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孫儷鄧超的複雜身世:真正強大的人,都能和過去畫個分割線

孫儷最近接受《新京報》採訪, 非常圈粉。

她拒絕人設。 說起始終能演繹好作品, 她沒有說自己多努力, 而是“我靠演戲生活啊, 我如果都不鑽研、打磨我的演技怎麼生活?”

說起和鄧超的感情, 她不秀恩愛不炒作, 說很多網上流傳的故事都是編的, “我們和普通夫妻一樣, 你們有的煩惱我們也有, 你們有的開心我們也有, 生活平常而普通。 ”

冷靜自持, 是一個踏實工作和生活的“真人”, 而不是塑造的“人設”。

鄧超和孫儷, 把生活經營得很好。 其實, 他們都出生在“複雜”的原生家庭。

孫儷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小弄堂, 12歲那年父母離婚。 母親帶著孫儷, 在商場做售貨員, 下班後又去做保潔, 生活很艱難。

孫儷從小就很懂事, 15歲開始當文藝兵、跑龍套, 憑藉《玉觀音》走紅。 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和生活。 孫儷也曾對父親有過怨恨, 但之後選擇了和解, 與繼母、同父異母的妹妹都保持很好的關係。

鄧超出生在重組家庭, 母親帶著大姐, 父親帶著大哥和二姐。 從小, 家裡的氣氛就比較微妙。 鄧超少年時是“問題少年”, 染髮、蹦迪、翹課、打架, 還曾離家出走。

父母對鄧超的要求嚴格, 不苟言笑的父親動不動就“棍棒教育”, 他們的關係一度在冰點。 鄧超剛剛入行時,

家中的變故就接二連三, 先是大姐得了癌症, 後來又是父親得了尿毒癥……

孫儷和鄧超, 兩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經受過生活磨難的人。 他們是心智成熟的大人, 知道名氣和金錢的來之不易, 懂得愛情、親情的可貴, 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家庭。

他們的“原生家庭”並不完美, 但他們並沒有陷在負面裡, 反而是從中得到了正向的影響, 更加懂得經營自己的婚姻。

孫儷喜靜, 鄧超好動。 孫儷從鄧超身上學會了開玩笑, 鄧超也從孫儷身上學會了“死磕”精神。

自從“原生家庭”這個詞火了之後, 很多人都試圖從“原生家庭”裡找“不幸福”的根源。

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曾分享一個案例, 就叫諮詢者兔子小姐吧。

她曾是個極度的悲觀主義者, 甚至有點兒犬儒, 喜歡將“人生好沒意思”掛在嘴邊。

兔子小姐很漂亮, 但沒有自信, 邋裡邋遢, 不管理體重;她聰明、思維敏捷, 但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 頻繁跳槽, 很難在一間公司超過半年。

也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好, 但很難下決心改變。 “都怪我的原生家庭。

”她說。

兔子小姐的父親是個酒鬼, 童年印象最多的是醉醺醺的父親、哭啼啼的母親和亂糟糟的家。 初二那年, 父母離婚, 她被判給父親, 跟著爺爺奶奶過。

她從小就有非常強烈的被遺棄感, 內向, 父母離婚後一度偷偷自殘。 高二, 父親帶著一個女人和弟弟回了家, 她更加地怨恨,與父親爭吵、離家出走。

她說,一度認為自己活不過30歲。

大學時,她愛上渣男,“好像只有在這樣受虐的感情裡,才能獲得存在感。”

有一個很溫暖的男生在追兔子小姐,她不敢接受,“我配不上”。

後來,那個溫暖的男生帶著她來做心理諮詢,她才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她曾經把一切歸結到父母,“因為從未得到肯定,所以我很不自信;因為從小缺愛,所以我不敢愛……”

找到自己的潛意識,她才頓悟是自己的“膽小”和“逃避”影響了自己的人生。

因為自身的懶散,怕在一個公司呆久也做不出業績,所以頻繁跳槽;因為不想被束縛,所以不願意“以結婚為前提”的認真戀愛;因為自己的眼高手低和進取心不強,所以遇事總想著推卸責任……

她也轉身來“回視”自己的父母,才覺他們並非一無是處,他們總是在竭盡所能供她上學,父親甚至賣了房子送她出國。

兔子小姐最後接受了那個溫暖的男生,開始了日常細碎的生活。她慢慢地改變,考進國際學校當老師,學著與公婆相處,定期和父母吃飯……

她的生活,當然也有很多煩惱和爭吵。她不再會說:“因為我父母怎樣,所以我怎樣”。

她跳出了自己的“畫地為牢”,拿掉了那障目的葉子,拋掉了“他們對不起我”的思維,看到了除自己以外的親人。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從來不應該為他的不強大和不幸福背鍋。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的父母沒有結過婚,出生後便分手。奧普拉在外祖母的照料下長大,半文盲的姑姑給她取了名字,半文盲的祖母把從教堂裡聽來的聖經故事講給她聽。

