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朔、李敖、錢鐘書紛紛“拍磚”魯迅甚至有人揚言雜文比魯迅還好

說起魯迅, 讚譽之聲多是主流, 異議卻鮮有耳聞。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裡, 呈現的是一個不斷批判舊社會的魯迅, 是一個可以映襯如今新社會合理性的革命旗手,

一個意識形態的文化符號。

但魯迅自己很早就說過, 你要滅一個人, 一是罵殺, 一是捧殺。

事實上, 魯迅是被國人一步步捧上神壇的, 對於他本人以及文學成就, 歷來就有異議, 只是我們並不曾聽說。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批判過魯迅。

梁實秋:魯迅態度太偏激

“魯迅的態度不夠冷靜, 他感情用事的時候多, 所以他立腳不穩, 反對他的以及有計劃的給他捧場的, 都對他發生了不必要的影響。 他有文學家應有的一支筆, 但他沒有文學家所應有的胸襟與心理準備。 他寫了不少的東西, 態度只是一個偏激。 ”

柏楊:我寫的雜文比魯迅好

“我講過, 我寫雜文比魯迅好。 這在大陸講起來, 是一種很大的冒犯。 但是, 我並不是實質上比魯迅好。 我覺得, 下一代應該比上一代好, 你們應該比我好!我們是個很有尊嚴的民族, 不是黑社會, 不是武狹小說裡的祖師爺……誰都沒有祖師爺好, 這是很危險的。 ”

錢鐘書:魯迅寫不好長篇

“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 但是他只適宜寫 ‘短氣’的篇章, 不適宜寫‘長氣’的, 像是阿Q便顯得太長了, 應當加以修剪才好。 ”

李敖:魯迅的雜文其實不好

“魯迅像寫《阿Q正傳》和《中國小說史略》, 都是非常好的書。 可是, 魯迅寫的雜文其實不好。 第一個, 他的雜文是受日本語法影響, 也有一種文言文轉過來的, 不夠成熟。 所以他的文字很彆扭。 第二個, 他雜文裡面情緒表達太多, 真正的資料部分並不多。 ”

“到今天如果有人還說魯迅的文章寫得多好, 我必須說, 這種人沒有進步。 ”

余英時:魯迅不理性,很刻薄

“高度的非理性,不但是反中國的傳統,也反對西方的東西,他沒有正面的東西,正面的東西什麼都沒有。”

“他沒有一個積極的信仰,他要代表什麼,他要中國怎樣,他從來沒說過,盡是罵這個罵那個的。”

“在文體風格上,表現出一種流氓的風格,就是亂罵人,罵人罵得刻薄,越刻薄越好。光看到壞處,那是尖刻。純負面的東西不可能是深刻的。”

薛湧:魯迅作品深度不夠,自戀有餘

“魯迅繼承了儒家傳統社會知識份子對於老百姓的道德和智慧優越感,沒有憲政精神,而充滿了僭政精神。”

“作品中阿Q式的愚昧民眾形象的形成受到日本媒體對於中國人妖魔化、醜化的影響,魯迅說中國文化吃人,乃是真知。可惜,他自己並沒有能跳出這樣的文化。”

王朔:魯迅算不上世界文豪,格局不夠

“我要說,魯迅的小說寫得確實不錯,但不是都好,沒有一個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且,說魯迅的小說代表中國小說的最高水準,那也不是事實。”

“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我堅持認為,一個正經作家,光寫短篇總是可疑的,說起來不心虛還要有戳得住的長篇小說。”

“魯迅這個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自他去了上海,心無寧日,天天氣得半死,寫文章也常和小人過不去。憤怒出詩人,你憤怒的物件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現出多大格局。”

余英時:魯迅不理性,很刻薄

“高度的非理性,不但是反中國的傳統,也反對西方的東西,他沒有正面的東西,正面的東西什麼都沒有。”

“他沒有一個積極的信仰,他要代表什麼,他要中國怎樣,他從來沒說過,盡是罵這個罵那個的。”

“在文體風格上,表現出一種流氓的風格,就是亂罵人,罵人罵得刻薄,越刻薄越好。光看到壞處,那是尖刻。純負面的東西不可能是深刻的。”

薛湧:魯迅作品深度不夠,自戀有餘

“魯迅繼承了儒家傳統社會知識份子對於老百姓的道德和智慧優越感,沒有憲政精神,而充滿了僭政精神。”

“作品中阿Q式的愚昧民眾形象的形成受到日本媒體對於中國人妖魔化、醜化的影響,魯迅說中國文化吃人,乃是真知。可惜,他自己並沒有能跳出這樣的文化。”

王朔:魯迅算不上世界文豪,格局不夠

“我要說,魯迅的小說寫得確實不錯,但不是都好,沒有一個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且,說魯迅的小說代表中國小說的最高水準,那也不是事實。”

“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我堅持認為,一個正經作家,光寫短篇總是可疑的,說起來不心虛還要有戳得住的長篇小說。”

“魯迅這個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自他去了上海,心無寧日,天天氣得半死,寫文章也常和小人過不去。憤怒出詩人,你憤怒的物件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現出多大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