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馬未都:現今人倫之混亂,令人堪憂

作者簡介

馬未都, 漢族, 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 祖籍山東榮成,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收藏專家, 觀複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

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 著有小說《今夜月兒圓》2008年, 馬未都以745萬元的版稅收入, 榮登“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 引發廣泛關注。

人際關係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 生活在一個群體當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際關係, 而且這種關係非常複雜。 簡單表述, 每個人一生中的人際關係大致分為三類:第一是親人之間;第二是熟人之間;第三是生人之間。

親人要生, 生人要熟, 熟人要親。

現今的人倫之混亂, 令人堪憂

先說親人。 一般的常規理解都認為親人要親, 對吧?事實上恰恰不是這樣, 古人對此有個勸戒, 叫“是親三分客”, 意思就是說, 親人之間要保持客套。

先說“親人要生”。

親人之間往往是沒有界線的。 現在好多電影、電視劇中, 子女指著爹媽說話, 這指著就不禮貌。 我們小時候哪敢指著爹媽說話, 現在也不敢呢——指著爹媽說話是大不敬的行為, 是堅決不行的。 我在一部電視劇裡居然聽到這樣的臺詞, 有一個女孩跟她爹講:“算你有良心!”天哪, 這個女兒怎麼能這樣出言不遜呢?她爹到底做了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

居然讓她如此感慨!可見, 今天社會的人倫關係之混亂, 實在令人堪憂。

夫妻之間, 過去講求相敬如賓。 “舉案齊眉”這個成語, 出自《後漢書•梁鴻傳》, 說的是東漢人梁鴻和孟光的愛情故事。 妻子孟光長得又醜又肥, 皮膚還黑, 但是呢, 她對老公梁鴻非常尊重體貼, 給他送飯時把託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 這是古代一個很著名的故事, 表明了夫妻之間互相尊敬的關係。 這個關係在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延續的、延用的, 它不是客套, 它是一種關係。

我們在電視節目中看到, 發生在親人之間的這種衝撞, 都是很激烈, 很絕情的, 親人之間一旦翻臉, 連個路人都不如。 親人之間調解起來非常難, 從各類電視節目中我們看到, 調解親人之間的矛盾, 往往是失敗的;即便是成功了, 也是短暫的成功, 好景不長就會破裂。

為什麼呢?因為親人之間正常和好的時候, 無話不說, 毫無保留, 這就導致了他們的關係過於緊密, 很多東西過於緊密就會發生問題,

摩擦係數會變得非常大。 譬如高度濃縮的原子核, 因為擠壓特別緻密, 到了臨界點就會爆發, 而且破壞力極強。

我認識一個老太太, 她的六七個子女有發了財的, 有社會地位高的, 有社會地位低的, 有比較窮的;但是這當媽的不會厚此薄彼, 區別對待, 沒有表現出來對誰更好, 對誰更差, 所以大家庭非常和睦。 逢年過節, 全家人就聚在一起, 老太太兒孫繞膝, 盡享天倫之樂, 其他人也是其樂融融。 這樣的和睦, 首先歸功於老太太做得好。 她用什麼高招使得自己的兒女能互敬互讓呢?老太太跟我說, “是親三分客”。

為什麼閨蜜容易反目成仇?

下麵再講熟人。我們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熟人。往往親密的關係,在把握不住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呢?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線了,沒有隱私和秘密了。這種秘密和隱私,一旦被對方知道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下,或者某個環境中,它就轉換成一個殺手鐧,他會把你的事撩出來。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或者說在某一個階段關係非常親密,後來就翻了臉;有的是因為具體的事件,有的是莫名其妙,慢慢就生疏了,接著會背後說人家壞話。女性中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閨蜜,好的時候如膠似漆,翻臉了就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背後詆毀傳閒話是非常起勁的。為什麼說壞話呢?是因為我知道你的隱私很多,是言之有據的。熟人之間,如果表示了太親密的關係,就肯定會出問題。

以前貧窮的時候,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工廠,大家的關係都比較簡單。如果能出去聚會吃頓飯,都要念叨很多天,覺得那一頓飯吃得真香啊,那天聊得真盡興啊,那酒喝得真痛快啊。那種感覺今天很難再有了,我們今天即便有很多應付,都是在表面上,很難深入下去。所以,我們強調熟人之間要親,這個“親”是一定要有度的。

網聊最能體現生人之間如何交際

最後一種關係是什麼呢?是生人要熟。這個我做得很好。因為我經常在各種公共場合碰見生人,人家跟我打招呼,我就得回應人家。有的人會問我,說你跟他認得啊?我說不認得。他說不認得你怎麼那麼熱情啊?我說因為人家跟我那麼熱情,我總不能置之不理吧,這是起碼的禮貌啊。

生人要熟,表明你承認大家在同一個文化圈內。

一個人能夠記住的陌生人是非常有限的,你有機會能跟他聊聊天說說話,感受非常好。我經常在各種場合跟生人聊天,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設防,沒界線,能夠坦誠交流。你不知道他的家長里短,你也不知道他的左鄰右舍,你只知道在這個瞬間這個時間段,跟他有一個交往,而且你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掏心掏肺地說點兒話。

最能夠體現這種關係的,是今天的網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網聊呢?因為他可以徹底敞開心扉,他可以把他的隱私說出來,這就是生人要熟的一個典型例子。有些話,有些事,在熟人之間是不能說的,是必須諱莫如深的,是要藏在心底不得見光的。為什麼?如果他說出來,他單位的人就會全知道,每個人都是喇叭的時候,壞事傳千里,好事也難免變味兒。

