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CalDigit Tuff 2TB 防水防塵外接硬碟開箱評測!

再也不怕把外接硬碟弄壞囉~

你有聽過 CalDigit 嗎?

如果你是比較資淺的果粉, 那麼蘋果電腦外接設備你可能只聽過 AKiTiO, 如果再往國外品牌拓展,

那麼可能還聽過 Belkin。 但如果你是更資深的果粉, 那麼你可能還會聽過 Mac Power、Macally、還有今天的主角 CalDigit。 是的, CalDigit 其實也是蘋果那一系列「高貴又高檔」外接設備中的老牌子, 只是十年來 CalDigit 一直都沒有認真耕耘亞洲市場, 因此在亞洲的知名度不高, 大多只有常看國外科技雜誌、媒體如 Stuff、MacRumor、9to5mac 等的朋友才會聽過看過這品牌。

今天要開箱的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是屬性相同的產品, 不過跟 LaCie Rugged 那著重防摔的外形結構設計相比, CalDigit Tuff 2TB 更注重的是防水防塵的能力, 這點從盒子上的印刷圖案就可以看出, 請看下圖。

CalDigit Tuff 2TB 特別加強防水防塵的設計, 因此相較於 LaCie Rugged「僅防撥水」, CalDigit Tuff 2TB 的防水防塵等級達到 IP57, 也就是可以阻絕大部分粉塵, 以及可以泡到水下一公尺三十分鐘而不會壞掉。

CalDigit Tuff 2TB 除了防塵防水之外, 同時也能通過 U.S. Military MIL-STD-810G 的軍規防摔測試, 因此也算是可以陪著你上山下海去海邊玩的超耐用外接硬碟。

不過為什麼我要一直強調 CalDigit Tuff 2TB 著重防水防塵, 而不是防摔呢?這點可以從外形上看出來, 請看下圖。

可以看到右邊 LaCie Rugged 的包覆是連硬碟正面都有高高凸起的設計, 整體來看就是用一個超大橘色輪胎把外接硬碟固定在裡頭的設計, 再加上 LaCie Rugged 的包覆很厚且跟硬碟之間有一點吸震空間, 因此 LaCie Rugged 不管哪一面落地都有很好的防護力。

但是 CalDigit Tuff 2TB 就不一樣了, 他的橡膠護套只有把四邊包起來, 並沒有像 LaCie Rugged 那樣有非常厚實的包覆, 可以想見當硬碟正面落地時, 受到的「外殼損傷」肯定是會比較嚴重的。 不過有這世界就是這樣,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LaCie Rugged 的防摔能力很強, 但是他卻只能防潑水;CalDigit Tuff 2TB 可以整顆泡到水裡不會壞掉, 但是卻沒那麼防摔。

所以要怎麼選, 這就要看各位的習慣了,

看你到底是常常會把硬碟從二樓衰到一樓, 還是比較常會把硬碟泡水。 不過還是提醒各位, CalDigit Tuff 2TB 的防摔看起來沒那麼厲害, 純粹是因為我拿他跟 LaCie Rugged 相比, 但如果你是拿去跟任何一顆一般的外接硬碟相比, 那麼 CalDigit Tuff 2TB 毫無疑問是非常防摔且耐操的。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開箱吧!CalDigit Tuff 2TB 的盒子非常用心,相較於其他品牌就只是個不能重複使用的紙盒,CalDigit Tuff 2TB 的盒子本身就是一個密封性不錯的塑膠盒,而且是有巨大固定扣的那種。根據 CalDigit 給我的說法,是這盒子就算你不拿來當硬碟外出盒使用,也很適合拿來裝些小東西或是線材之類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買硬碟送盒子的概念啦~

盒子裡的配件倒是很簡單,畢竟是一顆不用插電的小硬碟,所以也不太可能會有什麼複雜的附件在裡頭。值得一提的是 CalDigit 同時也很重視線材且自己也有製造連接線來販賣,因此盒子裡附贈的線材並不是什麼普通的小黑線,而是 CalDigit 自家的產品,不管是接頭品質、線身等都有很好的保障。包裝裡附贈一條 USB Type-C 雙頭線,以及一條 USB Type-C 轉 A 線材,由於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只有一個 USB Type-C 插頭,因此這兩條線請好好保管,否則還得自己買一條,實在很麻煩。

不過這也顯現出 CalDigit 要送你盒子的原因,就是怕你把線材搞丟嘛!

