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絳縣三泉鎮三泉村村委會主任楊邦全:矢志不渝,帶領村民奔小康

三泉村黨總支、村委會成員

快板﹃反腐倡廉﹄膾炙人口

佇立超級大棚之上籌畫未來

古絳州的九原山下, 鼓水河畔, 有一座古鎮, 春秋時這裡名叫雄鎮, 後因村東北有清泉、渾泉、蓮花泉三大湧泉更名為三泉鎮。 相沿簡稱三泉。 鎮政府所在地三泉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村落, 村裡至今保留著藥王閣、關聖廟、孚惠橋、三泉鼓樓等多處縣級文物保護建築。

國慶日前夕, 記者聞著果香, 欣賞著路旁滿眼的秋意, 跨過孚惠橋, 穿過閣門樓, 走進這座古老的村莊, 只見綠樹掩映下, 一排排民居整齊劃一, 一條條街道寬闊整潔, 一處處花卉開得正豔……一幅村民安居樂業、村莊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鄉村成為大公園

“這幾年, 我們三泉村的變化可大了!路寬了,

燈亮了, 水清了, 吃水也方便了, 還不用花錢, 這都多虧了我們的好主任楊邦全!”正在辦喜事的文家院子裡, 坐滿了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 參加宴席的多位元村民向記者細數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 言語中滿是激動。

村民口中的好主任就是楊邦全。 2014年12月, 三泉村委會換屆選舉, 楊邦全高票當選三泉村委會主任。 任職3年間, 他充分發揮領路人作用, 千方百計爭取資金、申請項目, 全心全意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 贏得了鎮村幹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三泉村是新絳縣最大的自然村之一, 全村1572戶村民6000余口人, 21個居民組, 1萬餘畝耕地, 群眾生活用水、澆地一直是個難題。 楊邦全是土生土長的三泉人, 深知村民的難處,

他剛一上任就說服家裡人拿出7萬元, 交給村委會, 專門用來解決村裡的吃水難問題。 僅用五天時間就讓三泉村1572戶村民喝上了清潔乾淨的自來水。 之後又多方籌資18萬元, 購置水泵, 修整管道, 對村裡的兩條自來水管道進行了鋪設, 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難問題。 過去, 三泉村的萬余畝土地全是上好的水地, 近年來由於灌溉管道跑冒滴漏, 處在水庫旁邊卻澆不上水。 他籌集540萬元, 建了36公里長的高標準防滲管道, 新上了揚水站, 使全村的土地全部成為上好的水澆地, 僅糧食生產一項, 村民年增收超500萬元。

公園, 在村民的心中, 那是城市才有的配套環境。 楊邦全認為, “美麗鄉村”建設不應該是一句空話, 他規劃著把三泉村改造成新絳縣的一個村級“大公園”,

讓村民在“公園”裡安居樂業。 他先後籌措資金25萬元, 填埋了村外路上所有的深坑, 水泥硬化村北斜裡路540米, 整修下水道和排水溝1500米, 用砂石硬化了12.5公里的田間路, 使“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在三泉村成為歷史。 用16天時間清走了堆在十幾個村口的數千方垃圾。 制定了一系列村民衛生公約, 成立了26名村民參加的環衛隊, 每天清晨定時到村民家門口收垃圾;組織4輛鏟車60人, 在40天內拆除了106戶影響村容村貌的違章建築;籌措資金在村主幹道安裝了30盞太陽能路燈;在環村路兩旁栽植了5000棵國槐, 將村主幹道兩旁的槐樹全部換成了冬青、百日紅等觀賞性植物。

村外的孚惠橋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橋上曾矗立著15頭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石獸,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三泉人的成長,是村民們心中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不幸的是,2014年,這些小石獸慘遭文物販子盜竊破壞。去年,楊邦全籌措資金2.3萬元,請縣內有名的石雕專家對石獸進行了修復。

村和家興百業旺

積極改善民生的同時,楊邦全也十分重視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生活漸漸富足的村民也有著強烈的文化生活需求,為此,楊邦全積極協調,籌措資金對900平方米的村部大院進行了硬化,修建了文化大院、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修繕了舞臺。

新絳縣籃球協會三泉眾意和籃球俱樂部的成立,也讓一幫喜歡籃球運動的村民有了發揮的舞臺。傍晚,和駐村醫院、各單位友誼對決成了他們的一大樂事。在他們的影響下,幼童們也躍躍欲試。於是,2016年暑假,村裡又成立了啟明星籃球培訓中心,農民子弟、留守兒童漸成籃球運動的後備力量。

10月3日,恰逢三泉村廟會,楊邦全又請來了山西著名的劇團和蒲劇名角,吸引了方圓幾十公里的數萬名群眾,村民們說這已經是楊邦全今年第三次為村民們唱大戲了。而他們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聽過這樣的好戲了。

村民的娛樂生活豐富了,打架鬥毆賭博的現象消失了。村莊如家庭,好家風、好村風,才能家和萬事興,村和百業旺。現在,三泉村裡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400餘人。為宣導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德孝文化,建立良好的家庭鄰里關係,村裡制定了《村規民約》,重陽節還將舉辦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明智老人”“五好家庭”“衛生文明戶”“優秀黨員”“遵紀守法戶”等評選活動,全村的村風有了一個根本轉變。

改革創新信心足

寒露時節,三泉村秋意滿目。大田裡,成片的玉米搖擺著漸黃的葉子,等待著主人的收割。在大片莊稼的中間,38個占地400畝的日光溫室超級大棚依次排開,棚內油桃、聖女果、蘿蔔、絲瓜等數十種可供採摘的水果蔬菜爭相成熟,等待著遊人前來採摘。

