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北京樓市“限房價”讓地王不再有

北京樓市“限房價”讓地王不再有

10月11日, 國慶日期間 冷清的售樓處, 讓人們感到了樓市的蕭條。 不過北京的暖場戲很快就來了,

節後第一拍, 包含三塊住宅用地的土地拍賣會隆重登場。 經濟技術開發區限價房地塊、海澱區四道口限價房地塊、通州區西集鎮西集村自住房地塊一起走上了拍賣台。

首先完成交易的是海澱區四道口限價房地塊, 天恒以16.5億元, 自持36%成功斬獲該地塊, 溢價率33.4%, 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85373元/平, 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89642元/平。 第二宗成交的地塊為通州區西集鎮西集村自住房地塊, 首開+遠洋+房地+新奧聯合體以12.5億元奪得該地塊, 溢價率38.9%, 銷售價格20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經濟技術開發區限價房地塊, 金地+保利+首開聯合體以62.9億元, 自持2%拿下該地塊, 溢價率35.56%, 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2695元/平方米, 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5330元/平方米。

據報導, 拍賣現場, 舉牌“廝殺”還是相當激烈的, 有的地塊舉牌20多次、30多次, 但是, 從結果看, 溢價率並不高, 只有30%強, 這與以前年份動輒翻番的溢價率和上百次的舉牌相比, 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其實, 從今年的土地拍賣開始, 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限房價”!以前很多人都認為, 北京的房價上漲是不可控的, 北京也就成了全國房價走勢的方向標。 自然, 土地拍賣場上的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地王更是屢創新高。

現在, 把房價限制住了, 有了天花板, 地價再漲, 就等於壓縮開發商的盈利空間。 在這種雙向擠壓之下, 地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當然, 有人會問, 市場經濟下, 憑什麼限制房價?還有人會說, 土地財政下, 政府怎麼可能會控制土地收益?回答清楚這些問題,

還是比較費勁的。 可以明白的是, 市場經濟不是自由經濟, 更不是無政府經濟。 而房屋的基本屬性是居住本質, 投資功能只是房屋的附帶的屬性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