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竇唯,沒想到您也在飆網啊?

從未在網路平臺發過聲的竇唯現身知乎, 在一條 “竇唯目前在幹什麼?” 的問題下面作答。

這個回答了自己近況並為新歌預熱的答案在短短48小時內, 獲得了50K贊, 5700多條評論, 竇唯本人的知乎帳號關注人數也飛速增長突破了8萬。

竇唯, 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在記憶裡漸行漸遠的名字, 你可能聽過黑豹樂隊, 聽過《無地自容》, 聽過《天宮圖》, 聽過《殃金咒》, 但你永遠都不知道此時此刻, 竇唯在做什麼,

伴隨著這個名字出現的首碼一定是王菲的前夫, 偶爾上上熱搜的竇唯要麼在風裡雨裡騎著電瓶車

要麼在地鐵上打著瞌睡

要麼就是穿著夾趾拖排隊買月餅

對於自己被渲染為一個落魄明星, 不體面的中年男人, 離開前妻活得極不如意的失敗者, 竇唯只說了一句話:“清濁自甚, 神靈明鑒。 ”

大家口中的“竇仙兒”

作為中國本土搖滾的先驅, 大名鼎鼎的“魔岩三傑”之一,

文青和鐵粉把竇唯捧上神壇, 何勇在2004年採訪時說的一句話:“我原來說過, 我們是魔岩三病人, 張楚死了, 我瘋了, 竇唯成仙了。 ”

“魔岩三傑”張楚、何勇和竇唯

1988年竇唯加入黑豹樂隊, 這個時期也是他的鼎盛時期, 他一手包辦黑豹的創作, 《無地自容》、《別來糾纏我》等一系列高亢激烈的歌曲, 是中國搖滾樂繞不開的里程碑。

黑豹時期的竇唯(左一)

兩年後,同名專輯《黑豹》勢不可擋橫掃全國,引起空前反響,正版銷售創下中國搖滾樂最高紀錄。

1991年離開黑豹樂隊,組建做夢樂隊。

那是黑豹的巔峰期,但他說離開就離開了。

1994年5月他發行了自己第一張個人專輯《黑夢》,據說是大陸第一張概念專輯,歌、詞、唱腔、思想一氣呵成,有樂迷曾稱《黑夢》是中國流行音樂最頂尖的幾張唱片之一,擺到國際上一點都不跌份兒。

同年12月竇唯與張楚、何勇、唐朝樂隊赴香港“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那場演唱會,大陸的音樂第一次令香港燃燒,迄今為止恐怕也是最後一次。那一晚的紅磡,座無虛席,在所有沸騰的人群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現場瘋狂的觀眾

竇唯穿著一身黑西裝,剃著乾淨的小寸頭,眼神波瀾不驚,在舞臺上吹笛子的模樣全然不像個唱搖滾的少年。

2004年,何勇在北京九霄俱樂部舉行了“紀念中國搖滾樂勢力香港紅磡演唱會十周年”的活動。竇唯沒有出現。十年過去了,他對昔日盛景毫無留戀,也不在意。

轉折發生在2006年,竇唯發佈了《雨籲》。次年,竇唯憑藉這張專輯獲得第七屆音樂風雲榜“最佳搖滾歌手獎”。十一年過去了,《雨籲》也成了竇唯最後一張出現在主流音樂圈視線中的作品。

然後?然後竇唯成仙了。

從這個階段開始,竇唯進行了許多音樂的先鋒性實驗,並且以多重的身份,完成多張專輯的錄製,每年都有一張甚至幾張新專輯推出,在小圈子獨立發行。

從《殃金咒》到《天宮圖》,他唱天宮,唱地獄;從《早春的雨傘》到《山水清音圖》,他唱山水,唱四季。有人擺擺手說,聽不懂聽不懂,竇唯開始曲高和寡了,有的人則認為這才是竇唯的音樂,這裡面有他的野心。

如果說前期的竇唯還是音樂人,那現在的竇唯則更像一位行為藝術家。大量的留白,窸窸窣窣的細節,人聲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工具穿插在音樂之中,沒有歌詞,只有念白和夢囈。

