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罰單接到手發軟,持續高壓難道還沒完?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 可能不會數錢數到手軟, 但是卻可能接罰單接到手軟。

自三月底銀監會發佈多份監管檔、拉開銀行業強監管的序幕之後, 監管層發佈罰單的密度也大超從前。 截至10月11日, 銀監會系統官網今年披露的罰單合計超2200張, 其中第三季度披露的罰單數量超過了600張。 從罰單數量指標來看, 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處罰力度遠高於一季度, 與"強監管"的政策導向吻合。

此前不久, 銀監會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透露的資料顯示, 截至8月末, 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 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 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 罰款合計1851萬元。 這一處罰力度已經2倍於去年全年。

而根據各級銀監局官網資料, 9月, 各級銀監部門共披露了167張罰單, 包括銀監會35張、銀監分局132張, 合計罰款5012.69萬元, 其中江西、湖南監管系統披露的罰單最多,

分別達到177張和168張, 罰單範圍覆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各類銀行機構。

案由大多相似 違規行為套路深

儘管不同區域監管機構對於行政處罰案由披露的詳細程度不盡相同, 但忽略披露口徑的細微差別, 在目前監管層作出的行政處罰中, 案由主要涉及:

▲信貸業務違規;

▲票據違規;

▲違反審慎經營違規銷售以及違規流入股市;

▲資金被挪用;

▲違規收費存貸掛鉤;

▲違反國家宏觀調控;

▲違規保管;

▲信披違規等。

其中, 信貸業務違規所受處罰的數量最多, 該種行為也包括部分罰單中的以貸轉存等方式虛增存款、違規授信、貸款五級分類違規等案由。

票據違規行為則是近幾年監管處罰的重點, 該類違規的涉案金額通常較大, 罰單數量僅次於信貸違規。 在41張涉及金額超過50萬元的"大額罰單"中, 涉及票據業務和同業業務違規的有27張, 占比達65.9%, 據統計, 2017年前三季度, 近300家金融機構因票據業務違規被處罰, 合計罰沒近1.25億, 票據業務風險愈發嚴峻。

飛單痼疾仍存 多家銀行捲入

今年三季度銀監會系統披露的罰單中,

京滬兩地銀行分支機搆的飛單問題仍比較突出。

某國有大行北京次渠支行員工違反規定擅自向客戶推介銷售投資性產品, 該行為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支行被責令改正, 責任人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無獨有偶, 另一家國有大行北京昌平支行以及相關責任人因同樣的違規事由遭受了同等力度的處罰。 上海銀監局的罰單也顯示, 某股份制銀行支行員工, 私售非本行產品, 並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該行未能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發現並糾正其員工的私售行為, 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員工, 參與推薦未經總行批准的私募產品,

並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此外, 還有某城商行上海分行員工, 因私售非本行產品被處罰, 並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據瞭解, 近年來, "存款失蹤"、理財飛單等案件頻發, 涉及的銀行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銀行等各類銀行。 今年2月份, 因員工私自銷售理財產品,某股份制銀行連續收到天津銀監局15張罰單。

在實踐中,監管部門和司法部門對於案件的定性也大多屬於"一事一議",有的案件被定性為員工個人行為,也有銀行被追責。今年兩會期間,來自銀行系統的一位元人大代表指出,"對於此類案件的定性,建議最高法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明確責任界定"。

消費貸擅自轉向 闖紅線流入股市

近日,被各類銀行視為重點發力方向的消費貸涉及的違規也受到格外關注。在監管罰單中,部分消費貸資金被發現流入股市。

《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此外,央行也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嚴格禁止銀行資金通過各種方式違規流入股市,防範金融風險"。同時,由於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違規銀行業金融機構將被責令改正,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銀監會浙江監管局8月14日開具的罰單顯示,某大型銀行因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被罰款20萬元。另一家國有大行深圳分行近期也因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變相流入股市收到罰單。

除了消費貸以外,個別經營性貸款也繞路進入股市。今年6月份,浙江省某銀行的麗水分行由於"個人經營性貸款流入證券市場"被監管部門開具罰單。此外,某國有大行南昌市長春支行"信貸資金走向監控不力,導致部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資本市場",監管部門對其罰款30萬元,對相關責任人均給予了警告。

同業業務基本停滯,中小銀行後續何去何從?

