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保險公司,不買保險?

貌似在大家印象裡, 保險就是賣保險的人又來給我推銷, 天天給我推銷。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保險公司, 不買保險?

1、保險推銷惹人厭煩

有人說“保險討厭”, 不僅僅是說保險這種金融工具討厭, 有時更是在說保險銷售方式、銷售人員、保險公司討厭, 或者本意就是在直指保險行業討厭。

這與保險銷售人員的專業性同銷售手段有關。

保險作為專業性很強的金融產品, 現階段的行銷卻主要依靠熟人關係銷售, 保險行銷人員很難提供其產品真正擁有的價值分析, 導致很多人買了不適當的產品。

有時貪圖高傭金, “成交為上”, 於是首先推銷傭金高、風險保額低的產品, 誇大保單責任、保單收益, 不提或少提除外責任等對客戶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資訊。 推銷消費者憑個人喜好而不是科學的選擇, 於是消費者錢掏了不少, 從保險中得到的保障卻沒多少,

等於是買貴了、買錯了!

更關鍵的是保險賣的是承諾, 實物是一張紙, 但一張紙上面的信息量太多, 合同上寫得很複雜, 一般人很難搞懂怎麼回事。

而且因為利益相關, 保險推銷人員不會把所有資訊都講解給你, 保證你瞭解了所有資訊。 買的人又不知道, 等真要理賠的時候才發現理賠不易, 或者根本就理賠不了。

2、收益率太低是保險的硬傷

保險承保的多為小概率事件, 這意味著, 對客戶來說, 成本(保險費)是必須花的, 但收益(保險金)很少能看到。 長期性人身保險產品更是如此, 是成本的長期付出和收益的更長期看不到。 而且, 對於長期性人身保險產品來說, 人們並不需要重複購買。 所以, 總體而言, 人身保險多屬於“一錘子買賣”,

而非“重複交易”, 再加上總看不到收益, 這使得通過重複交易來建立信任這一途徑失靈了, 但重複交易是市場經濟下建立信任最好的途徑。

但是, 保險本就不是一個拿來投資收益的項目。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表示, “必須全面落實" 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 "要求, 正確把握保險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

保險要成為人民生活的保障器。 為人民提供病有所醫的保險, 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讓保險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撐。

所以可以看到, 保險的價值受到質疑, 有主觀、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不僅僅是推銷方式惹出的反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