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段致敬《虎口遐想》的新作品,遠沒有期盼的那麼優秀!

2017年的春晚, 最讓吃瓜群眾們期待的, 應該就是闊別已久的薑昆帶來的《新虎口遐想》。

大師兄曾經在之前的春晚節目盤點中說過這個節目。

不幸言中。

《新虎口遐想》可以看做是《虎口遐想》這個作品的延續, 主要的故事情節也依然是“我”掉進老虎洞裡後, 人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應。 可為什麼《虎口遐想》在30年後的今天依然被廣大相聲愛好者奉為經典, 而《新虎口遐想》卻在春晚不久之後便引起了吃瓜群眾們的廣泛爭議?

在大師兄看來, 《新虎口遐想》之所以會引起爭議的最大原因, 在於敘事和人物塑造的徹底崩塌。

三十年前的《虎口遐想》雖然是一段諷刺作品, 但諷刺只不過是這段相聲的副產品。 它的成功, 在於通過敘事描繪了當時社會發展的時代景象,

塑造了一個調入虎口後不想盡辦法脫身, 反而琢磨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在乎能不能拿到撫恤金、埋怨老媽把自己生矮了以至於找不到物件, 甚至在得救以後第一時間關心的是救自己的姑娘漂不漂亮的二逼青年!

用知乎上翟成蹊的話來說“《虎口遐想》的成功是在反映時代, 描述情境, 刻畫人物, 把小人物陷入的窘境用心雕刻出來, 刻入觀眾心中, 甚至30年後再看這部作品, 仍然會覺得它直指人心。 ”

在《虎口遐想》出現的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並且不懂瞎幫忙的圍觀群眾, 雖然有著各種不靠譜的主意, 但他們出現的原因, 是為了真正想辦法解決問題。 他們這種不靠譜的特徵是在分寸之內,

這才使得段子裡那些漫無邊際的遐想包袱令觀眾並不覺得突兀, 讓包袱做到了為情節服務, 讓《虎口遐想》形散而神不散。

而到了《新虎口遐想》中, 這種合理的敘事和人物刻畫卻蕩然無存!

節目開頭, 戴志誠一句:“你今天掉進老虎洞了, 會有什麼別的遐想”就入了活, 簡單粗暴到了極致, 如果有人不明白什麼叫“硬山隔嶺”, 這絕對是最好的示範。

接下來, 作品完全偏離了“遐想”的主題, 而是通過描繪興高采烈做直播的主播, 害怕被碰瓷而嚴肅拒絕的青年人, 顧著讓薑昆給大家拜年的媒體人, 建議薑昆仿效公老虎的明白人這些圍觀群眾來製造笑料。

然而和《虎口遐想》中“好心幫倒忙”的群眾相比, 這些人顯示出的更多的是人們在危機中的冷漠與敷衍,

而這種對社會冷血現象的揭露又缺少進一步的刻畫與勾勒。 表面上看是把社會上的不良現象都諷刺了一溜夠, 可對這些人都諷刺卻都沒能建立和“我”這個主人公的互動反應, 觀眾聽著也猶如隔靴搔癢, 感覺那塊都說了, 那塊都沒透。 尤其是最後那句“蒼蠅老虎一起打”, 聽得電視機前的大師兄是一臉懵逼“這都哪跟哪啊, 這句怎麼就出來了!”

另外一個失敗的原因,是在於姜昆老師本身的表演。

借用網路上的一句話:“這麼多年過去了,姜昆依然還是當年李文華身邊的那個陽光青年。”

是的,薑昆的表演風格和年輕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年輕時的薑昆,是個幼稚活潑,又牙尖嘴利的小夥子,他那嘹亮的嗓音以及和激昂的情緒和搭檔李文華偏憨厚寬容,偶爾有點“蔫壞”的颱風結合的天衣無縫,樹立了自己獨具特點的演出風格,被譽為“老叟戲頑童”,迅速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在李文華老師因病退休後,薑昆開始了與唐傑忠老師合作,唐傑忠老師忠厚長者的風範和不緊不慢的口風倒也與薑昆那種“亢奮”的表演風格相得益彰,唐傑忠老師也成為了薑昆合作最久,也是最成功的搭檔。