對中小銀行機構金融同業部門來說, 2017年將會是銀行同業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部分省區的農商行目前已基本全面暫停了同業投資業務,僅有個別幾家農商行利用他行同業投資暫停、優良資產浮出水面的機會大力推進投資。城商行中發展較為激進的幾家行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同業業務基本處於半停滯狀態,對於其他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而言,除調整部分業務結構和非標轉標外,同業業務基本還可以正常開展。

對目前同業業務的影響主要集中在:

▲同業存單規模增加,同業資產整體略有下降。很多銀行已經在把同業存單視同同業負債管理(即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不超總負債1/3的限額之內)。

▲委外業務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從委外真實的收益情況來看,多數機構的最終收益都不理想,甚至有部分機構的委外出現虧損,與目前的負債成本出現了明顯的倒掛。

受今年監管政策的影響,多數銀行已經開始謀劃推動業務轉型與新的業務增長點,但就目前來看,尚無可以廣泛借鑒的模式。

今年作為金融市場加強監管和整頓的一年,銀監系統罰單頻出只是金融監管的縮影。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也在銀監會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將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注重監管制度建設和注重深化銀行業改革。因此,四季度對於市場違規行為的查處可能仍會持續高壓。

融資線認為,隨著監管檢查與整改的逐步完成,監管效果彰顯出來,相關規則落實到位,違規問題會越來越少,屆時就無須再為"監管風暴"而緊張了。

因員工私自銷售理財產品,某股份制銀行連續收到天津銀監局15張罰單。

在實踐中,監管部門和司法部門對於案件的定性也大多屬於"一事一議",有的案件被定性為員工個人行為,也有銀行被追責。今年兩會期間,來自銀行系統的一位元人大代表指出,"對於此類案件的定性,建議最高法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明確責任界定"。

消費貸擅自轉向 闖紅線流入股市

近日,被各類銀行視為重點發力方向的消費貸涉及的違規也受到格外關注。在監管罰單中,部分消費貸資金被發現流入股市。

《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此外,央行也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嚴格禁止銀行資金通過各種方式違規流入股市,防範金融風險"。同時,由於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違規銀行業金融機構將被責令改正,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銀監會浙江監管局8月14日開具的罰單顯示,某大型銀行因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被罰款20萬元。另一家國有大行深圳分行近期也因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變相流入股市收到罰單。

除了消費貸以外,個別經營性貸款也繞路進入股市。今年6月份,浙江省某銀行的麗水分行由於"個人經營性貸款流入證券市場"被監管部門開具罰單。此外,某國有大行南昌市長春支行"信貸資金走向監控不力,導致部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資本市場",監管部門對其罰款30萬元,對相關責任人均給予了警告。

同業業務基本停滯,中小銀行後續何去何從?

對中小銀行機構金融同業部門來說, 2017年將會是銀行同業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部分省區的農商行目前已基本全面暫停了同業投資業務,僅有個別幾家農商行利用他行同業投資暫停、優良資產浮出水面的機會大力推進投資。城商行中發展較為激進的幾家行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同業業務基本處於半停滯狀態,對於其他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而言,除調整部分業務結構和非標轉標外,同業業務基本還可以正常開展。

對目前同業業務的影響主要集中在:

▲同業存單規模增加,同業資產整體略有下降。很多銀行已經在把同業存單視同同業負債管理(即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不超總負債1/3的限額之內)。

▲委外業務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從委外真實的收益情況來看,多數機構的最終收益都不理想,甚至有部分機構的委外出現虧損,與目前的負債成本出現了明顯的倒掛。

受今年監管政策的影響,多數銀行已經開始謀劃推動業務轉型與新的業務增長點,但就目前來看,尚無可以廣泛借鑒的模式。

今年作為金融市場加強監管和整頓的一年,銀監系統罰單頻出只是金融監管的縮影。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也在銀監會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將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注重監管制度建設和注重深化銀行業改革。因此,四季度對於市場違規行為的查處可能仍會持續高壓。

融資線認為,隨著監管檢查與整改的逐步完成,監管效果彰顯出來,相關規則落實到位,違規問題會越來越少,屆時就無須再為"監管風暴"而緊張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