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去香港的理由就只有購物?也許這裡能讓你感受到與眾不同

TVB 的最新電視劇《使徒行者 2》播起來了, 好久沒看港劇的我又開始追劇了, 不過 TVB 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大型宮廷內鬥劇《金枝欲孽》之外, 還有一部能較真實展現香港普通市民生活的電視劇——《怒火街頭》, 這讓我對深水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請先將那些僅購物的想法拋在一邊吧)。

和大多數遊客一樣, 我起初去香港玩的目的也都是購物, 自然是直奔尖沙咀和銅鑼灣這種繁華地帶, 儘管也品嘗過“池記”、“蘭芳園”、“蓮花樓”、“何洪記”、“橋底”、“稻香”…但總有一種被快節奏帶著走的感覺, 再後來去的多了就覺得不購物完全沒必要再去了。 相比那種浮誇的繁華, 其實我是想更接地氣的瞭解下“真實”的香港市井生活, 此時我又想起了《怒火街頭》的場景, 於是就有了去深水埗的決定。

從深圳灣過關最便宜的交通方式抵香港 市井生活的初印象

從深圳灣口岸過關後坐 B2X 的第一站就到了天水圍西鐵站,

然後在美孚站轉荃灣線便可直達深水埗地鐵站。 由於之前鎖定了位於桂林路上的‘劉森記面家’的總店, 因此選擇了從 D2 口出來。 剛出來所看到的第一景象就讓我有種身臨其境在“TVB 拍戲”的場景中, 說不好聽的感覺真的很破爛。 其實這裡卻很真實保留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香港的寸寸光景。

為了先填飽肚子, 漫步在這裡的窄街小巷與高樓大廈之間, 時而全路段都是雜貨鋪和作坊鋪, 時而像走進了夜市之中, 時而又被兩邊飄來的小吃香味所吸引, 總之這裡感覺少了些“白眼”, 能讓人更放鬆的與本土生活融入一體。 儘管這裡的地攤有點多, 有些地段像“貧民窟”, 似乎治安也相對較差, 但這裡卻有“老香港”和有著濃郁的市井的氣息, 以及強烈的 TVB 既視感。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來到深水埗, 破舊感的確是撲面而來, 這裡沒什麼非去不可的著名景點, 也沒有一茶千金的物價, 更沒有不買有罪的白眼。 在這裡, 香港高端神秘的面紗被撕毀, 串串攤位,

逛逛市場, 接接香港的地氣兒, 這樣遊玩的感覺非常自在和舒服。 總之漫步在街頭巷尾的每個瞬間都能讓自己感覺到生活在一個屬於舊時代的漫長鏡頭之中。

而此次的香港市井生活之旅怎麼能離得開美食呢, 據說深水埗美食更地道, 價格也相對更便宜,

而且從深圳過來已好幾個小時了, 填飽肚子才有力量再繼續閒逛。 D2 口出來順著桂林路向前走的右手邊就能看到“劉森記面家”, 這裡可是總店哦, 早已熟悉了這種簡陋店面的我, 早就猜到了店鋪的樣子, 一切的隨意與深水埗的特質還更相符。

劉森記面家:蝦籽撈面(招牌)、雲吞面、南乳豬手面、蠔油菜心、懷舊汽水(schwepper)

▲ 位於桂林街的劉森記面家的總店

初次瞭解劉森記面家,還得感謝《舌尖上的中國 2》這檔美食節目,說到劉森記對麵條的執著,實在令人佩服,多年來堅持每天打面四個小時,自製的竹升面加入鴨蛋和堿水。其實簡單的說了下製作過程,我就已經咽口水了。

▲ 同樣在深水埗的劉森記面家-新店

那再說到這家店到底有多出名呢?它可是美食家蔡瀾最愛的“150家香港食肆”之一,同時謝霆鋒陳奕迅在《12 道鋒味》中也來過這家店,更難得可貴的是良心老店性價比很高,屬於人均 50 港幣吃到飽的那種。

