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試駕海馬S5 Young:3擋溜彎,得心應手

海馬S5 Young和海馬S5強動力版完全是兩款不同的車, 那為什麼都叫海馬S5?有一雙清澈的眼眸說:路虎攬勝有幾款車?哈弗H6又有幾款車?

通過近百公里蜿蜒的山路試駕, 揭開海馬S5 Young名字下的真面目:看著年輕, 開起來卻發現是它個老司機——3擋切彎絲滑;轉向慢輕快緊;動力足夠日常通勤。

正好前幾天才試駕了寶駿510, 兩款同級車可以做個對比。 如果你只想看動力感受, 這裡給個目錄, 可以直接往下拉。

1)轉向:慢輕快緊

2)動力表現:通勤足夠

3)空間和內飾觸感

對海馬S5 Young的外觀部分, 不多描述, 超出認知邊界的事物, 還是低調些, 免得被打臉。 這是一個審美多元化的時代, 而它的外觀設計方——鼎鼎大名的賓尼法利納(不知道的小白百度後不要被嚇到), 自有其獨到的一面。

放兩張更生(mei)活(P)化(S)的圖片, 各位自己領悟, 我更樂意跟大家分享駕駛方面的感受。

海馬S5 Young和海馬S5強動力版在一起

1)轉向:慢輕快緊

這次試駕, 海馬方面專門安排在成都西嶺雪山的山路上, 以展示其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官方說法是:“在兼顧高速時的操縱穩定性的同時,

更好地保障低速時的轉向輕便性, 提升操控舒適性, 同時綜合工況下有效降低燃油消耗達3.9%。 ”然後我興高采烈的開了思域去, 比操控嗎?來啊。

海馬S5 Young的轉向虛位比思域小!在脫離車隊自由駕駛環節, 我有意的壓著車道線行駛, 過彎最高速也就80km/h, 推不推頭感受不明顯, 轉向有一定虛位是肯定的。 在中等速度下測試, 晃動海馬S5 Young方向盤, 其虛位竟然小於思域。 講真, 我這麼“客觀”的黑思域你有沒有感動到?(兩開兩朵, 各表一枝:思域急加速方向盤轉向會瞬間收緊, 是個優點)

正經的對比SUV車型, 海馬S5 Young的轉向手感, 讓我聯想起了北京現代一些車型的操控感:低速時轉向輕得兩根手指能撥動, 速度起來後逐漸發沉。

海馬S5 Young轉向的設定, 配合擋位和發動機的調校很容易讓人找到老司機的感覺——3擋溜彎, 得心應手。

2)動力表現:通勤足夠

海馬S5 Young配備的1.6L發動機和5擋手動變速箱都非常成熟,兩三年前,這就是“好男人沉穩家用車”的標誌。而海馬S5 Young車身並不重,試駕當天車上乘坐2人,正常駕駛時,不論是平路還是爬坡,1000轉到2000轉之間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動作。

試駕車公里數不高,擋位在進一步磨合後,應該會有更流暢表現。准車主們,新車別亂來,手動擋擋位磨合不好,當心你以後右手粗一圈。提醒一下,這款5擋手動變速箱沒有倒擋保護,妹子及小白,還有川大的退休老師,需要注意。

豪華型手動駐車,沒有中央扶手箱

尊貴型電子駐車,中央扶手箱採用鋼琴漆面板裝飾

成熟的1.6L發動機加5擋手動的組合,掛3擋足以應付山路的大部分路況,比如之前開過的凱越、福克斯、愛麗舍等。海馬S5 Young也是這樣,它的3擋你可以想像為自動擋。其他情況下,駕駛者可以清晰的從發動機工況和速度的表現感知到是否需要加減擋,1-3擋間齒比的設定清晰,加速線性。

離合方面,對比寶駿510的長行程,海馬S5 Young非常正常。雖然沒找到座椅高低調節,但以右膝蓋抵到方向盤下部為准,左腳踩離合是比較容易的,回饋力度適中,結合點大概在抬起後三分之一的位置。

海馬S5 Young的動力組合足夠日常的一兩人通勤,甚至跑個山路,都沒有問題,外加懸掛比較有支撐性,不會出現類似老款RAV4的綿軟。所以海馬S5 Young外表年輕,其實操控起來是個老司機。

3)空間和內飾觸感

因為懶,只做了一個表。大家可以回顧下海馬S5 Young在同級車型中的動力水準,看看空間水準。

以我140斤肉的感受來說,海馬S5 Young的後排空間優於寶駿510,且左右開闊。後排頭部有大概兩拳的餘量,甚至比海馬S5更為寬裕。這樣的空間,一方面是因為全景天窗的抬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後排座椅較低。弊端是腿長的小夥伴,會有種坐小板凳的感覺。

