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張國榮在光影裡的三生三世

在《人間詞話》中, 王國維把藝術境界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種, 後又說古今之成大事者, 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對於電影表演這門藝術, 蜚聲國際影壇的張國榮, 入門的處女作卻是風月電影《紅樓春上春》。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的張國榮, 高度還原賈寶玉。 雖然這是部讓影迷難以啟齒限制級的電影, 但意外的是張國榮的傳奇人生也應了書中賈雨村對寶玉的判語。

秉天地清明靈秀之氣所生, 其聰俊靈秀之氣, 則在萬萬人之上, 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 又在萬萬人之下。 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 則為情癡情種, 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 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 斷不能為走卒健僕, 甘遭庸人驅制駕馭, 必為奇優名倡。

《紅樓春上春》

開啟電影之旅的張國榮, 在以後的60部電影裡, 從懵懂入行的新人, 蛻變成人戲合一的表演藝術家。 從《失業生》走出的翩翩少年, 成為《阿飛正傳》裡的風流浪子, 最終在《霸王別姬》中人戲不分, 極其精彩與艱難的走完了演員從“有無之境”到“無我之境”的三生三世。

第一世 獨闖江湖, 天涯路何處

相比于以後張國榮在藝術和生活上的爭議, 關於他童年生活的記敘幾乎一樣。 雖然家境富裕, 但父親忙於工作和母親以外的女人, 哥哥姐姐又都年長於他, 沒有家庭關愛的張國榮童年孤獨, 13歲就獨自赴英國留學, 咀嚼盡了異鄉的迷茫與孤寂, 回港後以選秀歌手的身份出道, 星途坎坷。

在一段段晦澀的過往和長期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的教育下, 張國榮培養出了“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諸己”的獨立個性, 一言一行忠於自我又驕傲執著。 20歲的張國榮在努力開創歌唱事業的同時積極參演電視劇, 並帶著歌手和電視劇中的人氣與形象, 進入電影世界。

導演們最初都會依據張國榮早期反叛和浪漫的形象, 刻意地在電影裡將張國榮塑造成為一個叛逆的青年, 是《喝彩》裡飛揚跋扈的Gigo,《失業生》中玩世不恭的林志榮,《為你鍾情》中風流不凡的福水。 經過歷練的張國榮又從反叛青年, 配合自身青春帥氣的形象, 在《檸檬可樂》《緣分》中化身為純情的少男,

並結合自己的演唱經歷出演青春勵志電影《鼓手》。

《鼓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表演理論體系, 秉承“角色即演員, 演員既角色”的理念。 早期的張國榮利用自身的生活經歷、身體條件及青春氣質, 通過一系列的青春片在電影市場嶄露頭角, 實現“有我”之境,並憑藉《烈火青春》中的表演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天賦異稟的他開始在電影表演中嶄露頭角,讓觀眾和片商開始真正記住這個俊朗的少年。

第二世 光影人憔悴 衣寬終不悔

青春帥氣的外表讓他在青春片裡十分貼近人物形象,但這在成為他表演優勢的同時,偶像的定位卻為他轉型帶來了諸多的困擾。而他克服瓶頸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為藝術“默默忍淚向上游”。

因此他不介意在電影裡扮演配角甚至是反面角色。對他而言,每一部電影就是一個生命,正是這種對表演的深切體懷,讓他將一個個人設並不討好的角色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電影《鼓手》裡張國榮又鼓又歌。電影開拍前他非常誠意地要求導演讓他學打鼓,他覺得作為電影的主線是不能假手於人的,也不好靠攝影技巧以假亂真。他通過苦練和打鼓的效果說服了導演不用替身。以後這樣邊學習技藝邊拍電影的方式,貫穿了張國榮整個演繹生涯。

正是憑靠在圈內口耳相傳的敬業態度,張國榮開始遇見吳宇森,遇見徐克,遇見王家衛與陳凱歌,在大導演的指導與自己一如既往的嚴苛要求下,褪去青澀,由“有我”走向“無我”。

