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濮存昕:“文化走出去”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

歐洲時報特派記者孔帆 攝)

【歐洲時報特派記者孔帆北京報導】騎自行車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濮存昕, 在進入會場前, 被歐洲時報記者抓個了正著。

聽說記者來自法國, 他馬上說, 今年5月, 他將跟隨文化部外聯局的代表團去法國訪問。

“今年5月去法國的代表團, 就是和‘文化走出去’密切相關。 ” 濮存昕聽到記者問題和文化相關, 非常感興趣。 “我在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小組討論上就說了, 堅定文化自信,就要充分認識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 當代中國思想文化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就要深入瞭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 ”

“除了自信, 我們還得學習。 ” 濮存昕認為, 任何國家一個偉大的文化, 都是吸收和學習了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才形成的,

我們在強調自信的時候, 一定要學習。 學習別人的什麼文化?自信自己的什麼文化, 還需要思考。

“文化是自由的, 自主的, 不要強做, 要做的自然。 ” 濮存昕說, 一味地強調文化走出去, 當做口號來喊, 效果不一定好, 要潤物細無聲。

“文化是國與國之間聯繫的重要管道, 當然, 除了文化, 還有產品、信仰等形式, 但是, 文化是最自然的一種形式。 ”

“海外華人是弘揚我們文化的重要角色, 因為他們愛國, 出了國, 更加愛國、愛自己的文化。 ” 濮存昕介紹說, 5月去法國訪問, 主要的活動就是和當地華人華僑座談, 輕鬆地聊文化的傳播和弘揚, 不是生硬地推廣, 這樣的效果, 也許會更好。

往年騎自行車參會的濮存昕,

今年繼續“綠色出行”。 在和記者談到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的共用單車, 濮存昕表示還沒有嘗試過, 因為沒有手機銀行。 他說, 共用單車現在出現的亂停放、被惡意破壞以及自行車道被佔用等現象都是城市管理方面的事情, “需要慢慢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