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權威解讀《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日前,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佈了《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關曉靜對此進行瞭解讀。

一、研發經費增速回升, 投入強度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公報》資料顯示, 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5676.7億元, 比上年增長10.6%, 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7個百分點。 這是自2012年以來研發經費增速持續4年下滑後的首次回升, 也是研發經費在經歷了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個位數增長後重新回到10%以上的增長速度。

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1%, 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 連續3年超過2%。 這雖然與OECD國家2.40% 的平均水準還有距離, 但已經超過歐盟15國2.08%的平均水準。 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 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年縮小。

我國研發投入再創歷史新高得益於政府引導和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 2016年, 國家財政科技支出達7760.7億元, 比上年增長10.8%, 增速為近4年來的最高水準。 一系列鼓勵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政策取得良好效果, 以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為例, 2016年享受該項政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上年增長20%, 這些企業減免的所得稅比上年增長8.9%。 2016年, 全國開展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上年增長18.1%,

投入的研發經費比上年增長9.3%, 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2.6個和1.1個百分點。

二、研發投入結構繼續優化

1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繼續回升。

2016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822.9億元, 比上年增長14.9%, 明顯高於應用研究經費(5.4%)和試驗發展經費(11.1%)的增速。 基礎研究占比延續了上年回升態勢, 達到5.2%, 為近10年來的最高水準。

2

企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雙創”的深入開展, 進一步激發了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 2016年各類企業研發經費支出12144億元, 比上年增長11.6%, 較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企業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為83.8%, 比上年提升12.7個百分點, 企業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3

高技術產業研發實力不斷提高。

2016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研發經費為2915.7億元, 比上年增長11%, 比製造業平均水準高1.4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1.9%, 高於上年1.88%的水準, 也明顯高於1.01%的製造業平均水準。 高技術製造業研發實力的不斷提高, 對我國經濟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4

民辦研發機構投入快速增長。

在相關政策帶動下,近年來我國民辦研究機構獲得快速發展,成為我國開展研發活動的新生力量。2016年民辦研發機構研發經費支出5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是全社會研發經費平均增速的2.1倍;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由2015年的3%提高到3.3%。

5

全國研發經費資源繼續向東部地區聚集。

2016年我國東部地區研發經費為10689.4億元,首次邁上萬億臺階;比上年增長11%,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68.2%,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研發經費支出分別為2378.1億元、1944.3億元和664.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12.3%和0.4%,所占比重分別為15.2%、12.4%和4.2%。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占13%)、江蘇(占12.9%)、山東(占10%)、北京(占9.5%)、浙江(占7.2%)和上海(占6.7%)。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的省(市)有8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陝西。

三、進一步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

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也是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總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與位列首位的美國的差距正逐步縮小。但從研發投入強度看,我國與以色列(4.25%)、韓國(4.23%)、日本(3.49%)等創新型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經費投入結構看,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雖然實現兩年連增,但仍處於較低水準,與發達國家15~25%的占比水準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從研發活動產出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論文引用率、國際發明專利等方面還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等問題,研發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2.5%,如期實現這一目標還存在困難,優化研發資源配置難度更大。

未來幾年,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引導和拉動作用;也要進一步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建設並推動研發加計扣除等政策的有效落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還要積極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對前瞻性科學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的建設;同時要通過科研專案管理體制改革,提升研發經費投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研發資金的使用效率。

編輯:項明祥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4

民辦研發機構投入快速增長。

在相關政策帶動下,近年來我國民辦研究機構獲得快速發展,成為我國開展研發活動的新生力量。2016年民辦研發機構研發經費支出5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是全社會研發經費平均增速的2.1倍;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由2015年的3%提高到3.3%。

5

全國研發經費資源繼續向東部地區聚集。

2016年我國東部地區研發經費為10689.4億元,首次邁上萬億臺階;比上年增長11%,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68.2%,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研發經費支出分別為2378.1億元、1944.3億元和664.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12.3%和0.4%,所占比重分別為15.2%、12.4%和4.2%。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占13%)、江蘇(占12.9%)、山東(占10%)、北京(占9.5%)、浙江(占7.2%)和上海(占6.7%)。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的省(市)有8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陝西。

三、進一步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

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也是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總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與位列首位的美國的差距正逐步縮小。但從研發投入強度看,我國與以色列(4.25%)、韓國(4.23%)、日本(3.49%)等創新型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經費投入結構看,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雖然實現兩年連增,但仍處於較低水準,與發達國家15~25%的占比水準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從研發活動產出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論文引用率、國際發明專利等方面還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等問題,研發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2.5%,如期實現這一目標還存在困難,優化研發資源配置難度更大。

未來幾年,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引導和拉動作用;也要進一步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建設並推動研發加計扣除等政策的有效落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還要積極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對前瞻性科學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的建設;同時要通過科研專案管理體制改革,提升研發經費投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研發資金的使用效率。

編輯:項明祥 校對:何飄飄 徐璐璐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