和崇尚暴力美學的吳宇森合作,張國榮開始在彰顯出男兒本色。雖然第一部《英雄本色》中,張國榮的表演被周潤發和狄龍掩蓋,但血氣方剛的宋子傑,再也不是那個油頭粉面的少年郎。5年後的《縱橫四海》,同樣在吳宇森的鏡頭下,阿占被張國榮塑造的更為立體與飽滿,成熟又不失可愛,在發哥面前依舊奪目。

而徐克的《倩女幽魂》中,寧采臣的書生形象看似是對早期角色的反復,但這裡的張國榮的表演已經沒有早期青春片中的刻意。31歲的他在電影裡早期的偶像風采和叛逆氣質已然全部褪去,笨手笨腳、至真至情的寧采臣,成為後世反復翻拍卻無法超越的影史形象。

《倩女幽魂》

這一時期的張國榮已經學會將自己的某種特質與每個角色的處境相融合,並在內心探討角色在處境的限制中所有的情景。有的放矢的讓角色在“有我”的限制中,盡可能的得到昇華。

因此他在賦予角色生命的同時,自己也生出萬千華彩。所以他可以是《胭脂扣》中顧盼生姿的十二少,也可以是《白髮魔女傳》中桀驁不馴的卓一航,更成了頹廢又孤傲的阿飛。

《白髮魔女傳》

《阿飛正傳》拍攝時,張曼玉說收工後她看到哥哥在獨自彩排。因為《阿飛正傳》是早期就採取同步錄音的電影,他要練到那走向走廊盡頭的腳步聲最準確為止,在張國榮的意識裡,他可以為電影把細節做到極致。

《阿飛正傳》

阿飛傾注了張國榮退出歌壇後的所有情感,從“對鏡獨舞”的身體表演,到兩次談及“無腳鳥”時的聲音反差。張國榮調動身體的每一處來表達一代香港人的逃離與選擇。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正是阿飛,為他帶來了兩岸三地唯一的影帝榮譽——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第三世 踏尋千百度 蝶變闌珊處

90年代,張國榮成為歌演雙絕的全能藝人,光芒萬丈。但張國榮即使看盡繁華依舊戲癡如初。在最好的藝術時光,他遇到了創作力鼎盛的陳凱歌,遇到了《霸王別姬》,為此他斂起巨星的光芒,北上當起上達四個月的學徒生涯。

《霸王別姬》

接受西方教育的他熟稔了京劇的“唱念做打”,電影裡事必躬親。從動作到唱腔,活色生香、儀態萬千。全情投入的張國榮最終物我兩忘,抬頭低眼皆是程蝶衣的執念與自我。也正是這些夢幻與現實、死亡和生存的碰撞,成就了華語影史唯一的金棕櫚與史詩級喟歎。

《霸王別姬》

對藝術有近乎苛求的張國榮,與人戲不分的程蝶衣在《霸王別姬》中水乳交融,表演已臻“無我之境”。但張國榮帶給觀眾的驚喜仍在繼續,他貼上了小鬍子,成為《東邪西毒》中隱匿於沙漠深處的孤傲俠客,滿目皆是寂寞蕭索與求而不得的痛苦。

《東邪西毒》

他成了《春光乍泄》中獨自面對燈罩上的瀑布失聲慟哭的何榮寶。他和梁朝偉攜手將華語同性電影推向高峰,並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為王家衛帶來了第一個華語最佳導演獎,梁朝偉也榮膺影帝,付出極大心力的張國榮卻兩手空空。

電影裡的何榮寶肆意妄為,台下的張國榮卻備受爭議。公開同性戀情的他,被質疑為本色出演同性題材的電影與雌雄同體的人物。可從《金枝玉葉》中才華橫溢的音樂製作人顧家明,到《家有喜事》中面噁心善的常騷,加之程蝶衣和與何榮寶,每個人的悲哀與快樂,都被張國榮精准詮釋。這樣的本色言論,也太牽強了!

