榜首, 法國《世界報》批評說, 在這部電影當中, 那些同樣被撤離的法國士兵在哪裡, 4萬犧牲自己掩護自己大部隊撤退的法國士兵又在哪裡?那麼當時敦克爾克大撤退行動當中, 法軍到底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呢?

1940年5月下旬, 德軍在法國橫衝直撞, 如若無人之境, 殘酷的戰場局勢讓英國人意識到, 該考慮其他退路了, 從當時的戰場情況而言, 這個決定或許沒什麼問題, 但英軍沒有把撤退計畫透露給盟友。 5月22日晚, 英軍主動放棄阿拉斯, 開始向敦克爾克海灘撤離, 同一天, 英國海軍將從敦克爾克撤離的計畫正式命名為“發電機計畫”

此時法軍依舊在第一線抵禦著德軍的攻擊, 沒有任何後撤準備, 英軍的突然撤退使法軍兩翼都暴露在德軍的攻擊之下, 措不及防的法軍被迫放棄陣地跟著跑路, 更糟糕的是法軍士兵根本不知道英軍撤退計畫, 只能盲目的不斷後撤, 隊伍潰不成軍, 法軍高層見此慘狀簡直氣得說不出話來, 按照計畫, 英法兩軍應該交互掩護, 前線的法軍一直堅持到5月29日才開始向後撤退。

5月31日, 應該首相邱吉爾向法國盟友承諾, 英軍剩餘部隊將組成後尾部隊, 確保法軍主力的撤離, 但現實卻是當德國坦克逼近敦克爾克灘頭時, 最後一批英軍於6月2日夜間登上船隻撤離法國,

包圍圈裡只剩下數萬法國軍隊, 總算英國還保留了最後一絲紳士風度。 6月3日, 英國海軍組織了最後的撤離行動, 于2.6萬法軍得以乘船離開, 但仍有數以萬計的法軍走投無路, 被迫向德軍投降。 法國人普遍認為, 正是英國人自私的只顧自己, 陷盟友於險地, 《敦克爾克》所引發的爭執, 其實仍是兩國對這次撤退行動看法分歧的原因。

《敦克爾克》不是記錄“撤退”, 而是鐫刻“活著”

死亡不是對戰爭最好的回應, 活著, 才是。

沒有大規模戰爭場面, 也沒有很多網友所期望的《血戰鋼鋸嶺》一般的慘烈悲壯和《戰狼Ⅱ》一樣的熱血刺激, 它們不是同一類影片。 《血戰鋼鋸嶺》是戰爭片, 《戰狼Ⅱ》是以戰爭為背景的動作片。 而《敦克爾克》, 其實是一部戰爭題材的文藝片。

導演諾蘭使用了非線性敘事方法, 交叉敘述了三個場景的故事, 分別是一周之內的防波堤、一天之內的海上和一個小時之內的空中發生的事情。

它不是一部描述敦克爾克的紀錄片, 但它最大限度還原了當時的外部細節及內心世界。

面對生死危機, 士兵們想到的不是擊倒敵人, 而是存活下去。 看似懦弱, 又無比現實, 求生意志才是人類面臨戰爭的通性。 在觀影的107分鐘裡, 一直被鏡頭牽引, 在各個角色間轉換代入, 時而壓抑、時而悲憤、時而在絕望之後又再次打起精神, 與片中的小人物一起“同生死、共逃亡”。

即便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逃亡之戰,即便在結尾也像那些順利回國的逃兵一樣覺得“丟臉”。

心中依然有一個聲音在響起:死亡不是對戰爭最好的回應,活著,才是。

即便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逃亡之戰,即便在結尾也像那些順利回國的逃兵一樣覺得“丟臉”。

心中依然有一個聲音在響起:死亡不是對戰爭最好的回應,活著,才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