▲ 劉森記面家的招牌——蝦籽面

蝦籽面是招牌必須來一份,這其實是撈面的一種,本身無湯,但店員會給你配一碗獨立的湯。竹升面的口感是有點偏硬,表面黑乎乎的一層就是蝦籽啦,給的量還挺足,對於偏愛蝦籽和魚籽的我來說,味道還挺爽口,略微有點鹹,可能對於口味較清淡且受不了一丁點腥味的人來說不容易接受。

▲ 劉森記面家的湯麵的的湯味道一般,但竹升面依舊好吃

而為了再試試湯麵,特意點了份青菜面(考慮到後面還要吃其他美食,就先別吃飽了),就是清淡的廣式味道,沒什麼特色,不過竹升面本身就是一個特色啦。下次肯定還會來試試雲吞面。

合益泰小食店:豬腸粉(特色)、魚蛋、粉果、蘿白

同樣在桂林街的另一頭,也就是靠近地鐵 C2 出口的地方有家聞名遐邇的老字型大小——合益泰小食店。雖然店面看上去有些衰敗破舊,但相繼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土著已將隊伍拍到了地鐵口,大家也都是為了一品老牌正宗腸粉的滋味,我也自然地也加入到了這條長龍之中。

▲ 全香港最好吃的豬腸粉、聞名遐邇的老字型大小—合益泰小食店

當前排人數不多時,我仔細的觀摩了一下,看著阿姨從蒸籠裡拎出白嫩的腸粉,熟練得哢哢剪成幾小段,淋上醬油、麻醬、甜辣醬,撒上一把炒香的芝麻,一盤招牌豬腸粉很快就做好了。可以打包帶走,也可以入店坐著品嘗,但爆滿的小店裡幾乎連站的位置都沒了,其實站在街邊吃也是一道風景。

▲ 合益泰小食店招牌美食——豬腸粉

由於這個是最原始的腸粉,並沒有加入雞蛋、牛肉、叉燒、鮮蝦這些經典餡料,以及生菜等配料,同時得益於甜鹹交錯的醬汁,再合著齋腸的米香和軟糯Q彈的口感,越嚼越筋道。我必須承認這個獨特的醬汁的確十分開胃,吃起來會上癮的哦。

其實這家店裡的魚蛋味道也很不錯,主要是看很多情侶都會買著一起吃,那股飄在空氣中的香味真的讓人難以抵抗,所以很容易看到那些情侶甩開所有顧忌就站在街邊大快朵頤了。聽旁邊排隊的小哥說其實素類的“粉果”和“蘿白”也都很不錯。

琳琅滿目的小型批發店是特色 淘一淘會發現好多有趣的

之前查閱地圖時就很喜歡深水埗的地形,與大北京一樣都是“井字”的街道,很適合閒逛和尋找美食,完全不用擔心迷路,而且路段和店面也都很容易記住。

▲ 在深水埗不乏這些賣文具、玩具和百貨等小批發店鋪

從桂林街出來後轉入了福華街,這條街道兩側基本都是搞小批發的個體化,文具、玩具、工藝品、舞蹈用品、雜貨…等等,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好奇的我們也進去轉了轉,最後收穫了很有意思的“擦手巾”和“洗杯具神器”。

▲ 快到中秋節了,基本每家小店鋪的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

其實我個人對眾多店面門口懸掛的燈籠特別感興趣,因為快到中秋節了,各式各樣的精緻燈籠非常搶眼,只是考慮到沒有提燈籠的習慣,所以也只有欣賞的份了。在經過某家店時,在最裡面還發現了邪惡的“蠟筆小新”的公仔。這個的確是適合買來送給女生當抱枕。

▲ 這個公仔是不是很適合送給女朋友當抱枕哇?