CalDigit Tuff 2TB 有藍、綠、橘、黑、灰等五種顏色,可能是 CalDigit 怕大家把這顆 Tuff 跟我的 LaCie Rugged 搞混吧?

CalDigit 特別拿了藍色的來給我,以免我拍照的時候看起來跟 LaCie Rugged 太相像,讓大家搞混。

不過這藍色套子是可以拆起來的,所以搞不好哪天 CalDigit 也會推出單買的套子讓大家選購也說不定。

這個套子本身就是 IP57 的關鍵,也是跟 LaCie Rugged最大的不同。先前 LaCie Rugged 開箱心得中我有提到,LaCie 提供的塞子非常不牢靠,隨時都有搞丟的可能,因此包裝裡甚至還附贈了備用的塞子讓你使用。

不過 CalDigit Tuff 2TB 的塞子可就不是那種中看不中用的裝飾了,這個塞子很長,能把整顆硬碟唯一的孔洞 USB Type-C 插孔塞起來,讓硬碟本身達到 IP57 的防水防塵等級。

這裡要先提醒各位,CalDigit Tuff 2TB 的 IP57 防水防塵是在塞著塞子的前提下才有的能力,你要是把塞子打開再去泡水,那就像以前 Sony 手機沒把塞子塞好就拿去泡水一樣,都是會讓 3C 產品陣亡啊!不過由於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除了這個 USB 孔之外,整體外殼設計的包覆性都還是很好的,因此就算你不塞塞子,再不小心打翻水、咖啡時,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對於這些液體入侵都還是有很強的防護力。

當發生那種意外時,你更該擔心的是你的電腦,因為你電腦可沒有像 CalDigit Tuff 2TB 這樣有橡膠防水套保護啊!

說完外殼之後,我們就來測試這顆硬碟的傳輸效能吧!畢竟防水防塵再怎麼強,要是傳輸效能太差也是白搭。我就用我的小金 MacBook 配上包裝裡附贈的 USB Type-C 來連線測試吧!這裡要提醒各位,像這種單顆 2.5 吋外接硬碟的產品,基本上到底是 USB 3.0 還是 USB 3.1 其實根本不重要,因為單顆 2.5 吋硬碟的最高傳送速率也不過 130MB/s 上下,隨便 USB 3.0 就能滿足這個速度,用太好的介面其實是沒有用的~

除非像先前 LaCie Rugged ThunderBolt 那樣,把整顆硬碟拆開來換成 SSD,那時候用更高階的傳輸介面才會有差,否則用機械硬碟都是沒什麼差別的。不過 CalDigit 有特別提醒,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因為有防水設計,所以建議最好不要自己打開,否則打開之後壞掉…那可就不在保固範圍內囉~

插上電腦之後嚇我一跳,並不是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帶有跟硬碟外型一樣的圖示,畢竟那是 LaCie 也有的功能,只能算是很用心,但稱不上新奇。真正嚇我一跳的,是這顆硬碟插上 MacBook 之後,

居然不需要格式化直接就可讓macOS使用

CalDigit Tuff 2TB 預設就是蘋果 macOS 在用的 HFS+ 硬碟檔案格式,並不像其他品牌產品那樣預設 exFAT 或是需要額外格式化。對於這種直接預設蘋果專屬格式,擺明就是「我就要賣你蘋果人用,Windows 幹我屁事」的態度,我真是給他 100 個贊,CalDigit 老闆想必是個死忠果粉來著,而且是會大喊感恩賈伯斯,讚歎賈伯斯的那種吧?

