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林語堂著作《京華煙雲》中的北京城 究竟有多美?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的英文著作, 它的主要成就當然是文學作品, 而實際上的貢獻, 除了文學作品本身外, 還介紹中國社會、古老的北京城於西洋人。 這本書描寫中國的社會、風俗、文化、京城文化非常成功, 猶如請你進去, 登堂入室, 隨你東西散步, 領賞景致, 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 一起歡快, 憤怒。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

北京, 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多民族的文化在這裡相互滲透交融, 形成特有的民俗。 這裡市肆廟會、時令節年、婚喪嫁娶等習俗內容豐富, 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多元交融的北京城, 也成就了一個包容、厚愛的北京城。

《京華煙雲》中的北京城是一個非常美的北京城, 有自然之美, 有文化風俗之美, 不妨一起欣賞。 其12章《北京城人家福地 富貴家神仙生活》對北京城生活的描述非常到位。

書中說, 在北京, 人生活在文化之中, 卻同時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內,

城市生活極高度之舒適與園林生活之美, 融合為一體, 保存而未失, 猶如在有理想的城市, 頭腦思想得到刺激, 心靈情緒得到寧靜。 到底是什麼神靈之手構成這種方式的生活, 使人間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在此實現了呢?千真萬確, 北京的自然就美, 城內點綴著湖泊公園, 城外環繞著清澈的玉泉河, 遠處有紫色的西山聳立於雲端。 天空的顏色也功勞不小。 天空若不是那麼晶瑩深藍, 玉泉河的水就不會那麼清澈翠綠, 西山的山腰就不會有那麼濃豔的淡紫。 設計這個城市的是個巧奪天工的巨匠, 造出的這個城市, 普天之下, 地球之上, 沒有別的城市可與比擬。 既富有人文的精神, 又富有崇高華嚴的氣質與家居生活的舒適。
人間地上, 豈有他處可以與之分庭抗禮?北京城之為人類的創造, 並非一人之功, 是集數代生來就深知生活之美的人所共同創造的。 天氣、地理、歷史、民風、建築、藝術, 眾美俱備, 集合而使之成為今日之美。 在北京城的生活上, 人的因素最為重要。 北京的男女老幼說話的腔調上, 都顯而易見的平靜安閒, 就足以證明此種人文與生活的舒適愉快。 因為說話的腔調兒, 就是全民精神上的聲音。

這就是林語堂眼中的北京城, 我們一同來尋找一下。

1、城內湖泊公園

玉淵潭公園

北京市玉淵潭公園位於北京城西, 與釣魚臺國賓館、中華世紀壇相毗鄰。 面積136.69公頃, 其中水域面積61.47公頃, 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水闊林豐、風景秀麗。 八百年前, 這一帶有泉水自地湧出, 冬夏不竭, 為金中都城北郊有名的遊覽勝地。 清乾隆38年(西元1773年), 著名的香山引河治水工程將這裡水澤疏浚成湖。

紫竹院公園位於北京西北近郊, 海澱區白石橋附近, 北京首都體育館西側。 紫竹院公園始建於1953年, 因園內西北部有明清時期廟宇,

“福蔭紫竹院”而得名, 有蜀南竹海的竹園別致, 又有兔耳嶺的靈石草甸景觀。 全園占地47.35公頃, 其中水面約占三分之一。 南長河、雙紫渠穿園而過, 形成三湖兩島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它是一座幽篁百出, 翠竿累萬, 以竹造景, 以竹取勝的自然式山水園。

北京很多公園都有湖泊, 除了玉淵潭公園、紫竹院公園外, 陶然亭公園、後海公園都有湖泊, 可以盡情戲水遊玩。

2、城外清澈的玉泉河

提及玉泉河, 已經很少人知道, 大家知道的大多是玉泉山。

玉泉河, 又叫北長河、小清河。 曾經是皇上喝的水。 它位於海澱區玉泉山和頤和園之間。 玉泉河發源於玉泉山的“天下第一泉”, 從東麓山腳下流出後彙集西山諸水, 經頤和園西北隅的玉帶橋(閘)注入昆明湖, 玉帶橋是一座漂亮的石拱橋,拱高而薄,用青白石、漢白玉石雕砌,呈曲線型,宛如玉帶,在橋西側至今還有條石砌築的閘口。歷史上曾是北京市主要水源,玉泉河水流入昆明湖後,再由南長河入城內“三海”。玉泉山泉水斷流後成為了排水河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廢除青龍閘,建安省閘。1977年,玉泉河終點改在安省閘,原部分河道為京密引水渠佔用。經三院閘向京密引水渠排水或補水。河道長1.2公里,上口寬30-40米,流域面積約8.75平方公里。

頤和園

可惜的是,清澈的玉泉河已不再,留下了美麗的昆明湖。

3、西山聳入雲端

西山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古稱“太行山之首”,又稱小清涼山。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古人稱之為“神京右臂”。西山林海蒼茫、煙光嵐影、四時俱勝,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士為它四時的景色所傾倒,游玩賞樂其間;或為之留下題詠,為勝境增輝。詩人陳志歲《夏棲西山》“暫絕去來心,西山一片林。枯根滴泉響,嫩蝶抱花沉。日午蟬聲懶,庭蔭榻跡深。白雲如有意,穿竹伴清吟。”便是對西山物象人文的詩意表述。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玉帶橋是一座漂亮的石拱橋,拱高而薄,用青白石、漢白玉石雕砌,呈曲線型,宛如玉帶,在橋西側至今還有條石砌築的閘口。歷史上曾是北京市主要水源,玉泉河水流入昆明湖後,再由南長河入城內“三海”。玉泉山泉水斷流後成為了排水河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廢除青龍閘,建安省閘。1977年,玉泉河終點改在安省閘,原部分河道為京密引水渠佔用。經三院閘向京密引水渠排水或補水。河道長1.2公里,上口寬30-40米,流域面積約8.75平方公里。

頤和園

可惜的是,清澈的玉泉河已不再,留下了美麗的昆明湖。

3、西山聳入雲端

西山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古稱“太行山之首”,又稱小清涼山。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古人稱之為“神京右臂”。西山林海蒼茫、煙光嵐影、四時俱勝,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士為它四時的景色所傾倒,游玩賞樂其間;或為之留下題詠,為勝境增輝。詩人陳志歲《夏棲西山》“暫絕去來心,西山一片林。枯根滴泉響,嫩蝶抱花沉。日午蟬聲懶,庭蔭榻跡深。白雲如有意,穿竹伴清吟。”便是對西山物象人文的詩意表述。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