所以說,生人的網聊,很能說明生人要熟這種社會人際關係的實質。

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人際關係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有時候是錯綜複雜的,就像蜘蛛網,甚至像是一團亂麻。如果你能從內心有意識地去認識,去區分,去把握,你就能把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好,不但能理出個頭緒來,還能做到有條不紊,該幹嘛就幹嘛。這中間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弄清楚親人、熟人和生人之間的關係轉化——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這種關係我們往往處理不好,處理不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好。生活中,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好朋友。有的人能夠終身做朋友,但大多數人是很難做到的。為什麼呢?你地位有變化,就可能出現利益問題,過去不牽扯利益的時候你兩個人會很好,一旦產生利益糾紛,你們可能就會掰了。人在利面前能夠讓一步,比什麼都強。這麼多年走過來,我才實實在在知道了這一點。

菜市場裡有著人生百態,菜市場裡的人的關係就特別有意思。

菜市場裡遇到親人是啥狀態,一言難盡。熟人和生人之間的關係,在這裡卻能比較直觀地呈現出來。譬如,很多人在那地方買了好多年菜,跟小商販都非常熟了,但不知道人家姓甚名誰。有時候就說“丫頭,給我拿倆茄子”“師傅,稱上半斤豆角”之類的,對方也熱情打著招呼,仿佛親朋好友一般待你,至於那丫頭叫啥名字,那師傅是哪裡人氏,你卻一概不知。不過,你們已經從生人變成熟人了,而且是恰到好處的那種熟。

轉載自:明倫書院

下麵再講熟人。我們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熟人。往往親密的關係,在把握不住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呢?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線了,沒有隱私和秘密了。這種秘密和隱私,一旦被對方知道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下,或者某個環境中,它就轉換成一個殺手鐧,他會把你的事撩出來。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或者說在某一個階段關係非常親密,後來就翻了臉;有的是因為具體的事件,有的是莫名其妙,慢慢就生疏了,接著會背後說人家壞話。女性中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閨蜜,好的時候如膠似漆,翻臉了就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背後詆毀傳閒話是非常起勁的。為什麼說壞話呢?是因為我知道你的隱私很多,是言之有據的。熟人之間,如果表示了太親密的關係,就肯定會出問題。

以前貧窮的時候,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工廠,大家的關係都比較簡單。如果能出去聚會吃頓飯,都要念叨很多天,覺得那一頓飯吃得真香啊,那天聊得真盡興啊,那酒喝得真痛快啊。那種感覺今天很難再有了,我們今天即便有很多應付,都是在表面上,很難深入下去。所以,我們強調熟人之間要親,這個“親”是一定要有度的。

網聊最能體現生人之間如何交際

最後一種關係是什麼呢?是生人要熟。這個我做得很好。因為我經常在各種公共場合碰見生人,人家跟我打招呼,我就得回應人家。有的人會問我,說你跟他認得啊?我說不認得。他說不認得你怎麼那麼熱情啊?我說因為人家跟我那麼熱情,我總不能置之不理吧,這是起碼的禮貌啊。

生人要熟,表明你承認大家在同一個文化圈內。

一個人能夠記住的陌生人是非常有限的,你有機會能跟他聊聊天說說話,感受非常好。我經常在各種場合跟生人聊天,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設防,沒界線,能夠坦誠交流。你不知道他的家長里短,你也不知道他的左鄰右舍,你只知道在這個瞬間這個時間段,跟他有一個交往,而且你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掏心掏肺地說點兒話。

最能夠體現這種關係的,是今天的網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網聊呢?因為他可以徹底敞開心扉,他可以把他的隱私說出來,這就是生人要熟的一個典型例子。有些話,有些事,在熟人之間是不能說的,是必須諱莫如深的,是要藏在心底不得見光的。為什麼?如果他說出來,他單位的人就會全知道,每個人都是喇叭的時候,壞事傳千里,好事也難免變味兒。

所以說,生人的網聊,很能說明生人要熟這種社會人際關係的實質。

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人際關係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有時候是錯綜複雜的,就像蜘蛛網,甚至像是一團亂麻。如果你能從內心有意識地去認識,去區分,去把握,你就能把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好,不但能理出個頭緒來,還能做到有條不紊,該幹嘛就幹嘛。這中間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弄清楚親人、熟人和生人之間的關係轉化——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這種關係我們往往處理不好,處理不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好。生活中,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好朋友。有的人能夠終身做朋友,但大多數人是很難做到的。為什麼呢?你地位有變化,就可能出現利益問題,過去不牽扯利益的時候你兩個人會很好,一旦產生利益糾紛,你們可能就會掰了。人在利面前能夠讓一步,比什麼都強。這麼多年走過來,我才實實在在知道了這一點。

菜市場裡有著人生百態,菜市場裡的人的關係就特別有意思。

菜市場裡遇到親人是啥狀態,一言難盡。熟人和生人之間的關係,在這裡卻能比較直觀地呈現出來。譬如,很多人在那地方買了好多年菜,跟小商販都非常熟了,但不知道人家姓甚名誰。有時候就說“丫頭,給我拿倆茄子”“師傅,稱上半斤豆角”之類的,對方也熱情打著招呼,仿佛親朋好友一般待你,至於那丫頭叫啥名字,那師傅是哪裡人氏,你卻一概不知。不過,你們已經從生人變成熟人了,而且是恰到好處的那種熟。

轉載自:明倫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