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有聲播講 趣聊理財」銷售人員賺的都是窮人的錢

在我們的常識中, 銷售人員在賣東西時, 一般會把更高的價格, 報給那些看上去更有錢的人。 但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還有, 為什麼我們在有些場合不會砍價?

《魔鬼理財學》的其中一章告訴我們——銷售人員賺的都是窮人的錢


實際上, 有經驗的銷售人員, 更願意把價格報給“砍價可能性更小”的客戶, 以謀求最大的利潤。 這些客戶之所以不會砍價, 大多是因為在某個特定的購物或交易場合下, 客戶與商家有顯著的“資訊不對稱”, 這會使客戶在砍價時缺乏合理依據;或者說, 即便砍價, 往往也是無憑無據的隨意報價, 最終還是逃不開被坑的結果。

在我們的生活中, 有很多行業銷售, 都是利用了我們“不會砍價”的心理特點, 賺得盆滿缽滿。 尤其在投資領域, “資訊不對稱”成為了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的根本原因, 最典型的就要數股票投資了。

今年4月, 雄安新區概念橫空出世, 我記得當天A股中就有大約20檔股票出現明顯異動, 接下來幾天, 很多人根本沒有經過任何思考, 只是簡單的跟風追漲, 甚至掛漲停買入。

與此同時, 那些股票中的莊家以及有先見之明的潛伏者, 借利好消息的刺激, 待股價漲上去之後,

逐步賣給那些“因為經驗不足而不懂砍價”的跟風者, 自己成功出貨, 後來人卻只能高位留守站崗。

在日常生活中, 砍價的場合更是無處不在, 但總有些場合是自己hold不住的。 同事小W向我講述了她在購物時的一次有趣的砍價經歷:

前幾天逛玩具店, 看中一件小孩玩具,

店主老太標價55元, 我問:能便宜點嗎?老太用嫌棄的眼光對我上下打量, 咬牙喊:45給你啦!

我被這眼神一激, 頓覺自己是不是太過分了, 畢竟, 人家小本生意不容易。 本想就這麼出手買下, 但多年的經驗促使我又多問了一句:30行嗎?

此話一出, 只見老太氣得渾身發抖, 一把將玩具搶走說:你不要買啦, 哪有你這樣砍價的!於是我內疚加重, 掏錢買下。 之後在淘寶一搜:25元包郵......

哈哈, 聽完了我這位同事的分享, 相信大家在平時也有過類似有趣的經歷, 歡迎留言分享!

最後, 小金很想知道:在生活中, 您是否有過類似“不會砍價”的經歷?

在投資中, 是否存在因為“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損失?

送書啦~

【往期回顧,點擊試聽】

送書啦~

【往期回顧,點擊試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