後備箱方面,放倒後排座椅前、後的空間,都優於寶駿510。但由於後排座椅和靠背的側邊包圍較凸出,後排座椅不能完全放平。

觸感方面,低配車型和高配車型都在中控面板、窗戶升降按鍵面板部分採用了鋼琴漆工藝,這種設計在前幾年的現代和福特車型上很常見。雖然質感上有提升,但實際使用中會因為靜電吸附灰塵,近兩年這樣的設計逐漸減少,估計海馬也會在下一次改款時有所變化。

對海馬S5 Young的總體感受,我認為是非常年輕活波的。從加速、過彎,到懸掛,塑造出了一輛車的性格,心態年輕的朋友開起來應該會有人車交流的感覺。

當然,摸著胸前脂肪下的良心說,這裡面也有先試駕海馬S5強動力版後,對比而來的感覺。海馬S5強動力版這個耿直boy,真能讓你聯想起一身疙瘩肉的健身小夥,具體試駕感受將於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最後,你對這款車還有什麼想瞭解的地方,請在下方留言。我能回答的就直接回答你,回答不了的,海馬的小夥伴還可以提供試駕車,咱們再去解答你的問題。

注:以上對比感受全憑本人肉測,不排除因長胖導致的感受偏差。

2)動力表現:通勤足夠

海馬S5 Young配備的1.6L發動機和5擋手動變速箱都非常成熟,兩三年前,這就是“好男人沉穩家用車”的標誌。而海馬S5 Young車身並不重,試駕當天車上乘坐2人,正常駕駛時,不論是平路還是爬坡,1000轉到2000轉之間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動作。

試駕車公里數不高,擋位在進一步磨合後,應該會有更流暢表現。准車主們,新車別亂來,手動擋擋位磨合不好,當心你以後右手粗一圈。提醒一下,這款5擋手動變速箱沒有倒擋保護,妹子及小白,還有川大的退休老師,需要注意。

豪華型手動駐車,沒有中央扶手箱

尊貴型電子駐車,中央扶手箱採用鋼琴漆面板裝飾

成熟的1.6L發動機加5擋手動的組合,掛3擋足以應付山路的大部分路況,比如之前開過的凱越、福克斯、愛麗舍等。海馬S5 Young也是這樣,它的3擋你可以想像為自動擋。其他情況下,駕駛者可以清晰的從發動機工況和速度的表現感知到是否需要加減擋,1-3擋間齒比的設定清晰,加速線性。

離合方面,對比寶駿510的長行程,海馬S5 Young非常正常。雖然沒找到座椅高低調節,但以右膝蓋抵到方向盤下部為准,左腳踩離合是比較容易的,回饋力度適中,結合點大概在抬起後三分之一的位置。

海馬S5 Young的動力組合足夠日常的一兩人通勤,甚至跑個山路,都沒有問題,外加懸掛比較有支撐性,不會出現類似老款RAV4的綿軟。所以海馬S5 Young外表年輕,其實操控起來是個老司機。

3)空間和內飾觸感

因為懶,只做了一個表。大家可以回顧下海馬S5 Young在同級車型中的動力水準,看看空間水準。

以我140斤肉的感受來說,海馬S5 Young的後排空間優於寶駿510,且左右開闊。後排頭部有大概兩拳的餘量,甚至比海馬S5更為寬裕。這樣的空間,一方面是因為全景天窗的抬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後排座椅較低。弊端是腿長的小夥伴,會有種坐小板凳的感覺。

後備箱方面,放倒後排座椅前、後的空間,都優於寶駿510。但由於後排座椅和靠背的側邊包圍較凸出,後排座椅不能完全放平。

觸感方面,低配車型和高配車型都在中控面板、窗戶升降按鍵面板部分採用了鋼琴漆工藝,這種設計在前幾年的現代和福特車型上很常見。雖然質感上有提升,但實際使用中會因為靜電吸附灰塵,近兩年這樣的設計逐漸減少,估計海馬也會在下一次改款時有所變化。

對海馬S5 Young的總體感受,我認為是非常年輕活波的。從加速、過彎,到懸掛,塑造出了一輛車的性格,心態年輕的朋友開起來應該會有人車交流的感覺。

當然,摸著胸前脂肪下的良心說,這裡面也有先試駕海馬S5強動力版後,對比而來的感覺。海馬S5強動力版這個耿直boy,真能讓你聯想起一身疙瘩肉的健身小夥,具體試駕感受將於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最後,你對這款車還有什麼想瞭解的地方,請在下方留言。我能回答的就直接回答你,回答不了的,海馬的小夥伴還可以提供試駕車,咱們再去解答你的問題。

注:以上對比感受全憑本人肉測,不排除因長胖導致的感受偏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