另外,在逛到汝州街時,這裡有各種能滿足少女心的配飾原料店,很適合手工愛好者、服裝設計師去逛,只批發不零售,有手工需要的可以去採購,沒有興趣的話隨便逛逛也很有趣。

椰汁大王:椰汁

▲ 一杯鮮榨椰汁直接秒殺了椰樹牌的罐裝椰汁

逛了逛小店還有些渴了,再次路過地鐵 D1 出口時,向前略微走一點點,在路邊右手邊可以看到一家“椰汁大王”,由於我對純椰汁水並無好感,因此就買了分細杯的試試,沒想到味道比鐵罐裝的椰樹牌椰汁好喝多了,感覺是用椰子水 + 椰蓉一起打碎了後,再加冰塊和糖共同攪拌而成,真心後悔沒有店買大杯。

維記咖啡粉面:豬潤面、牛肉麵、咖央西多士

繼續尋找美食的我,邊逛邊尋找維記咖啡粉面,因為這家有牛肉麵,儘管豬潤面的名氣更大些,但對牛肉無抵抗力的我還是滿懷期待,當然也不能少了咖央西多士,這個之前在蘭芳園有吃過,好的味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咖央西多士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一條街上又3個門店,其中2個用於食客坐著進餐,另一個則是員工專用的。儘管有兩個門店,但火爆的程度依舊要排隊,還好裡面的翻台率很高,我發現坐在店內吃的絕大多數都是附近的居民,畢竟來深水埗的遊客相對來說還是少很多。

▲ 維記咖啡粉面的牛肉麵,味道很不錯,加了辣椒醬也一樣好吃

進入拼桌是香港餐廳習以為常的事情,一坐下我直接點了牛肉麵和咖央西多士。這家的上菜速度也非常快,感覺像牛肉湯和豬潤湯等都是提前用大鍋熬制好了的,也就是類似出前一丁的麵條需要煮一煮。我先喝了一口湯,的確好鮮美,與我在北京牛街吃的清真牛肉湯味道很類似,但此時我太想吃辣了,總感覺牛肉不辣就沒味,所以我還是破壞了原本的味道,但辣椒醬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 維記咖啡粉面的咖央西多士完全不輸蘭芳園的哦,味道貌似更好一點點

咖央西多士由於是下了單才會開始製作,所以等的時間略長了些。牛肉麵吃了一半時,非常期待的咖央西多士來啦,我覺得味道比蘭芳園的要好那麼一點點,反正都是屬於好吃的一類,我吃完了這份後,又點了一份外帶。特此申請,我其實不愛吃甜食,但這個咖央西多士真的很吸引我的味蕾。

松記糖水店:榴槤班戟、芒果食品

逛到元州街時,路過“綠林仙館(綠林甜品)”和“松記糖水店”之後,大腦裡想著還是要試試港式甜品,據說這兩家的任意甜品都分分鐘秒殺大陸火爆的“滿記甜品”和“許留山”。這次就選擇理我更近的松記糖水店吧。其實關注這些甜品店的主要是女性居多,感覺無論是甜爽可口的楊枝甘露,還是冰涼沁人的芒果班戟,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最貼心的慰藉。

而對於男生來說,不僅可以試試糖水類的冰食,同時還可欣賞美眉,何樂而不為?入座後發現功能表也非常的簡單,主要是芒果系列最搶眼。我也順勢點了一份芒果甜品套餐,以及冰凍的椰汁紫米露。首先說下這個紫米粥吧,我認為就是紫米粥上澆了點椰汁,吃起來吃了偏甜外,感覺紫米都很飽滿,就當一份甜粥喝就好了,也沒什麼特別之處,比較適合男生的一道傳統糖水。

▲ 便宜又實在的芒果甜品,嘗一口瞬間忘了大陸的“滿記”和“許留山”

芒果甜品套餐剛端上來時,真的是其貌不揚,這點與大陸的“滿記”和“許留山”沒法比,但各自吃了一小口後,只能說味道的確是秒殺了大陸這兩家,關鍵是價格很便宜。芒果霜淇淋入口即化,口感也非常的細膩,濃濃的芒果香味撲鼻而來。而杯中的3塊芒果也挺新鮮的,果肉很有厚實感,底部類似芝士蛋糕的部分,口感比較奇怪,但依舊是好吃的。

