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性教育:如何面對?

幾天前, 一名家長曬出了《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部分配圖, 吐槽其中內容尺度太大, 引起了網友熱議。

“媽媽, 我是怎麼來的?”、“什麼是親愛的?”、“王子為什麼要親公主?”……遇到這樣的問題,

一些家長選擇一帶而過, 輕描淡寫地解釋一句, 而後便岔開話題。

兒童性教育, 猶如父母與孩子間的一道牆, 孩子對其十分好奇, 許多父母卻難以啟齒。

怎樣看待兒童性教育的爭議?兒童性教育有怎樣的意義?又該如何進行?

故事

書裡為什麼會有親吻呢?

朵朵媽媽為4歲的女兒買了一套迪士尼電影故事叢書, 許多故事的結局都是一名王子用親吻的方式救下了公主, 這樣的情節也讓朵朵十分好奇。 “為什麼王子總要去親公主呢?他不是男孩子嗎?”

媽媽一時有些語塞, 不知該如何應答。 “女兒常問一些比較奇怪的問題, 弄得我也不太好回答。 ”媽媽告訴朵朵, 爸爸媽媽哄著寶寶睡覺時, 總喜歡在額頭吻一下, 那就是在祝晚安, 希望睡個好覺。

親密的戀人之間也用它來表達他們之間的感情, 親吻並不神秘。 朵朵似懂非懂般地點點頭, “噢, 原來是這樣呀。 ”

掀開媽媽的裙子、喜歡看裸露的畫像、常常問出一些讓大人都覺得害羞的問題…… “蠟筆小新”的這些曾經讓許多人爆笑。 佳佳媽媽也曾爆笑著看著這個小搗蛋一次次讓媽媽難堪。

而在現實生活中, 佳佳媽媽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5歲的佳佳常掀開媽媽的裙子, 大笑著鑽進去。

“他好像在躲貓貓一樣, 但我卻很難堪。 沒想到,

動漫裡讓人發笑的情節卻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

一次在海邊遊玩時, 一名女外國遊客在沙灘上享受著陽光浴, 媽媽一下子沖上去蒙住了佳佳的眼睛, 不想讓孩子看到。 “但是還是讓他看到了, 我覺著當時很囧。 ”

“媽媽, 她們為什麼不穿衣服?”看到了外國遊客的上身裸露地趴在沙灘上, 佳佳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這樣的事情伴隨著很多次, 他也常問, ‘為什麼女生要坐著尿尿’、‘老師為什麼不讓我碰女同學的小屁屁’……”

許多問題, 讓佳佳媽不知所措, 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是否要告訴他這樣的性知識?該怎樣告訴他?”佳佳媽一直沒能找到好辦法。

分歧

媽媽買來繪本 爸爸藏在櫃中

6歲的然然在上幼稚園大班, 在逛書店時, 然然媽發現了一套性教育繪本,

《我寶貴的身體》、《我的弟弟出生了》……

翻了幾頁之後, 然然媽發現, 書中主要講到男孩和女孩的區別, 身體構造, 孩子是怎樣出生的這樣一些內容。

但是, 書畫中的內容卻讓她有些犯難, “畫的內容挺大膽的, 男女身體結構都是很直接地呈現在書上。 ”

但是, 在封皮上寫著的“瞭解生命高貴、分享傳統性價值觀、防止身體侵害和誘拐”讓然然媽鼓起了勇氣買下了一套, “經常面對類似的問題, 我們家長不知該怎樣解釋。 ”

而當繪本拿到家裡之後, 然然爸卻有不同的看法, 書中講解男女私密部位和孩子是怎麼出生的相關配圖讓他這個大人看了都有點兒害羞。

書上寫明“適合3至6歲兒童”,“這樣的性教育回本適合給6歲的孩子看嗎?我覺著尺度太大了。”

然然爸最終將繪本塞到了書架上,但是一天然然將繪本拿下來,一個人坐在地上看了起來。然然媽發現後並未制止,“孩子在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反應。”