竇唯曾談到:“來的人不是要聽我表達什麼思想,這些東西時下來講近乎扯淡。都後殖民了你還表達什麼?我覺得歌詞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完全是模式化的東西,那就免了吧。他們說讓我唱些膾炙人口的,我覺得我不是那種狀態了,你讓我再去表演的話,我會覺得那是欺騙。”

評判竇唯很容易,但理解竇唯很難。

在知乎的回答中,竇唯附上了一張自己的近照,這次終於不再是路人模糊的偷拍,而是一張錄音室的幕後工作照,他的神情認真,眼神裡依然透著唯有音樂漠視其他的精神。

有的人他不在江湖,江湖裡到處都是他的傳說;他一出江湖,江湖便是他的。

這句話用來形容竇唯再合適不過。

是中國搖滾樂繞不開的里程碑。

黑豹時期的竇唯(左一)

兩年後,同名專輯《黑豹》勢不可擋橫掃全國,引起空前反響,正版銷售創下中國搖滾樂最高紀錄。

1991年離開黑豹樂隊,組建做夢樂隊。

那是黑豹的巔峰期,但他說離開就離開了。

1994年5月他發行了自己第一張個人專輯《黑夢》,據說是大陸第一張概念專輯,歌、詞、唱腔、思想一氣呵成,有樂迷曾稱《黑夢》是中國流行音樂最頂尖的幾張唱片之一,擺到國際上一點都不跌份兒。

同年12月竇唯與張楚、何勇、唐朝樂隊赴香港“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那場演唱會,大陸的音樂第一次令香港燃燒,迄今為止恐怕也是最後一次。那一晚的紅磡,座無虛席,在所有沸騰的人群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現場瘋狂的觀眾

竇唯穿著一身黑西裝,剃著乾淨的小寸頭,眼神波瀾不驚,在舞臺上吹笛子的模樣全然不像個唱搖滾的少年。

2004年,何勇在北京九霄俱樂部舉行了“紀念中國搖滾樂勢力香港紅磡演唱會十周年”的活動。竇唯沒有出現。十年過去了,他對昔日盛景毫無留戀,也不在意。

轉折發生在2006年,竇唯發佈了《雨籲》。次年,竇唯憑藉這張專輯獲得第七屆音樂風雲榜“最佳搖滾歌手獎”。十一年過去了,《雨籲》也成了竇唯最後一張出現在主流音樂圈視線中的作品。

然後?然後竇唯成仙了。

從這個階段開始,竇唯進行了許多音樂的先鋒性實驗,並且以多重的身份,完成多張專輯的錄製,每年都有一張甚至幾張新專輯推出,在小圈子獨立發行。

從《殃金咒》到《天宮圖》,他唱天宮,唱地獄;從《早春的雨傘》到《山水清音圖》,他唱山水,唱四季。有人擺擺手說,聽不懂聽不懂,竇唯開始曲高和寡了,有的人則認為這才是竇唯的音樂,這裡面有他的野心。

如果說前期的竇唯還是音樂人,那現在的竇唯則更像一位行為藝術家。大量的留白,窸窸窣窣的細節,人聲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工具穿插在音樂之中,沒有歌詞,只有念白和夢囈。

竇唯曾談到:“來的人不是要聽我表達什麼思想,這些東西時下來講近乎扯淡。都後殖民了你還表達什麼?我覺得歌詞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完全是模式化的東西,那就免了吧。他們說讓我唱些膾炙人口的,我覺得我不是那種狀態了,你讓我再去表演的話,我會覺得那是欺騙。”

評判竇唯很容易,但理解竇唯很難。

在知乎的回答中,竇唯附上了一張自己的近照,這次終於不再是路人模糊的偷拍,而是一張錄音室的幕後工作照,他的神情認真,眼神裡依然透著唯有音樂漠視其他的精神。

有的人他不在江湖,江湖裡到處都是他的傳說;他一出江湖,江湖便是他的。

這句話用來形容竇唯再合適不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