《春光乍泄》

雖然沒有拿獎,張國榮還是以自身的表演,對影像文本中的異性戀規則發出了擲地有聲的挑戰。之後的他即使生活飽受非議,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電影事業。他象徵性的收取一元片酬支持張之亮的“新星導演計畫”,蓬頭垢面的在《流星雨》中出演真切關愛孩子的父親。從小缺少父愛的張國榮,一生只出演過這一次父親形象,把自己理解的父子溫情脈脈詮釋。

《槍王》

他的角色愈發多樣,作為首位在大陸出演革命者的港臺演員,一改樣板戲裡的高大全形象,以紀實式的表演方式出演《紅色戀人》中浪漫多情的靳;《槍王》中他成了性格扭曲、冷酷無情的變態殺手Rick,戲裡的他精神錯亂,戲外的張國榮也備受抑鬱症的折磨。

他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異度空間》中,那個精神錯亂、壓抑痛苦的心理醫生羅本良與現實生活中張國榮的情緒狀態有著驚人的相似,影片上映後的第二年,忍受不了精神痛苦的張國榮永遠的離開了人間四月天。

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情景要求,張國榮的表演經歷總是和現實生活產生共鳴。也許他就是純粹的為藝術而生。和賈寶玉一樣,是生在富裕之家的“情癡情種”。

不同的是,他註定忍受孤苦,又難得的在藝術的道路上踽踽獨行並癡心不改。歷經三生三世,完成從“有我”到“無我”的蝶變,我們懷念哥哥,是懷念他的藝術人生,懷念他在歲月裡的風情萬種,以及他面對詆毀時的優雅與無聲。

實現“有我”之境,並憑藉《烈火青春》中的表演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天賦異稟的他開始在電影表演中嶄露頭角,讓觀眾和片商開始真正記住這個俊朗的少年。

第二世 光影人憔悴 衣寬終不悔

青春帥氣的外表讓他在青春片裡十分貼近人物形象,但這在成為他表演優勢的同時,偶像的定位卻為他轉型帶來了諸多的困擾。而他克服瓶頸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為藝術“默默忍淚向上游”。

因此他不介意在電影裡扮演配角甚至是反面角色。對他而言,每一部電影就是一個生命,正是這種對表演的深切體懷,讓他將一個個人設並不討好的角色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電影《鼓手》裡張國榮又鼓又歌。電影開拍前他非常誠意地要求導演讓他學打鼓,他覺得作為電影的主線是不能假手於人的,也不好靠攝影技巧以假亂真。他通過苦練和打鼓的效果說服了導演不用替身。以後這樣邊學習技藝邊拍電影的方式,貫穿了張國榮整個演繹生涯。

正是憑靠在圈內口耳相傳的敬業態度,張國榮開始遇見吳宇森,遇見徐克,遇見王家衛與陳凱歌,在大導演的指導與自己一如既往的嚴苛要求下,褪去青澀,由“有我”走向“無我”。

和崇尚暴力美學的吳宇森合作,張國榮開始在彰顯出男兒本色。雖然第一部《英雄本色》中,張國榮的表演被周潤發和狄龍掩蓋,但血氣方剛的宋子傑,再也不是那個油頭粉面的少年郎。5年後的《縱橫四海》,同樣在吳宇森的鏡頭下,阿占被張國榮塑造的更為立體與飽滿,成熟又不失可愛,在發哥面前依舊奪目。

而徐克的《倩女幽魂》中,寧采臣的書生形象看似是對早期角色的反復,但這裡的張國榮的表演已經沒有早期青春片中的刻意。31歲的他在電影裡早期的偶像風采和叛逆氣質已然全部褪去,笨手笨腳、至真至情的寧采臣,成為後世反復翻拍卻無法超越的影史形象。

《倩女幽魂》

這一時期的張國榮已經學會將自己的某種特質與每個角色的處境相融合,並在內心探討角色在處境的限制中所有的情景。有的放矢的讓角色在“有我”的限制中,盡可能的得到昇華。

因此他在賦予角色生命的同時,自己也生出萬千華彩。所以他可以是《胭脂扣》中顧盼生姿的十二少,也可以是《白髮魔女傳》中桀驁不馴的卓一航,更成了頹廢又孤傲的阿飛。

《白髮魔女傳》

《阿飛正傳》拍攝時,張曼玉說收工後她看到哥哥在獨自彩排。因為《阿飛正傳》是早期就採取同步錄音的電影,他要練到那走向走廊盡頭的腳步聲最準確為止,在張國榮的意識裡,他可以為電影把細節做到極致。