當她想去給人然然講講時,然然爸從孩子手中把繪本拿走,“爸爸給你講個別的故事,這書等你大點兒了再看。”

在然然媽看來,家長可以通過對照畫面給孩子讀出來,讓孩子有個粗淺的認識。“越躲躲閃閃不讓他知道,他就越好奇。”

然然媽坦言,以前面對然然問“我是怎樣生出來”的時候,她都是打個岔混過去。“我想讓他通過書裡的介紹,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但是,這樣的想法然然爸並不認可。他把繪本放到了書架最頂端,然然觸碰不到的地方。“這樣內容我是張不開嘴給孩子講,等再大幾歲的時候吧。”

數說

半數家長認為“有必要”

“許多家長在對性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專注于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的劉彥華曾對兒童性教育進行了調研。

在“孩子在什麼時候接受性教育”問題上,52.48%的父母認為性教育應在小學開始,25.75%的家長認為性教育應該在初中。1.98%的家長認為在高中。

在劉彥華看來,由此可見,大部分家長覺得幼兒年齡還小,根本沒有性,更不懂得性,所以沒有必要進行性教育。

在“把有關性器官的知識是否告訴幼兒”的問題時,約39.62%認為“沒必要”;約有49.06%認為“有必要”;9.43%認為“無所謂”。

在“所教課程裡是否有有關幼兒性教育的內容”時,64.15%的幼稚園沒有性教育課程。20.75%的幼稚園只有一點點讓孩子分辨男性和女性的活動,但這種分辨僅限於外表。

在劉彥華看來,在幼稚園關於性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由於書籍的匱乏,導致幼兒教師無從下手去教,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面對孩子對性的求知欲望。

編寫《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也在爭議出現後公開回應,讀本的研發和出版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家看到的這些內容,已在實驗學校經過了九年的教學試驗。

研發過程經過了嚴謹的設計、試驗、回饋、修訂、監測等階段。此外,這套書是作為小學課程的教學材料來設計的,讀本中的一些內容確實需要經過培訓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解讀、引導,與這套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和父母讀本也正在編寫中。

專家

性教育的目的是懂得生命

“不知道如何表達”、“難以啟齒去說”……成為家長對性教育閉口不談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看來,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性教育仍然是一個陌生而敏感的話題。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表達的方式與技巧非常重要,讓孩子得到一個正確的認識。

“對孩子性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懂得生命、愛與尊重,學會珍惜自己。這樣的角度,也會讓家長與孩子都能正確面對和接受。”

胡萍坦言,幼兒時期,孩子可能會遇到很多關於性的問題,比如電視鏡頭裡的親密場面、小動物的交配動作等。把相關的知識傳遞給孩子,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消除他們的好奇心。

對於這些問題,作為家長應該適時解答,讓孩子瞭解性。越隱瞞和抑制,反而越容易出問題。

“一些國家的案例是在6歲左右便開始了正確的性教育引導,我們很多性教育的課程在初高中,甚至在大學期間,這顯然已經晚了許多。”

“家長和教師要正確地回答孩子的性問題,不能超出孩子的接受水準。”劉彥華說,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預防性侵害。

要正面告訴幼兒不要單獨外出,外出要告知父母,不隨便與陌生人打交道,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食品,不和陌生人去外出。

應該大力提倡出版有關於幼兒性教育的書籍、畫報和光碟。

“當我們大人坐在辦公室擔心,感歎孩子早熟得快時,也許孩子們正隱瞞著大仁在做著成年人的遊戲。

只是家長自己束縛著不敢去說,不敢碰,其實孩子對其瞭解並不少。”一名初二學生家長表示,對於女兒的性教育,與其讓她在無知中摸索,還不如正確的方式告知,“讓她能夠對這方面有所認識,更好地保護自己。”

北京晚報/ 趙喜斌

書上寫明“適合3至6歲兒童”,“這樣的性教育回本適合給6歲的孩子看嗎?我覺著尺度太大了。”