由於吃的太飽,只能下次再去試試“綠林仙館”了。為了儘快將攝入的能量消耗掉,決定從南昌街走到基隆街,然後再四處悠閒的逛一逛,畢竟還有很多美食都沒吃到。在這裡我時不時會穿過一些小巷,有時候會遇到衣衫襤褸的老人顛顛巍巍地從身邊路過,目光呆滯且骨瘦如柴。不過在這個充斥著毒梟和妓女的混亂地帶,貌似人們對諸如此類非正常狀態的流浪者的存在早已見怪不怪。

至少我是沒有勇氣和他們對視,偶爾看到一眼,那種無光的眼珠每次轉動都能流露出傷痕。其實像劉森記、等美食基本都在大路的兩邊,而在部分路段也能看到兩邊潦倒關閉的店鋪,偶爾還有非洲裔黑人大搖大擺地經過,一遍高呼著奇怪的英文,一遍露出詭異的微笑。

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突如其來的暴雨,地鐵站出口已經相當擁擠了,我被迫找了個筒子樓的門口避雨,此時電話突然想起,家裡的領導讓我去幫忙帶 100 片面膜回家,而我在深水埗裡逛了好幾圈都沒有看到“sasa”或“卓越”,無奈只好轉地鐵去了尖沙咀。

而位於北河街的“公和豆品廠”、福華街的“容記小菜王”、福榮街的米其林級別“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基隆街的“鴻發糕品”、桂林街的“新香園”、石硤尾街荔枝角道的“愛文生(大排檔)”......這些也只能留在下次再來深水埗時一一品嘗了。

而之後的下一站是哪裡呢?哦,應該會是元朗區,一定要去華嫂冰室試試,不一定能遇到余文樂,但卻能吃到美味的番茄雞翼豬扒通心粉...

▲ 位於桂林街的劉森記面家的總店

初次瞭解劉森記面家,還得感謝《舌尖上的中國 2》這檔美食節目,說到劉森記對麵條的執著,實在令人佩服,多年來堅持每天打面四個小時,自製的竹升面加入鴨蛋和堿水。其實簡單的說了下製作過程,我就已經咽口水了。

▲ 同樣在深水埗的劉森記面家-新店

那再說到這家店到底有多出名呢?它可是美食家蔡瀾最愛的“150家香港食肆”之一,同時謝霆鋒陳奕迅在《12 道鋒味》中也來過這家店,更難得可貴的是良心老店性價比很高,屬於人均 50 港幣吃到飽的那種。

▲ 劉森記面家的招牌——蝦籽面

蝦籽面是招牌必須來一份,這其實是撈面的一種,本身無湯,但店員會給你配一碗獨立的湯。竹升面的口感是有點偏硬,表面黑乎乎的一層就是蝦籽啦,給的量還挺足,對於偏愛蝦籽和魚籽的我來說,味道還挺爽口,略微有點鹹,可能對於口味較清淡且受不了一丁點腥味的人來說不容易接受。

▲ 劉森記面家的湯麵的的湯味道一般,但竹升面依舊好吃

而為了再試試湯麵,特意點了份青菜面(考慮到後面還要吃其他美食,就先別吃飽了),就是清淡的廣式味道,沒什麼特色,不過竹升面本身就是一個特色啦。下次肯定還會來試試雲吞面。

合益泰小食店:豬腸粉(特色)、魚蛋、粉果、蘿白

同樣在桂林街的另一頭,也就是靠近地鐵 C2 出口的地方有家聞名遐邇的老字型大小——合益泰小食店。雖然店面看上去有些衰敗破舊,但相繼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土著已將隊伍拍到了地鐵口,大家也都是為了一品老牌正宗腸粉的滋味,我也自然地也加入到了這條長龍之中。

▲ 全香港最好吃的豬腸粉、聞名遐邇的老字型大小—合益泰小食店

當前排人數不多時,我仔細的觀摩了一下,看著阿姨從蒸籠裡拎出白嫩的腸粉,熟練得哢哢剪成幾小段,淋上醬油、麻醬、甜辣醬,撒上一把炒香的芝麻,一盤招牌豬腸粉很快就做好了。可以打包帶走,也可以入店坐著品嘗,但爆滿的小店裡幾乎連站的位置都沒了,其實站在街邊吃也是一道風景。

