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央銀行誕生記3——保衛貨幣

節前, 筆者推出了《中央銀行誕生記》系列文章, 兩期內容分別從阿姆斯特丹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入手, 介紹了央行的兩大職能——貨幣發行和最後貸款人。 看過這兩期的朋友應該瞭解, 央行的誕生源自于市場對信用貨幣的需要, 它是信用貨幣的擔保。

無論是發行貨幣還是作為最後的貸款人, 央行的職責是讓貨幣在市場中充分發揮價值。 然而在發生“滯脹”的情況下, 它則要保衛貨幣。

什麼是滯脹?“滯”是經濟停滯, “脹”指通貨膨脹, 經濟學認為造成滯脹的原因有三:(一)需求大於供給;(二)生產成本過高;(三)貨幣超發。

它會造成物價飛漲, 嚴重影響民眾生活。

二戰之後, 美聯儲汲取了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經驗教育, 實施了長達30年之久的貨幣寬鬆政策, 然而到了1970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進入尾聲, 支持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逐漸消失, 另一方面, 德國和日本的經濟的崛起搶佔了美國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 貿易逆差出現後, 人們發現手上的美元開始不值錢了, 紛紛開始拋售,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逐漸演化成為美元危機, 美國出現滯漲。

當時美國GDP增速下滑, 通貨膨脹加劇, “水門事件”發生, 但美聯儲主席伯恩斯因為懼怕大蕭條的到來不敢縮緊貨幣, 到了1976年, 美國的通脹率已經超過12%, 美元已一文不值。 與此同時民主黨人吉米·卡特贏得當年大選, 承諾控制物價保障民眾正常生活。 雖然他想到了美聯儲, 希望通過緊縮貨幣控制通脹, 但美聯儲主席的任期和美國總統任期是錯開的, 目的是保證美聯儲的獨立性, 所以當時卡特當選, 美聯儲主席並不買單, 這使得之後的3年裡美國的通脹率仍然沒有下降。

直到1979年, 美聯儲換屆, 卡特任命沃爾克上臺, 對市場上的貨幣進行回收, 降低M2增速, 才使得通脹開始好轉。

然而不幸的是, 與30年代的大蕭條相同, 沃爾克的緊縮政策使得美國經濟持續衰退。 社會輿論再次指向美聯儲, 認為美聯儲的高息政策導致了需求端的衰減,

有人甚至要求沃爾克放棄控制通脹的目標, 但沃爾克沒有理會。 1981年, 雷根入主白宮, 面對“滯脹”, 他認為美聯儲沒有做錯, 並提出在“滯脹”面前, 美聯儲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衛貨幣。 雷根政府認為, 國家對經濟過度干預限制了經濟活力, 這是導致經濟停滯的原因。 在不放棄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 雷根通過減稅、鼓勵民間投資等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並在1983年實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高峰, 而這段時間, 美國的通脹率始終保持在4%左右。

我們不得不說, 70年代末, 美聯儲在面對滯脹毫不妥協, 沒有因為輿論壓力、政府壓力而放棄保衛貨幣, 敢於做正確的事, 從而保證了之後美國經濟的迅速回暖。 要知道, 當時美國的赤字已經達到1279億美元, 如果繼續放寬貨幣政策, 美國將會破產。

到這裡, 筆者已將央行的三大基本職能通過歷史的脈絡講述完畢。 可以說, 中央銀行是經濟發展的客觀產物, 而它的職能, 則是服務於整個經濟發展、金融穩定。 筆者希望大家通過閱讀《中央銀行誕生記》系列文章, 多多少少瞭解一些金融體系形成的源頭。雖然閱讀量總是不大好,但有始有終仍是必要的,至此,《中央銀行誕生記》完結,謝謝大家的閱讀!

推薦閱讀:

中央銀行誕生記——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

中央銀行誕生記2——最後的貸款人

作者:墨白,大宗內參常駐編輯,本領匯金融俱樂部負責人

可以加微信號:mobai555888

給大家推薦我的小圈子

每天都能看到金融大咖的精彩解讀

目前已有500+位朋友加入

多多少少瞭解一些金融體系形成的源頭。雖然閱讀量總是不大好,但有始有終仍是必要的,至此,《中央銀行誕生記》完結,謝謝大家的閱讀!

推薦閱讀:

中央銀行誕生記——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

中央銀行誕生記2——最後的貸款人

作者:墨白,大宗內參常駐編輯,本領匯金融俱樂部負責人

可以加微信號:mobai555888

給大家推薦我的小圈子

每天都能看到金融大咖的精彩解讀

目前已有500+位朋友加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