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藍圖鋪展“四駿”齊發——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綜述

昨日, 浦城永芳香料科技有限公司裡, 一批產品正準備出口歐美市場, 這是由以色列花臣香精(昆山)有限公司控股的企業, 去年出口額達1120萬美元, 公司的中高檔醛類合成香料產品憑藉自有9大專利技術在全球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2013年以來, 閩北生物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逐步構建起特色生物產業體系。 2016年, 全市生物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家, 產值109.8億元, 同比增長11.98%, 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率高了4.78個百分點。

近期, 《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通過中國工程院組織的專家諮詢論證。 規劃的指導思想提出,

圍繞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立足南平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 加快生物技術的引進和開發, 合力推動高水準、高標準產業基地和專業園區建設, 培育"重磅品種"和優勢品牌, 構築若干競爭優勢突出又相互關聯的生物產業集群, 走特色生物產業精品發展之路, 推動產業向規模化、特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把南平打造成"海西生物產業高地"。 同時, 重點提出了與之匹配的生物製造、生物醫藥、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的四大產業支撐。

"海西生物矽谷"藍圖鋪展, 四大產業支撐如"四駿"齊發, 閩北的生物產業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蓄勢待發 領軍企業頻繁湧現

南平市森林覆蓋率達77.35%, 生物多樣性特點鮮明, 擁有豐富的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生物質資源,

具有我國同緯度生物資源、天然藥物最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

新編的《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 對產業佈局進行了梳理, 目前, 閩北生物產業"1+7"的佈局初步呈現--以武夷新區為核心區, 現代中藥、生物製藥、發酵製品、保健食品、香料香精、新型炭質吸附材料、生物能源等七個功能區, 覆蓋到閩北各個縣市, "海西生物產業高地"也呈現輪廓。

四大產業都湧現出一批領軍企業。 在生物製造領域, 南平市在新型炭質吸附材料、調味品、香料香精製造等有較好的產業基礎, 擁有元力活性炭、武夷味精、青松股份、正大生化、綠康生化、永芳香料等一批骨幹企業;在生物醫藥領域, 中藥材、保健食品、生物醫藥中間體等有明顯優勢,

現有加工企業中, 福建三愛藥業、新武夷製藥、承天藥業、仙芝科技、恒信藥業等5家企業實施GMP認證藥業生產, 幸福生物科技、神六保健食品、共維生物、潤興生物科技、長富乳品和仙芝科技等6家取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在生物能源領域, 生物質發電、生物柴油製造等專案實現突破, 聖新能源、凱聖生物質等發電項目建成, 投入運營發電;在生物農業領域, 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等產業發展優勢凸顯, 擁有聖農實業、科力種業、一春育種、順昌兆興魚種等一批骨幹企業。

用八年時間打造"海西生物產業高地", 在堅實的基礎上, 閩北生物產業已蓄勢待發。 《規劃》提出, 到2020年,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2016年翻一番,

力爭達到220億元以上, 年均增長18.9%以上;到2025年,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 2021-2025年, 年均增長17.8%, 其中生物醫藥和生物製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均達到200億元以上。

青山藏寶 綠金閃耀特色光芒

"世界活性炭看中國, 中國活性炭看福建, 福建活性炭看南平。 "福建芝星炭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安國自豪地說, "南平的活性炭產業占全國活性炭總量的45%, 是全國木質活性炭產業的生產與銷售基地。 "作為中國木質活性炭領域的6家骨幹企業之一, 近年來, 建甌芝星炭業走出了一條迴圈經濟的新路徑。

光澤的承天集團立足閩北獨特中藥生物資源走出了一條中藥扶貧之路, 並加入國家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 集團子公司承天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瑞華介紹,

承天集團是一家集藥材種源、種植、加工炮製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特色中藥企業, 引領農戶240余人參與地道中藥材的種植, 每年可為農戶增收近500萬元。