▲ 合益泰小食店招牌美食——豬腸粉

由於這個是最原始的腸粉,並沒有加入雞蛋、牛肉、叉燒、鮮蝦這些經典餡料,以及生菜等配料,同時得益於甜鹹交錯的醬汁,再合著齋腸的米香和軟糯Q彈的口感,越嚼越筋道。我必須承認這個獨特的醬汁的確十分開胃,吃起來會上癮的哦。

其實這家店裡的魚蛋味道也很不錯,主要是看很多情侶都會買著一起吃,那股飄在空氣中的香味真的讓人難以抵抗,所以很容易看到那些情侶甩開所有顧忌就站在街邊大快朵頤了。聽旁邊排隊的小哥說其實素類的“粉果”和“蘿白”也都很不錯。

琳琅滿目的小型批發店是特色 淘一淘會發現好多有趣的

之前查閱地圖時就很喜歡深水埗的地形,與大北京一樣都是“井字”的街道,很適合閒逛和尋找美食,完全不用擔心迷路,而且路段和店面也都很容易記住。

▲ 在深水埗不乏這些賣文具、玩具和百貨等小批發店鋪

從桂林街出來後轉入了福華街,這條街道兩側基本都是搞小批發的個體化,文具、玩具、工藝品、舞蹈用品、雜貨…等等,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好奇的我們也進去轉了轉,最後收穫了很有意思的“擦手巾”和“洗杯具神器”。

▲ 快到中秋節了,基本每家小店鋪的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

其實我個人對眾多店面門口懸掛的燈籠特別感興趣,因為快到中秋節了,各式各樣的精緻燈籠非常搶眼,只是考慮到沒有提燈籠的習慣,所以也只有欣賞的份了。在經過某家店時,在最裡面還發現了邪惡的“蠟筆小新”的公仔。這個的確是適合買來送給女生當抱枕。

▲ 這個公仔是不是很適合送給女朋友當抱枕哇?

另外,在逛到汝州街時,這裡有各種能滿足少女心的配飾原料店,很適合手工愛好者、服裝設計師去逛,只批發不零售,有手工需要的可以去採購,沒有興趣的話隨便逛逛也很有趣。

椰汁大王:椰汁

▲ 一杯鮮榨椰汁直接秒殺了椰樹牌的罐裝椰汁

逛了逛小店還有些渴了,再次路過地鐵 D1 出口時,向前略微走一點點,在路邊右手邊可以看到一家“椰汁大王”,由於我對純椰汁水並無好感,因此就買了分細杯的試試,沒想到味道比鐵罐裝的椰樹牌椰汁好喝多了,感覺是用椰子水 + 椰蓉一起打碎了後,再加冰塊和糖共同攪拌而成,真心後悔沒有店買大杯。

維記咖啡粉面:豬潤面、牛肉麵、咖央西多士

繼續尋找美食的我,邊逛邊尋找維記咖啡粉面,因為這家有牛肉麵,儘管豬潤面的名氣更大些,但對牛肉無抵抗力的我還是滿懷期待,當然也不能少了咖央西多士,這個之前在蘭芳園有吃過,好的味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咖央西多士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一條街上又3個門店,其中2個用於食客坐著進餐,另一個則是員工專用的。儘管有兩個門店,但火爆的程度依舊要排隊,還好裡面的翻台率很高,我發現坐在店內吃的絕大多數都是附近的居民,畢竟來深水埗的遊客相對來說還是少很多。

▲ 維記咖啡粉面的牛肉麵,味道很不錯,加了辣椒醬也一樣好吃

進入拼桌是香港餐廳習以為常的事情,一坐下我直接點了牛肉麵和咖央西多士。這家的上菜速度也非常快,感覺像牛肉湯和豬潤湯等都是提前用大鍋熬制好了的,也就是類似出前一丁的麵條需要煮一煮。我先喝了一口湯,的確好鮮美,與我在北京牛街吃的清真牛肉湯味道很類似,但此時我太想吃辣了,總感覺牛肉不辣就沒味,所以我還是破壞了原本的味道,但辣椒醬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 維記咖啡粉面的咖央西多士完全不輸蘭芳園的哦,味道貌似更好一點點

