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這家最大地產公司都降價了,其他開發商還能撐得住嗎?

其實, 最近安家融媒都不太想說房價降不降漲不漲了, 因為一切都變了, 大漲不太可能, 大降也不太可能, 而最終結果將是以滿足大家的居住需求為目的。

至於房價高也好低也罷意義都不太大了。

我無數次強調樓市調控已經從過去的市場調控向社會民生調控轉變, 在住房供給結構和供應量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但仍有一些企業依然如故, 自認為依然是天王老子都不怕, 調控不會堅持的。 只要撒個嬌, 就會有奶吃。 安家融媒說過, 從大的趨勢看, 房地產已經不是簡單拿房價漲跌來評論市場好壞了, 而是一個大週期的問題, 所以說, 即使你認為未來房價還會升, 也不意味著你的日子就一定會好過。 況且現在房價不會大漲並回歸穩定的趨勢非常明確。

現在, 開發商最要緊的不是考慮未來政策會不會放鬆, 即使放鬆了也不意味著你就能勝出,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如何讓資金周轉起來, 這才是命脈。 因為開發商在資金管道上已經變得非常非常捉襟見肘。 政策也在一步步使流動資金不能過多流入房地產。

今年, 樓市調控政策主打一個“限”字。 從資金端開始限制, 監管通過提高首付比例、控制房貸額度、嚴格審查購房資格等手段抑制炒房需求。 近期, 京、深、蘇三地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分行先後發文, 提示轄內銀行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大幅增長, 存在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風險, 並要求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管理, 防範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 這對開發商來說簡直是巨大考驗。

融資管道全面收緊, 正成為房企的“緊箍咒”。 我們都知道,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其實就是國家針對當前房子過於傾斜金融屬性而提出來的, 為了防範金融風 險, 擠出樓市泡泡, 將資金流動性引導到其他實體經濟上, 不能過多流入房地產。 國家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政策逐步趨緊, 去杠杆、提高融資條件等措施均體現了這一風向。

那麼也就意味著開發商等於被掐住了脖子, 被動地選擇退出市場或轉型, 再依靠傳統的房地產模式已經不可能再持續。 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 眾多的房地產大佬都已集體表現出悲觀情緒了。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表示, 對房地產市場非常非常悲觀, 融創去年10月後沒有再拿地。 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認為, 由於下半年的市場和政策仍有很多不確定性, 需要小心駕馭。 綠城也表示十分悲觀。

如今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 房子回歸居住屬性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過去投資投機占房地產市場很大一部分, 如果剝離掉這部分需求, 那對市場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所以,

開發商們不看好市場是很容易理解的。 聰明的開發早就看得出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有了明確改變, 雖然不說打壓房地產, 但是過度依賴房地產的經濟增長已經過時。

從李嘉誠到潘石屹相繼拋售物業, 並認為房地產行業傳統模式已經結束了, 再到王健林賤賣文旅和酒店, 都在釋放了房地產變天的信號。

經濟學家、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針對目前樓市三四線很火爆的現象,提醒開發商,“去(三四線城市)瘋狂拿地的開發商,套就該套你。”他認為三四線很難有去化,且有一些地方庫存去化永遠不會完成。

資金成本逐漸增加,對於2017年來說,各種融資管道壓力逐漸增加,對於很多房企來說,資金鏈的風險逐漸積累,快速去化將成為房企的主旋律。

國有租房公司的建立、租購同權概念的提出,共有產權住房的落實等,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房供給,同時也在住房結構上引領著大家居住觀念的改變,在住房上不再唯買房馬首是瞻。這對於剛需是好消息,但對一些開發商而言,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一政策對於穩定價格預期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般即使開發商想降價也要有帶頭大哥,那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它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呢?

漁村村長在文中說,萬科降價了!房價真的降了!而且是大降!他列了這樣一組資料,今年2月,萬科的銷售均價達到了歷史的高點1.63萬元/平,而剛過去的9月,萬科最新的銷售均價為1.46萬元/平。從2月到9月,均價降幅已近2000元/平,8月份還創下年內最低均價,跌幅接近20%。

不知各位朋友對如此的演算法是否買帳,但是安家融媒想說,萬科確實在謀劃著降價。在今年萬科公佈的2016年報中,萬科就表示已經對12個城市的13個專案計提了“降價準備”。也就是說,萬科早就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房價回落。

前不久,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說,中國房地產行業真正到了一個新階段,房地產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未來,萬科的佈局也將出現變化,會更強調特大城市和周邊的協同,投資的概念、方向會有調整。

雖然萬科提出降價,大房企都準備好了,小房企們還等什麼呢?如果不通過降價引導購房者入市,他們還能撐多久?錢從何處來?這都是生死考驗。為什麼要降價?因為漲得太多,吃進去的就要吐出來,否則你也消化不掉。

都在釋放了房地產變天的信號。

經濟學家、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針對目前樓市三四線很火爆的現象,提醒開發商,“去(三四線城市)瘋狂拿地的開發商,套就該套你。”他認為三四線很難有去化,且有一些地方庫存去化永遠不會完成。

資金成本逐漸增加,對於2017年來說,各種融資管道壓力逐漸增加,對於很多房企來說,資金鏈的風險逐漸積累,快速去化將成為房企的主旋律。

國有租房公司的建立、租購同權概念的提出,共有產權住房的落實等,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房供給,同時也在住房結構上引領著大家居住觀念的改變,在住房上不再唯買房馬首是瞻。這對於剛需是好消息,但對一些開發商而言,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一政策對於穩定價格預期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般即使開發商想降價也要有帶頭大哥,那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它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呢?

漁村村長在文中說,萬科降價了!房價真的降了!而且是大降!他列了這樣一組資料,今年2月,萬科的銷售均價達到了歷史的高點1.63萬元/平,而剛過去的9月,萬科最新的銷售均價為1.46萬元/平。從2月到9月,均價降幅已近2000元/平,8月份還創下年內最低均價,跌幅接近20%。

不知各位朋友對如此的演算法是否買帳,但是安家融媒想說,萬科確實在謀劃著降價。在今年萬科公佈的2016年報中,萬科就表示已經對12個城市的13個專案計提了“降價準備”。也就是說,萬科早就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房價回落。

前不久,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說,中國房地產行業真正到了一個新階段,房地產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未來,萬科的佈局也將出現變化,會更強調特大城市和周邊的協同,投資的概念、方向會有調整。

雖然萬科提出降價,大房企都準備好了,小房企們還等什麼呢?如果不通過降價引導購房者入市,他們還能撐多久?錢從何處來?這都是生死考驗。為什麼要降價?因為漲得太多,吃進去的就要吐出來,否則你也消化不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