落戶延平區的福建海川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元素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 目前, 該公司已經在韓國上市, 公司產品繁多, 其中, "茶娃"兒童系列產品30余種, 是全球首家茶妝嬰童護理品牌。 公司副總陳文介紹:"從茶葉、茶油中提煉茶多酚、不飽和酸、茶皂素等, 在嬰幼兒產品裡添加了這些天然的茶元素, 使產品具有獨特性、唯一性, 自然產品效益高、銷售好。 近年來, 海川藥業還借助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首爾大學的研發平臺, 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現已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應用專利。利用在韓國上市的機會,公司將借助國際研發平臺打造世界知名茶妝產品。"

活性炭、地道中藥材、茶妝……這些行業領先的產品無不透著閩北特色,也書寫青山化金山的閩北生物產業發展新故事、新奇跡。

平臺迭出 集聚效應漸入佳境

3月20日,省上一次性授予南平市"6·18"虛擬研究院茶產業(武夷山)、竹產業(建甌)分院籌建兩塊牌子,吸引境內外科技資源進入虛擬研究院,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分享的生物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一批批成果的背後,是一個個人才集聚的平臺、產業集聚的平臺,這些平臺的架設,帶來的人才、技術、資本的集聚效應正在不斷助推閩北生物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南平市積極打造生物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平臺。2013年以來,先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林科院、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復旦大學藥學院、廈門大學藥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協作關係,"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產業基地"的合作模式逐步成熟。另一方面,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平臺建設。截至2016年,全市已有省級生物產業方面科技創新平臺29家,其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重點實驗室4家、企業技術中心9家、院士專家工作站7家。武夷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生態與資源工程等相關專業,為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平臺。

生物產業發展,不僅要有人才,還要有承接的實體平臺。近年來,南平市積極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打造產業發展承載平臺。5月31日,福建省政府批復,同意南平市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此外,各縣(市、區)打造了一批生物專業園區,為南平市生物產業集中集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其中,南平工業園區迴圈經濟專業園擬重點引進活性炭、生物科技、竹纖維提取等產業、邵武金塘工業園區重點引進醫藥中間體和製劑項目,浦城縣浦潭生物專業園重點發展發酵製品、光澤縣工業園區金嶺生物專業園重點引進現代中藥專案。

在綠色發展導向和科技創新引領驅動下,閩北生物產業將成為拉動綠色經濟馬車的駿馬。"四駿"齊發,跨越發展,閩北的生物產業將奔向新的天地。

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現已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應用專利。利用在韓國上市的機會,公司將借助國際研發平臺打造世界知名茶妝產品。"

活性炭、地道中藥材、茶妝……這些行業領先的產品無不透著閩北特色,也書寫青山化金山的閩北生物產業發展新故事、新奇跡。

平臺迭出 集聚效應漸入佳境

3月20日,省上一次性授予南平市"6·18"虛擬研究院茶產業(武夷山)、竹產業(建甌)分院籌建兩塊牌子,吸引境內外科技資源進入虛擬研究院,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分享的生物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一批批成果的背後,是一個個人才集聚的平臺、產業集聚的平臺,這些平臺的架設,帶來的人才、技術、資本的集聚效應正在不斷助推閩北生物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南平市積極打造生物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平臺。2013年以來,先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林科院、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復旦大學藥學院、廈門大學藥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協作關係,"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產業基地"的合作模式逐步成熟。另一方面,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平臺建設。截至2016年,全市已有省級生物產業方面科技創新平臺29家,其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重點實驗室4家、企業技術中心9家、院士專家工作站7家。武夷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生態與資源工程等相關專業,為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平臺。

生物產業發展,不僅要有人才,還要有承接的實體平臺。近年來,南平市積極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打造產業發展承載平臺。5月31日,福建省政府批復,同意南平市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此外,各縣(市、區)打造了一批生物專業園區,為南平市生物產業集中集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其中,南平工業園區迴圈經濟專業園擬重點引進活性炭、生物科技、竹纖維提取等產業、邵武金塘工業園區重點引進醫藥中間體和製劑項目,浦城縣浦潭生物專業園重點發展發酵製品、光澤縣工業園區金嶺生物專業園重點引進現代中藥專案。

在綠色發展導向和科技創新引領驅動下,閩北生物產業將成為拉動綠色經濟馬車的駿馬。"四駿"齊發,跨越發展,閩北的生物產業將奔向新的天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