但到了他和戴志誠合作以後,倆人的演出水準急轉之下,問題就出在薑昆百年不變的演出風格上。

一個60多歲的老大爺在一旁賣萌裝嫩,旁邊一個比他年輕的多的反而老氣橫秋,捧哏捧得死氣沉沉,任誰看了只怕也樂不起來。

今年的春晚也是一樣。

66歲的姜昆依然像36歲時一樣強行拔高調門在臺上胡蹦亂跳,可沙啞的嗓音、混亂的敘事節奏都暴露了演出過程中的力不從心。缺乏傳統相聲的訓練,使得薑昆錯過了隨著年齡的成長而調整自己演出風格的時機,這讓他在現如今的表演中難以做到如馬志明、尹笑聲等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的敘事平穩與尺寸精准,從而使得每一場的演出在過度激昂的情緒的催動下都顯得分外吃力。

人物塑造的失敗和表演的用力過猛,使得《新虎口遐想》對社會問題的諷刺並未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反而因各種淩亂的演繹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略顯尷尬,落入一種“想笑但笑不出來”的境地。

毋庸置疑,《新虎口遐想》是近幾年來少見的諷刺類的相聲作品,這讓它在春晚近年來的語言類節目當中顯得是那麼鶴立雞群。但儘管這段作品中有著近年來少有的諷刺力度,可敘事的混亂、情節的突兀以及人物刻畫的失敗都使得這段作品飽受詬病,難以稱得上優秀。

另外一個失敗的原因,是在於姜昆老師本身的表演。

借用網路上的一句話:“這麼多年過去了,姜昆依然還是當年李文華身邊的那個陽光青年。”

是的,薑昆的表演風格和年輕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年輕時的薑昆,是個幼稚活潑,又牙尖嘴利的小夥子,他那嘹亮的嗓音以及和激昂的情緒和搭檔李文華偏憨厚寬容,偶爾有點“蔫壞”的颱風結合的天衣無縫,樹立了自己獨具特點的演出風格,被譽為“老叟戲頑童”,迅速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在李文華老師因病退休後,薑昆開始了與唐傑忠老師合作,唐傑忠老師忠厚長者的風範和不緊不慢的口風倒也與薑昆那種“亢奮”的表演風格相得益彰,唐傑忠老師也成為了薑昆合作最久,也是最成功的搭檔。

但到了他和戴志誠合作以後,倆人的演出水準急轉之下,問題就出在薑昆百年不變的演出風格上。

一個60多歲的老大爺在一旁賣萌裝嫩,旁邊一個比他年輕的多的反而老氣橫秋,捧哏捧得死氣沉沉,任誰看了只怕也樂不起來。

今年的春晚也是一樣。

66歲的姜昆依然像36歲時一樣強行拔高調門在臺上胡蹦亂跳,可沙啞的嗓音、混亂的敘事節奏都暴露了演出過程中的力不從心。缺乏傳統相聲的訓練,使得薑昆錯過了隨著年齡的成長而調整自己演出風格的時機,這讓他在現如今的表演中難以做到如馬志明、尹笑聲等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的敘事平穩與尺寸精准,從而使得每一場的演出在過度激昂的情緒的催動下都顯得分外吃力。

人物塑造的失敗和表演的用力過猛,使得《新虎口遐想》對社會問題的諷刺並未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反而因各種淩亂的演繹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略顯尷尬,落入一種“想笑但笑不出來”的境地。

毋庸置疑,《新虎口遐想》是近幾年來少見的諷刺類的相聲作品,這讓它在春晚近年來的語言類節目當中顯得是那麼鶴立雞群。但儘管這段作品中有著近年來少有的諷刺力度,可敘事的混亂、情節的突兀以及人物刻畫的失敗都使得這段作品飽受詬病,難以稱得上優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