相較於 LaCie 還要在那邊弄個 App 假惺惺地問你想不想把硬碟格式化讓 Windows 用,這種赤裸裸的表明態度,我很欣賞。

欣賞歸欣賞,但效能還是要好才行。正所謂江湖在走,速度要有,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內建的 Seagate 2TB 硬碟也不是什麼弱雞,剛好 120MB/s 多一點的 BlackMagic 測速數字也算是讓人滿意了。當然啦,你可能看到 Seagate 就打退堂鼓,但我個人是不怕的,你沒看我現在團購的硬碟都是 Seagate 嗎?相較於幾年前 Seagate 曾經搞出來的雞瘟,現在一次 RAID 壞四顆的某紅硬碟更讓我害怕呀!

所以 OK 啦~要是很怕 CalDigit Tuff 2TB 裡的資料消失不見,那麼建議你再買一台 NAS 來備份吧!備份永遠不嫌多嘛~而且你怎麼會想要把一顆常常上山下海的硬碟當成唯一備份呢?這種做法是很不對的~

我一直強調,用測速軟體跑出來的數位僅供參考,我們還是要實際傳檔案才知道是否符合我們日常使用情境。我測試的檔案一樣是每次測硬碟都會用到的小夥伴,就是那個 3.76GB 的 1031 Photo.rar 單一大檔,以及有八百多個圖片檔案的相片資料夾,分別類比一次傳輸大檔案跟圖片備份的實際應用狀況。當然你可能會問,你那啥圖片怎麼那麼大?我這圖片都是我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平均一個檔案 20~40MB 左右,這是我電腦裡數量最大也最普遍的「小檔案」,我可沒有像某些人那樣很下流的用 byte 等級超迷你檔案來刁難儲存系統的習慣,我要的是符合日常使用的情境,這才是我希望大家知道的重要資訊。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小檔案傳輸下,硬碟從 20~80% 傳輸進度中的速度比大檔案傳輸的 156MB/s 少了 8MB/s 左右,其實也還是挺快了,近 12GB 的圖片不到兩分鐘就傳完,這樣還要挑剔的話請去找 SSD 吧!我個人認為以大多數人的使用情境來說,這樣的速度已經很棒了,如果你還想要更快,或是像先前說的那種一次要傳 500GB 檔案的應用,那麼建議你買 LaCie Rugged ThunderBolt 來自己拆換成大容量 SSD,那樣傳送速率才能達到你的要求。

CalDigit Tuff 2TB 的建議售價近新臺幣六千,跟 LaCie Rugged 差不多,當然效能什麼的也是差不多的。至於挑選的時候該怎麼選?那其實也很簡單,就如同我前面說的,如果你常常會把硬碟失手從一層樓高的地方往下摔(我有個朋友曾經從三樓往下摔過 iPhone),那麼絕對超耐摔的 LaCie Rugged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頂多就是不小心從桌面摔落,那麼同時還擁有把整顆硬碟泡進水裡也不壞掉能力的 CalDigit Tuff 2TB 就會是你的最佳夥伴了。

不過 CalDigit Tuff 2TB 只有 USB Type-C 的選項,如果你需要 ThunderBolt,那就請洽 LaCie 囉~

最後提醒各位,雖然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是防水防塵的設計,但如果你真的不小心泡水了,還是建議你趕快把他擦乾囉~另外,CalDigit Tuff 2TB 的防水防塵是在塞子塞好的前提下,如果你就是不肯把塞子塞回去,那泡水的時候 CalDigit Tuff 2TB 當然也就直接死給你看。至於你一定會想問的「那我使用的時候豈不是不防水」問題,我只能再次提醒你:

如果你在使用的時候泡水,那麼你的電腦應該會比硬碟先壞掉,所以使用 3C 請遠離水池跟飲料,謝謝。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開箱吧!CalDigit Tuff 2TB 的盒子非常用心,相較於其他品牌就只是個不能重複使用的紙盒,CalDigit Tuff 2TB 的盒子本身就是一個密封性不錯的塑膠盒,而且是有巨大固定扣的那種。根據 CalDigit 給我的說法,是這盒子就算你不拿來當硬碟外出盒使用,也很適合拿來裝些小東西或是線材之類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買硬碟送盒子的概念啦~

