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馮紹峰這兩年接的戲 我都替他著急

近年作品可算“自毀”

還記得年初被吐槽碰瓷《藍色大海的傳奇》的“現代偶像玄幻電視劇”——《那片星空那片海》嗎?觀眾的罵聲還仿佛在耳邊, 沒想到第二部竟然在7 個月後就開播了, 故事背景從現代海邊小鎮搬到了大唐盛世的海濱之城, 男女主角還是那演技尷尬、僵硬的馮紹峰和郭碧婷。

這一次的故事依舊是經典愛情故事橋段大串燒, 羅密歐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族人和愛情不能兩全的難題, 梁祝般的相遇和相愛, 並穿插著玄幻劇的五錢特效和劣質打鬥戲。 在這非常老套卻又漏洞百出的編劇下, 演員的演技就更加令人著急了。

馮紹峰飾演的鮫人王子始終是一張撲克臉, 表情空洞無神;

郭碧婷飾演的少女阿漓可以用動作扭捏、表情古怪來形容, 比如哭戲的時候, 常常就是張大眼睛和鼻孔, 然後幹嚎兩聲。

在這群角色裡, 相比較而言, 非科班出身的王陽明竟然也能算其中演得比較好的。

郭碧婷演技差是她出道開始就牢牢跟著她的評價, 飾演高冷美女的時候尚能板著臉掩蓋幾分,

換到其他角色就完全漏了怯。 但真正令筆者疑惑的是馮紹峰, 《宮》中“八阿哥”的角色為他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1978 年出生的馮紹峰終於迎來了他的“ 男一號”時代。

隨後的《蘭陵王》也算得上是製作優良, 馮紹峰的角色基本定位在俊美、溫潤的貴公子形象。

在之後的電影《狼圖騰》、《黃金年代》可以說是馮紹峰演藝之路再上一層樓的表現, 電影代表作是大多數小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

原本按照這樣子的節奏,從小生到大男主,轉型演技派並非不可能。但是《幻城》《幻城凡世》和《那片星空那片海》的出現打斷了這個節奏,接二連三的雷劇、爛劇令人大跌眼鏡,對劇本的挑選仿佛沒有經過任何嚴肅的思考,說是“自毀清譽”也是不過分了。

口碑下降後,回升更困難

作為觀眾,我們不得而知演藝經紀公司的考慮,但是不如從這件事來探討一下演員口碑的問題。其實,作為國內的普通觀眾而言,導演口碑或者編劇口碑並不是什麼會被特別在意的事情,大家在第一時間考慮的一定是演員口碑。

換言之,能出經典角色不容易,但能夠樹立專業“良心”藝人的口碑更加不容易。這個“良心”並非一定要是嚴格的“戲骨”,所謂演員口碑無非有三:要麼演什麼像什麼,每個角色都能鑽研,但在年輕一輩的演員中,像胡歌這樣不斷進步和突破的男演員實在太少;

或者像黃軒這樣雖然小螢幕表現一般,但在大螢幕上佳作迭出,靠優秀的導演和製作組打磨出演技。

要麼能夠勝任某一類氣質的角色,比如霍建華、靳東,說起禁欲系或者嚴肅型男主,觀眾第一時間就能想起他們。雖說會有瓶頸期的困擾,但是能夠不自砸招牌,做到極致倒也不是不行,老戲骨中“xx 專業戶”也不少。

要麼挑劇本有眼光,出戲慢,但是憑藉一部戲一個角色就驚豔全場。比如最近曝光度頗高的潘粵明,憑藉一人飾演兄弟兩人驚豔演技成功翻盤。

從馮紹峰出演不同的電影角色,就能夠看出他對轉型和突破的渴望,但可惜口碑還沒養成,分分鐘滑落到“雷片王”之列。轉型一定需要時間和精力,這與賺快錢必然是衝突的,在新人輩出的演藝圈,時間的投入也具有一定風險。

不過,一旦被戴上了口碑差的大帽子,又有誰會為你買單呢?“過氣”也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比如李易峰,好不容易靠《古劍奇譚》(角色性格木訥,適合他的呆滯演技)擠入流量小生的行列,但是因為演技硬傷加上速食式接戲,好不容易拿個獎都要被諷刺挖苦一陣。但好歹李易峰現在也有意識地向“電影咖”轉型,數次在採訪中表示要精進業務的決心。

本來,《那片星空那片海》只是一部無話可說的“玄幻劇”,過段時間就會被觀眾遺忘,又或者能夠收穫那麼一小批還不成熟的觀眾群。但是,馮紹峰口碑的下降是不可挽回的,一旦演員和接片不負責、消極演戲(明明可以做得好,但自我放棄)掛上了鉤,轉型和上升就更加困難了。

文/豆包(娛評人)

原本按照這樣子的節奏,從小生到大男主,轉型演技派並非不可能。但是《幻城》《幻城凡世》和《那片星空那片海》的出現打斷了這個節奏,接二連三的雷劇、爛劇令人大跌眼鏡,對劇本的挑選仿佛沒有經過任何嚴肅的思考,說是“自毀清譽”也是不過分了。

口碑下降後,回升更困難

作為觀眾,我們不得而知演藝經紀公司的考慮,但是不如從這件事來探討一下演員口碑的問題。其實,作為國內的普通觀眾而言,導演口碑或者編劇口碑並不是什麼會被特別在意的事情,大家在第一時間考慮的一定是演員口碑。

換言之,能出經典角色不容易,但能夠樹立專業“良心”藝人的口碑更加不容易。這個“良心”並非一定要是嚴格的“戲骨”,所謂演員口碑無非有三:要麼演什麼像什麼,每個角色都能鑽研,但在年輕一輩的演員中,像胡歌這樣不斷進步和突破的男演員實在太少;

或者像黃軒這樣雖然小螢幕表現一般,但在大螢幕上佳作迭出,靠優秀的導演和製作組打磨出演技。

要麼能夠勝任某一類氣質的角色,比如霍建華、靳東,說起禁欲系或者嚴肅型男主,觀眾第一時間就能想起他們。雖說會有瓶頸期的困擾,但是能夠不自砸招牌,做到極致倒也不是不行,老戲骨中“xx 專業戶”也不少。

要麼挑劇本有眼光,出戲慢,但是憑藉一部戲一個角色就驚豔全場。比如最近曝光度頗高的潘粵明,憑藉一人飾演兄弟兩人驚豔演技成功翻盤。

從馮紹峰出演不同的電影角色,就能夠看出他對轉型和突破的渴望,但可惜口碑還沒養成,分分鐘滑落到“雷片王”之列。轉型一定需要時間和精力,這與賺快錢必然是衝突的,在新人輩出的演藝圈,時間的投入也具有一定風險。

不過,一旦被戴上了口碑差的大帽子,又有誰會為你買單呢?“過氣”也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比如李易峰,好不容易靠《古劍奇譚》(角色性格木訥,適合他的呆滯演技)擠入流量小生的行列,但是因為演技硬傷加上速食式接戲,好不容易拿個獎都要被諷刺挖苦一陣。但好歹李易峰現在也有意識地向“電影咖”轉型,數次在採訪中表示要精進業務的決心。

本來,《那片星空那片海》只是一部無話可說的“玄幻劇”,過段時間就會被觀眾遺忘,又或者能夠收穫那麼一小批還不成熟的觀眾群。但是,馮紹峰口碑的下降是不可挽回的,一旦演員和接片不負責、消極演戲(明明可以做得好,但自我放棄)掛上了鉤,轉型和上升就更加困難了。

文/豆包(娛評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