咖央西多士由於是下了單才會開始製作,所以等的時間略長了些。牛肉麵吃了一半時,非常期待的咖央西多士來啦,我覺得味道比蘭芳園的要好那麼一點點,反正都是屬於好吃的一類,我吃完了這份後,又點了一份外帶。特此申請,我其實不愛吃甜食,但這個咖央西多士真的很吸引我的味蕾。

松記糖水店:榴槤班戟、芒果食品

逛到元州街時,路過“綠林仙館(綠林甜品)”和“松記糖水店”之後,大腦裡想著還是要試試港式甜品,據說這兩家的任意甜品都分分鐘秒殺大陸火爆的“滿記甜品”和“許留山”。這次就選擇理我更近的松記糖水店吧。其實關注這些甜品店的主要是女性居多,感覺無論是甜爽可口的楊枝甘露,還是冰涼沁人的芒果班戟,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最貼心的慰藉。

而對於男生來說,不僅可以試試糖水類的冰食,同時還可欣賞美眉,何樂而不為?入座後發現功能表也非常的簡單,主要是芒果系列最搶眼。我也順勢點了一份芒果甜品套餐,以及冰凍的椰汁紫米露。首先說下這個紫米粥吧,我認為就是紫米粥上澆了點椰汁,吃起來吃了偏甜外,感覺紫米都很飽滿,就當一份甜粥喝就好了,也沒什麼特別之處,比較適合男生的一道傳統糖水。

▲ 便宜又實在的芒果甜品,嘗一口瞬間忘了大陸的“滿記”和“許留山”

芒果甜品套餐剛端上來時,真的是其貌不揚,這點與大陸的“滿記”和“許留山”沒法比,但各自吃了一小口後,只能說味道的確是秒殺了大陸這兩家,關鍵是價格很便宜。芒果霜淇淋入口即化,口感也非常的細膩,濃濃的芒果香味撲鼻而來。而杯中的3塊芒果也挺新鮮的,果肉很有厚實感,底部類似芝士蛋糕的部分,口感比較奇怪,但依舊是好吃的。

由於吃的太飽,只能下次再去試試“綠林仙館”了。為了儘快將攝入的能量消耗掉,決定從南昌街走到基隆街,然後再四處悠閒的逛一逛,畢竟還有很多美食都沒吃到。在這裡我時不時會穿過一些小巷,有時候會遇到衣衫襤褸的老人顛顛巍巍地從身邊路過,目光呆滯且骨瘦如柴。不過在這個充斥著毒梟和妓女的混亂地帶,貌似人們對諸如此類非正常狀態的流浪者的存在早已見怪不怪。

至少我是沒有勇氣和他們對視,偶爾看到一眼,那種無光的眼珠每次轉動都能流露出傷痕。其實像劉森記、等美食基本都在大路的兩邊,而在部分路段也能看到兩邊潦倒關閉的店鋪,偶爾還有非洲裔黑人大搖大擺地經過,一遍高呼著奇怪的英文,一遍露出詭異的微笑。

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突如其來的暴雨,地鐵站出口已經相當擁擠了,我被迫找了個筒子樓的門口避雨,此時電話突然想起,家裡的領導讓我去幫忙帶 100 片面膜回家,而我在深水埗裡逛了好幾圈都沒有看到“sasa”或“卓越”,無奈只好轉地鐵去了尖沙咀。

而位於北河街的“公和豆品廠”、福華街的“容記小菜王”、福榮街的米其林級別“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基隆街的“鴻發糕品”、桂林街的“新香園”、石硤尾街荔枝角道的“愛文生(大排檔)”......這些也只能留在下次再來深水埗時一一品嘗了。

而之後的下一站是哪裡呢?哦,應該會是元朗區,一定要去華嫂冰室試試,不一定能遇到余文樂,但卻能吃到美味的番茄雞翼豬扒通心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