盒子裡的配件倒是很簡單,畢竟是一顆不用插電的小硬碟,所以也不太可能會有什麼複雜的附件在裡頭。值得一提的是 CalDigit 同時也很重視線材且自己也有製造連接線來販賣,因此盒子裡附贈的線材並不是什麼普通的小黑線,而是 CalDigit 自家的產品,不管是接頭品質、線身等都有很好的保障。包裝裡附贈一條 USB Type-C 雙頭線,以及一條 USB Type-C 轉 A 線材,由於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只有一個 USB Type-C 插頭,因此這兩條線請好好保管,否則還得自己買一條,實在很麻煩。

不過這也顯現出 CalDigit 要送你盒子的原因,就是怕你把線材搞丟嘛!

CalDigit Tuff 2TB 有藍、綠、橘、黑、灰等五種顏色,可能是 CalDigit 怕大家把這顆 Tuff 跟我的 LaCie Rugged 搞混吧?

CalDigit 特別拿了藍色的來給我,以免我拍照的時候看起來跟 LaCie Rugged 太相像,讓大家搞混。

不過這藍色套子是可以拆起來的,所以搞不好哪天 CalDigit 也會推出單買的套子讓大家選購也說不定。

這個套子本身就是 IP57 的關鍵,也是跟 LaCie Rugged最大的不同。先前 LaCie Rugged 開箱心得中我有提到,LaCie 提供的塞子非常不牢靠,隨時都有搞丟的可能,因此包裝裡甚至還附贈了備用的塞子讓你使用。

不過 CalDigit Tuff 2TB 的塞子可就不是那種中看不中用的裝飾了,這個塞子很長,能把整顆硬碟唯一的孔洞 USB Type-C 插孔塞起來,讓硬碟本身達到 IP57 的防水防塵等級。

這裡要先提醒各位,CalDigit Tuff 2TB 的 IP57 防水防塵是在塞著塞子的前提下才有的能力,你要是把塞子打開再去泡水,那就像以前 Sony 手機沒把塞子塞好就拿去泡水一樣,都是會讓 3C 產品陣亡啊!不過由於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除了這個 USB 孔之外,整體外殼設計的包覆性都還是很好的,因此就算你不塞塞子,再不小心打翻水、咖啡時,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對於這些液體入侵都還是有很強的防護力。

當發生那種意外時,你更該擔心的是你的電腦,因為你電腦可沒有像 CalDigit Tuff 2TB 這樣有橡膠防水套保護啊!

說完外殼之後,我們就來測試這顆硬碟的傳輸效能吧!畢竟防水防塵再怎麼強,要是傳輸效能太差也是白搭。我就用我的小金 MacBook 配上包裝裡附贈的 USB Type-C 來連線測試吧!這裡要提醒各位,像這種單顆 2.5 吋外接硬碟的產品,基本上到底是 USB 3.0 還是 USB 3.1 其實根本不重要,因為單顆 2.5 吋硬碟的最高傳送速率也不過 130MB/s 上下,隨便 USB 3.0 就能滿足這個速度,用太好的介面其實是沒有用的~

除非像先前 LaCie Rugged ThunderBolt 那樣,把整顆硬碟拆開來換成 SSD,那時候用更高階的傳輸介面才會有差,否則用機械硬碟都是沒什麼差別的。不過 CalDigit 有特別提醒,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因為有防水設計,所以建議最好不要自己打開,否則打開之後壞掉…那可就不在保固範圍內囉~

插上電腦之後嚇我一跳,並不是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帶有跟硬碟外型一樣的圖示,畢竟那是 LaCie 也有的功能,只能算是很用心,但稱不上新奇。真正嚇我一跳的,是這顆硬碟插上 MacBook 之後,

居然不需要格式化直接就可讓macOS使用

CalDigit Tuff 2TB 預設就是蘋果 macOS 在用的 HFS+ 硬碟檔案格式,並不像其他品牌產品那樣預設 exFAT 或是需要額外格式化。對於這種直接預設蘋果專屬格式,擺明就是「我就要賣你蘋果人用,Windows 幹我屁事」的態度,我真是給他 100 個贊,CalDigit 老闆想必是個死忠果粉來著,而且是會大喊感恩賈伯斯,讚歎賈伯斯的那種吧?