6歲時,奧普拉搬去與母親同住。但好日子並沒有到來,甚至在9歲時被堂兄侮辱強姦,受到親戚虐待。

從小就“不受歡迎”的奧普拉成了“太妹”。她和母親關係緊張,常常吵架,甚至為了要一個時髦的眼鏡在家裡“打砸”,偷走母親的錢包,然後報警說是家裡遭賊。

14歲時,她還生下過一個孩子,不過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母親無法管教她,把她送到了父親家裡。父親和繼母的嚴厲,讓奧普拉迎來了新生活,將自己的天賦充分釋放。

1977年,她主持脫口秀“人們在說話”,初嘗成名滋味。1985年,“芝加哥早晨”直接更名為“奧普拉·溫弗莉脫口秀”;她還有了自己的公司、雜誌,獲得美國“全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終身成就獎”……

能從泥淖裡爬起來的人,並不容易。但原生家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不可逾越的“原罪”。

在心理學上,並沒有簡單的歸因。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有影響嗎?有,但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決定性的。

就像是天冷可能會導致感冒一樣,不能一感冒就怪天冷。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小幸福和小溫暖。

在現實的困境面前,“甩鍋”給原生家庭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但有的人,不斷重複自己怨恨的父母。有的人,卻從原生家庭裡得到教訓,避免那些父母掉過的坑,就像孫儷和鄧超,反而倍加珍惜那些幼時未曾有的東西。

她更加地怨恨,與父親爭吵、離家出走。

她說,一度認為自己活不過30歲。

大學時,她愛上渣男,“好像只有在這樣受虐的感情裡,才能獲得存在感。”

有一個很溫暖的男生在追兔子小姐,她不敢接受,“我配不上”。

後來,那個溫暖的男生帶著她來做心理諮詢,她才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她曾經把一切歸結到父母,“因為從未得到肯定,所以我很不自信;因為從小缺愛,所以我不敢愛……”

找到自己的潛意識,她才頓悟是自己的“膽小”和“逃避”影響了自己的人生。

因為自身的懶散,怕在一個公司呆久也做不出業績,所以頻繁跳槽;因為不想被束縛,所以不願意“以結婚為前提”的認真戀愛;因為自己的眼高手低和進取心不強,所以遇事總想著推卸責任……

她也轉身來“回視”自己的父母,才覺他們並非一無是處,他們總是在竭盡所能供她上學,父親甚至賣了房子送她出國。

兔子小姐最後接受了那個溫暖的男生,開始了日常細碎的生活。她慢慢地改變,考進國際學校當老師,學著與公婆相處,定期和父母吃飯……

她的生活,當然也有很多煩惱和爭吵。她不再會說:“因為我父母怎樣,所以我怎樣”。

她跳出了自己的“畫地為牢”,拿掉了那障目的葉子,拋掉了“他們對不起我”的思維,看到了除自己以外的親人。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從來不應該為他的不強大和不幸福背鍋。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的父母沒有結過婚,出生後便分手。奧普拉在外祖母的照料下長大,半文盲的姑姑給她取了名字,半文盲的祖母把從教堂裡聽來的聖經故事講給她聽。

6歲時,奧普拉搬去與母親同住。但好日子並沒有到來,甚至在9歲時被堂兄侮辱強姦,受到親戚虐待。

從小就“不受歡迎”的奧普拉成了“太妹”。她和母親關係緊張,常常吵架,甚至為了要一個時髦的眼鏡在家裡“打砸”,偷走母親的錢包,然後報警說是家裡遭賊。

14歲時,她還生下過一個孩子,不過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母親無法管教她,把她送到了父親家裡。父親和繼母的嚴厲,讓奧普拉迎來了新生活,將自己的天賦充分釋放。

1977年,她主持脫口秀“人們在說話”,初嘗成名滋味。1985年,“芝加哥早晨”直接更名為“奧普拉·溫弗莉脫口秀”;她還有了自己的公司、雜誌,獲得美國“全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終身成就獎”……

能從泥淖裡爬起來的人,並不容易。但原生家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不可逾越的“原罪”。

在心理學上,並沒有簡單的歸因。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有影響嗎?有,但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決定性的。

就像是天冷可能會導致感冒一樣,不能一感冒就怪天冷。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小幸福和小溫暖。

在現實的困境面前,“甩鍋”給原生家庭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但有的人,不斷重複自己怨恨的父母。有的人,卻從原生家庭裡得到教訓,避免那些父母掉過的坑,就像孫儷和鄧超,反而倍加珍惜那些幼時未曾有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