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失聯私募已達298家,一年行業大清洗,幹掉了13000家私募!

動物世界了, 大魚吃小魚;私募基金行業, 馬太效應越來越強。

上萬家空殼私募被關閉, 因為違規、產品發行困難、團隊資質、業績滑坡而清盤等種種不規範問題, 尤其是二級市場上的私募證券機構數量正在不斷減少。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每月都會公佈失聯私募名單, 10月11日,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失聯私募機構最新情況及第十六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 失聯私募機構已達298家, 其中86家已被註銷登記。

2014年2月7日起, 中基協就正式開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私募基金備案和自律管理工作。

鑒於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眾多、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2016年2月5日, 中基協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 私募界開始了所謂的大清洗行動。

2017年7月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張小艾介紹, 一年多來, 協會按照規定先後註銷空殼機構13000餘家, 在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由2016年2月的25979家減少為2017年6月底的19708家;同時, 管理資金實繳規模由2016年2月的4.42萬億增加到2017年6月底的9.46萬億。

但這裡要看到, 私募證券機構管理人和資產規模均在下降, 上升的主要是私募股權管理人和資產規模。

馬太效應在其中非常明顯, 中國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8月底, 已登記的20652家私募機構管理基金規模突破10萬億元大關, 然而百億元規模級別的私募機構僅有169家, 這也就意味著, 不足總數零頭的私募機構管理著近1/5的資產規模。

以私募證券機構為例,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50億元以上規模的大型私募今年以來平均每家每月新發產品1只以上, 其中有20家機構今年以來新發證券類私募產品總數超過10只, 且以股票策略私募產品發行居多, 而10億元以下的小型私募平均4家每月新發產品1只。

舉例來看, 明星私募發產品2017年以來非常矚目。 泓信投資、合晟資產今年以來累計發行證券類私募基金數量均超50只,

截至8月末, 分別發行53只、51只。 此外, 高毅資產、重陽投資今年以來分別新發證券類私募產品39只、11只。

與上述私募獲得資金支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部分小型私募頻頻陷入發行空窗期, “現在小私募的生存成本越來越高, 沒有業績和名氣的很難募到足夠的資金, 有些甚至無法支持公司運轉”。 北京一家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 有不少空殼私募主動申請註銷私募管理人登記, 也是資金籌集困難的現實所迫。

還有不少私募是因為運營過程中的種種不規範。

譬如2017年7月公佈的睿信榮達私募基金公司, 該公司的投資經理王作循沒有取得從業資格, 投資經理居然沒有從業資格, 這不是將股民的基金不當回事嘛!

還有個典型的案例是盛世嘉和,

這公司其中一宗罪是募集資金進了個人腰包。 盛世嘉和累計挪用的嘉和匯金基金財產700多萬元, 部分資金轉入金奎、夏小紅、饒某青、華某、格某勒等銀行帳戶供個人使用, 部分資金直接用於支付盛世嘉和的房租。

還有協會發佈的第十四批失聯私募機構名單中, 有個廣州銀閏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銀閏投資董事長曾是期貨圈的知名人物、操盤手劉增鋮。 劉增鋮操盤的私募產品在不到一年半時間裡上漲了6、7倍左右, 2013年到2014年初一度風光無限。 然而好景不長, 劉增鋮因為看空PVC期貨, 高杠杆追漲殺跌, 不重視風險控制, 2014年10月遭遇了爆倉事件, 隨後多隻產品相繼清盤。 據報導, 劉的公司在2015年初發生了重大股權變更, 劉退出銀閏投資。 更荒誕的是,2015年6月他因為非法拘禁前妻被拘,據說他同時交往三個女人。

上述案例只是部分,隨著私募基金市場的持續規範,不靠譜的私募將不斷被洗牌出門。

更荒誕的是,2015年6月他因為非法拘禁前妻被拘,據說他同時交往三個女人。

上述案例只是部分,隨著私募基金市場的持續規範,不靠譜的私募將不斷被洗牌出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