楊邦全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裡的蔬菜生產大棚簡單,品種單一,缺乏競爭力。他認為,只有建設現代化的設施農業,三泉村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今年3月,他先後投資360萬元,流轉土地近400畝,新建38個日光溫室超級大棚。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模式管理,集中連片,規模發展。“過去,三泉村就有種蔬菜水果的傳統,尤其是蘿蔔,三泉村的蘿蔔有‘三泉蘿蔔賽過梨’的美稱。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流轉土地600畝,擴建大棚,將村裡的採摘旅遊業發展壯大。很快建立蔬菜批發市場,讓菜農不再為賣菜難發愁。”

2016年楊邦全得知河南牧原生豬有限公司正在新絳找地方落地生根時,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他馬上向縣裡請纓,爭取該專案落戶三泉村。他在統一村兩委班子思想的基礎上,不分白天晚上地上門做農戶工作。牧原公司在三泉占地184畝,涉及到兩個居民組77戶村民,為了使村民放心,他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隨後在征地、遷墳、拆棚、拆房、架電、引水、修路、清障中,他半年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為企業順利落戶提供了無阻力、無障礙的服務。他還墊資20萬元,用於工程前期建設。現在牧原公司已部分投產,可安排三泉和附近村裡的勞力300多人,年增加村民收入1000萬元,同時帶動了村裡的運輸業和三產的發展,實現了多贏,群眾真正嘗到了農業招商的甜頭。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楊邦全連續兩年被新絳縣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面對榮譽,他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將繼續堅持圍繞打造‘美麗鄉村’這一目標,帶領村民著力做大做強鄉村採摘旅遊業,推進三泉水庫旅遊景區開發專案的落實,帶領村民實現‘住在花園裡,遊在景區裡,活得賽神仙’的小康夢。”他堅定地說。

橋上曾矗立著15頭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石獸,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三泉人的成長,是村民們心中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不幸的是,2014年,這些小石獸慘遭文物販子盜竊破壞。去年,楊邦全籌措資金2.3萬元,請縣內有名的石雕專家對石獸進行了修復。

村和家興百業旺

積極改善民生的同時,楊邦全也十分重視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生活漸漸富足的村民也有著強烈的文化生活需求,為此,楊邦全積極協調,籌措資金對900平方米的村部大院進行了硬化,修建了文化大院、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修繕了舞臺。

新絳縣籃球協會三泉眾意和籃球俱樂部的成立,也讓一幫喜歡籃球運動的村民有了發揮的舞臺。傍晚,和駐村醫院、各單位友誼對決成了他們的一大樂事。在他們的影響下,幼童們也躍躍欲試。於是,2016年暑假,村裡又成立了啟明星籃球培訓中心,農民子弟、留守兒童漸成籃球運動的後備力量。

10月3日,恰逢三泉村廟會,楊邦全又請來了山西著名的劇團和蒲劇名角,吸引了方圓幾十公里的數萬名群眾,村民們說這已經是楊邦全今年第三次為村民們唱大戲了。而他們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聽過這樣的好戲了。

村民的娛樂生活豐富了,打架鬥毆賭博的現象消失了。村莊如家庭,好家風、好村風,才能家和萬事興,村和百業旺。現在,三泉村裡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400餘人。為宣導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德孝文化,建立良好的家庭鄰里關係,村裡制定了《村規民約》,重陽節還將舉辦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明智老人”“五好家庭”“衛生文明戶”“優秀黨員”“遵紀守法戶”等評選活動,全村的村風有了一個根本轉變。

改革創新信心足

寒露時節,三泉村秋意滿目。大田裡,成片的玉米搖擺著漸黃的葉子,等待著主人的收割。在大片莊稼的中間,38個占地400畝的日光溫室超級大棚依次排開,棚內油桃、聖女果、蘿蔔、絲瓜等數十種可供採摘的水果蔬菜爭相成熟,等待著遊人前來採摘。

楊邦全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裡的蔬菜生產大棚簡單,品種單一,缺乏競爭力。他認為,只有建設現代化的設施農業,三泉村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今年3月,他先後投資360萬元,流轉土地近400畝,新建38個日光溫室超級大棚。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模式管理,集中連片,規模發展。“過去,三泉村就有種蔬菜水果的傳統,尤其是蘿蔔,三泉村的蘿蔔有‘三泉蘿蔔賽過梨’的美稱。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流轉土地600畝,擴建大棚,將村裡的採摘旅遊業發展壯大。很快建立蔬菜批發市場,讓菜農不再為賣菜難發愁。”

2016年楊邦全得知河南牧原生豬有限公司正在新絳找地方落地生根時,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他馬上向縣裡請纓,爭取該專案落戶三泉村。他在統一村兩委班子思想的基礎上,不分白天晚上地上門做農戶工作。牧原公司在三泉占地184畝,涉及到兩個居民組77戶村民,為了使村民放心,他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隨後在征地、遷墳、拆棚、拆房、架電、引水、修路、清障中,他半年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為企業順利落戶提供了無阻力、無障礙的服務。他還墊資20萬元,用於工程前期建設。現在牧原公司已部分投產,可安排三泉和附近村裡的勞力300多人,年增加村民收入1000萬元,同時帶動了村裡的運輸業和三產的發展,實現了多贏,群眾真正嘗到了農業招商的甜頭。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楊邦全連續兩年被新絳縣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面對榮譽,他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將繼續堅持圍繞打造‘美麗鄉村’這一目標,帶領村民著力做大做強鄉村採摘旅遊業,推進三泉水庫旅遊景區開發專案的落實,帶領村民實現‘住在花園裡,遊在景區裡,活得賽神仙’的小康夢。”他堅定地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