《阿飛正傳》

阿飛傾注了張國榮退出歌壇後的所有情感,從“對鏡獨舞”的身體表演,到兩次談及“無腳鳥”時的聲音反差。張國榮調動身體的每一處來表達一代香港人的逃離與選擇。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正是阿飛,為他帶來了兩岸三地唯一的影帝榮譽——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第三世 踏尋千百度 蝶變闌珊處

90年代,張國榮成為歌演雙絕的全能藝人,光芒萬丈。但張國榮即使看盡繁華依舊戲癡如初。在最好的藝術時光,他遇到了創作力鼎盛的陳凱歌,遇到了《霸王別姬》,為此他斂起巨星的光芒,北上當起上達四個月的學徒生涯。

《霸王別姬》

接受西方教育的他熟稔了京劇的“唱念做打”,電影裡事必躬親。從動作到唱腔,活色生香、儀態萬千。全情投入的張國榮最終物我兩忘,抬頭低眼皆是程蝶衣的執念與自我。也正是這些夢幻與現實、死亡和生存的碰撞,成就了華語影史唯一的金棕櫚與史詩級喟歎。

《霸王別姬》

對藝術有近乎苛求的張國榮,與人戲不分的程蝶衣在《霸王別姬》中水乳交融,表演已臻“無我之境”。但張國榮帶給觀眾的驚喜仍在繼續,他貼上了小鬍子,成為《東邪西毒》中隱匿於沙漠深處的孤傲俠客,滿目皆是寂寞蕭索與求而不得的痛苦。

《東邪西毒》

他成了《春光乍泄》中獨自面對燈罩上的瀑布失聲慟哭的何榮寶。他和梁朝偉攜手將華語同性電影推向高峰,並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為王家衛帶來了第一個華語最佳導演獎,梁朝偉也榮膺影帝,付出極大心力的張國榮卻兩手空空。

電影裡的何榮寶肆意妄為,台下的張國榮卻備受爭議。公開同性戀情的他,被質疑為本色出演同性題材的電影與雌雄同體的人物。可從《金枝玉葉》中才華橫溢的音樂製作人顧家明,到《家有喜事》中面噁心善的常騷,加之程蝶衣和與何榮寶,每個人的悲哀與快樂,都被張國榮精准詮釋。這樣的本色言論,也太牽強了!

《春光乍泄》

雖然沒有拿獎,張國榮還是以自身的表演,對影像文本中的異性戀規則發出了擲地有聲的挑戰。之後的他即使生活飽受非議,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電影事業。他象徵性的收取一元片酬支持張之亮的“新星導演計畫”,蓬頭垢面的在《流星雨》中出演真切關愛孩子的父親。從小缺少父愛的張國榮,一生只出演過這一次父親形象,把自己理解的父子溫情脈脈詮釋。

《槍王》

他的角色愈發多樣,作為首位在大陸出演革命者的港臺演員,一改樣板戲裡的高大全形象,以紀實式的表演方式出演《紅色戀人》中浪漫多情的靳;《槍王》中他成了性格扭曲、冷酷無情的變態殺手Rick,戲裡的他精神錯亂,戲外的張國榮也備受抑鬱症的折磨。

他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異度空間》中,那個精神錯亂、壓抑痛苦的心理醫生羅本良與現實生活中張國榮的情緒狀態有著驚人的相似,影片上映後的第二年,忍受不了精神痛苦的張國榮永遠的離開了人間四月天。

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情景要求,張國榮的表演經歷總是和現實生活產生共鳴。也許他就是純粹的為藝術而生。和賈寶玉一樣,是生在富裕之家的“情癡情種”。

不同的是,他註定忍受孤苦,又難得的在藝術的道路上踽踽獨行並癡心不改。歷經三生三世,完成從“有我”到“無我”的蝶變,我們懷念哥哥,是懷念他的藝術人生,懷念他在歲月裡的風情萬種,以及他面對詆毀時的優雅與無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