然然爸最終將繪本塞到了書架上,但是一天然然將繪本拿下來,一個人坐在地上看了起來。然然媽發現後並未制止,“孩子在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反應。”

當她想去給人然然講講時,然然爸從孩子手中把繪本拿走,“爸爸給你講個別的故事,這書等你大點兒了再看。”

在然然媽看來,家長可以通過對照畫面給孩子讀出來,讓孩子有個粗淺的認識。“越躲躲閃閃不讓他知道,他就越好奇。”

然然媽坦言,以前面對然然問“我是怎樣生出來”的時候,她都是打個岔混過去。“我想讓他通過書裡的介紹,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但是,這樣的想法然然爸並不認可。他把繪本放到了書架最頂端,然然觸碰不到的地方。“這樣內容我是張不開嘴給孩子講,等再大幾歲的時候吧。”

數說

半數家長認為“有必要”

“許多家長在對性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專注于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的劉彥華曾對兒童性教育進行了調研。

在“孩子在什麼時候接受性教育”問題上,52.48%的父母認為性教育應在小學開始,25.75%的家長認為性教育應該在初中。1.98%的家長認為在高中。

在劉彥華看來,由此可見,大部分家長覺得幼兒年齡還小,根本沒有性,更不懂得性,所以沒有必要進行性教育。

在“把有關性器官的知識是否告訴幼兒”的問題時,約39.62%認為“沒必要”;約有49.06%認為“有必要”;9.43%認為“無所謂”。

在“所教課程裡是否有有關幼兒性教育的內容”時,64.15%的幼稚園沒有性教育課程。20.75%的幼稚園只有一點點讓孩子分辨男性和女性的活動,但這種分辨僅限於外表。

在劉彥華看來,在幼稚園關於性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由於書籍的匱乏,導致幼兒教師無從下手去教,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面對孩子對性的求知欲望。

編寫《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也在爭議出現後公開回應,讀本的研發和出版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家看到的這些內容,已在實驗學校經過了九年的教學試驗。

研發過程經過了嚴謹的設計、試驗、回饋、修訂、監測等階段。此外,這套書是作為小學課程的教學材料來設計的,讀本中的一些內容確實需要經過培訓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解讀、引導,與這套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和父母讀本也正在編寫中。

專家

性教育的目的是懂得生命

“不知道如何表達”、“難以啟齒去說”……成為家長對性教育閉口不談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看來,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性教育仍然是一個陌生而敏感的話題。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表達的方式與技巧非常重要,讓孩子得到一個正確的認識。

“對孩子性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懂得生命、愛與尊重,學會珍惜自己。這樣的角度,也會讓家長與孩子都能正確面對和接受。”

胡萍坦言,幼兒時期,孩子可能會遇到很多關於性的問題,比如電視鏡頭裡的親密場面、小動物的交配動作等。把相關的知識傳遞給孩子,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消除他們的好奇心。

對於這些問題,作為家長應該適時解答,讓孩子瞭解性。越隱瞞和抑制,反而越容易出問題。

“一些國家的案例是在6歲左右便開始了正確的性教育引導,我們很多性教育的課程在初高中,甚至在大學期間,這顯然已經晚了許多。”

“家長和教師要正確地回答孩子的性問題,不能超出孩子的接受水準。”劉彥華說,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預防性侵害。

要正面告訴幼兒不要單獨外出,外出要告知父母,不隨便與陌生人打交道,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食品,不和陌生人去外出。

應該大力提倡出版有關於幼兒性教育的書籍、畫報和光碟。

“當我們大人坐在辦公室擔心,感歎孩子早熟得快時,也許孩子們正隱瞞著大仁在做著成年人的遊戲。

只是家長自己束縛著不敢去說,不敢碰,其實孩子對其瞭解並不少。”一名初二學生家長表示,對於女兒的性教育,與其讓她在無知中摸索,還不如正確的方式告知,“讓她能夠對這方面有所認識,更好地保護自己。”

北京晚報/ 趙喜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