相較於 LaCie 還要在那邊弄個 App 假惺惺地問你想不想把硬碟格式化讓 Windows 用,這種赤裸裸的表明態度,我很欣賞。

欣賞歸欣賞,但效能還是要好才行。正所謂江湖在走,速度要有,這顆 CalDigit Tuff 2TB 內建的 Seagate 2TB 硬碟也不是什麼弱雞,剛好 120MB/s 多一點的 BlackMagic 測速數字也算是讓人滿意了。當然啦,你可能看到 Seagate 就打退堂鼓,但我個人是不怕的,你沒看我現在團購的硬碟都是 Seagate 嗎?相較於幾年前 Seagate 曾經搞出來的雞瘟,現在一次 RAID 壞四顆的某紅硬碟更讓我害怕呀!

所以 OK 啦~要是很怕 CalDigit Tuff 2TB 裡的資料消失不見,那麼建議你再買一台 NAS 來備份吧!備份永遠不嫌多嘛~而且你怎麼會想要把一顆常常上山下海的硬碟當成唯一備份呢?這種做法是很不對的~

我一直強調,用測速軟體跑出來的數位僅供參考,我們還是要實際傳檔案才知道是否符合我們日常使用情境。我測試的檔案一樣是每次測硬碟都會用到的小夥伴,就是那個 3.76GB 的 1031 Photo.rar 單一大檔,以及有八百多個圖片檔案的相片資料夾,分別類比一次傳輸大檔案跟圖片備份的實際應用狀況。當然你可能會問,你那啥圖片怎麼那麼大?我這圖片都是我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平均一個檔案 20~40MB 左右,這是我電腦裡數量最大也最普遍的「小檔案」,我可沒有像某些人那樣很下流的用 byte 等級超迷你檔案來刁難儲存系統的習慣,我要的是符合日常使用的情境,這才是我希望大家知道的重要資訊。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小檔案傳輸下,硬碟從 20~80% 傳輸進度中的速度比大檔案傳輸的 156MB/s 少了 8MB/s 左右,其實也還是挺快了,近 12GB 的圖片不到兩分鐘就傳完,這樣還要挑剔的話請去找 SSD 吧!我個人認為以大多數人的使用情境來說,這樣的速度已經很棒了,如果你還想要更快,或是像先前說的那種一次要傳 500GB 檔案的應用,那麼建議你買 LaCie Rugged ThunderBolt 來自己拆換成大容量 SSD,那樣傳送速率才能達到你的要求。

CalDigit Tuff 2TB 的建議售價近新臺幣六千,跟 LaCie Rugged 差不多,當然效能什麼的也是差不多的。至於挑選的時候該怎麼選?那其實也很簡單,就如同我前面說的,如果你常常會把硬碟失手從一層樓高的地方往下摔(我有個朋友曾經從三樓往下摔過 iPhone),那麼絕對超耐摔的 LaCie Rugged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頂多就是不小心從桌面摔落,那麼同時還擁有把整顆硬碟泡進水裡也不壞掉能力的 CalDigit Tuff 2TB 就會是你的最佳夥伴了。

不過 CalDigit Tuff 2TB 只有 USB Type-C 的選項,如果你需要 ThunderBolt,那就請洽 LaCie 囉~

最後提醒各位,雖然 CalDigit Tuff 2TB 本身是防水防塵的設計,但如果你真的不小心泡水了,還是建議你趕快把他擦乾囉~另外,CalDigit Tuff 2TB 的防水防塵是在塞子塞好的前提下,如果你就是不肯把塞子塞回去,那泡水的時候 CalDigit Tuff 2TB 當然也就直接死給你看。至於你一定會想問的「那我使用的時候豈不是不防水」問題,我只能再次提醒你:

如果你在使用的時候泡水,那麼你的電腦應該會比硬碟先壞掉,所以使用 3C 請遠離水池跟飲料,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