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平安如何玩轉互聯網場景保險?

平安入局場景保險定制的時間並不算早, 2014年眾安提出場景保險, 2015年隨著互聯網保險概念興起, 諸如悟空保、保准牛、海綿保等主打場景保險定制的一批公司成立,

也算做的風生水起。 相比而言, 直到去年6月, 平安才面對行業推出了首個開放式平臺——酷保雲。

作為平安在互聯網保險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平安酷保雲如何開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面對競爭, 如何保持優勢?未來又會有哪些探索?就這些問題, 小觀與平安科技保險創新平臺部總經理顧青山聊了聊。

成立一年:累計保費19億

最早, 互聯網保險接觸客戶的方式, 主要是通過保險公司官網自建的商城或者協力廠商商城, 但是可以看到, 因為用戶保險意識缺乏以及保險複雜性等原因, 直接在網上賣保險給C端用戶顯然還未到達一個最佳時機。

這個時候轉換一種方式去貼近使用者, 就成了互聯網模式所要突破的問題。

顧青山認為, 相比於直接銷售, 未來互聯網保險需要通過多場景多管道的融合, 滲透到用戶身邊, 讓保險變得方便、清晰、隨手可得。

顧總表示互聯網+時代,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保險必須圍繞兩個核心驅動力來進行加速轉變:一個是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驅動, 另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則是保險科技, 必將為保險行業帶來重大變革。

平安酷保雲官網圖片

而更現實的是, 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 互聯網企業從開始的拼用戶, 到現在的拼服務, 產生了大量的保險需求。 但這些互聯網管道在面對保險公司時, 往往面臨著談判門檻高、技術對接難、開發週期長等痛點。

換言之, 這是一個需求巨大且未被滿足的市場。

基於以上背景, 場景保險定制被業內公認為是互聯網保險的一大趨勢, 平安自然也不甘落後。

與協力廠商場景保險定制平臺的模式基本無異, 酷保雲對接了管道方和保險公司, 針對管道場景對保險產品進行定制, 又通過管道來觸達客戶。

從數據上看, 酷保雲入局雖晚, 卻後勁十足。

“到目前, 我們已經服務了100多家管道, 累計保費達了19億元。 ”顧青山向小觀透露。

市場競爭激烈?仍是一片藍海

以上小觀已經提到, 場景保險定制從2015年開始持續到現在, 熱度依舊不減, 以這個模式切入的玩家眾多, 保觀整理了部分, 具體看下表:

儘管入局玩家眾多, 顧青山直言:“這個市場的競爭並不激烈, 還不是紅海市場, 目前的感覺是大家在共同做這個業態, 而且每家平臺的定位、出發點也有所差異, 反而能互補。 ”

小觀認為, 對於這些協力廠商場景保險定制平臺來說, 需要具備三點核心能力:產品能力、技術能力和BD能力。

這裡的產品能力包括從保險公司拿產品的能力以及讓保險公司給好的費用政策, 顯然, 酷保雲在產品上的優勢更為明顯。 背靠平安, 酷保雲能夠提供豐富的保險產品, 並且這些產品對於管道方來說在價格上更具備吸引力。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 管道方失去了選擇權。 酷保雲的解決方式是接入其他保險公司, 來滿足管道選擇多樣性的需求。

至於技術能力,平安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探索移動化,在技術上的積累應該比較豐富了。而BD能力,和創業公司一樣,酷保雲也建立了自己的BD團隊,去拓展B端企業。

其實,小觀認為,酷保雲最大的優勢,還是依託平安的資源,無論是在產品,還是管道,都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整合,來支撐這樣一個平臺。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創新場景保險產品匱乏

這樣看來,酷保雲似乎天生就具備優勢。但顧青山告訴保觀,挑戰仍舊存在。

“事實上,從整個行業來看,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場景定制產品依舊缺乏,並且變換速度較慢。”

為此,酷保雲建立了一個產品工廠,通過把基本條款定義好,並進一步簡化並且拆分條款,就使得保險產品在一定範圍內具有靈活性。因為條款均已通過保監會報備,就可以快速組合出滿足管道方需求的保險產品。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對接更多的保險公司,豐富產品庫,讓管道方更容易拿到產品。保險公司相互合作提供更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產品,這是需要加快的。”

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保險產品的短缺,但顧青山認為未來還是需要通過大資料建模,來做更好的風險預測,更好的產品設計。

平安酷保雲官網圖片

隨著大資料應用的進步,場景的資料將發揮更大的價值。傳統的保險公司通過歷史統計的資料來設計保險產品,更新速度慢,無法滿足場景方的需求。

而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場景方擁有使用者的基礎資料,結合保險公司的資料,就可以做更精准的風險預測,設計出更具有針對性的產品,並動態調整定價。

此外, 通過H5專屬頁面嵌入、OpenAPI、SDK包等多種模式可以實現移動快速銷售閃電出單,並同時通過提升大資料分析能力,來有效的利用資料,從而提升行業的資料運營能力。

未來要形成管道、產品、服務的閉環

場景保險定制僅僅是其中一環,據透露,未來酷保雲平臺還會接入服務方,構建一個彙聚了管道方、產品方、服務方的生態。

所謂服務方,舉例而言,可以是協力廠商評估服務,也可以是代替賠付的服務,比如碎屏直接修好而不是賠付金錢。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服務來吸引客戶,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來挖掘對於互聯網保險有需求的這個群體,這個生態才會產生價值和利潤空間。”顧青山補充。

這裡面技術至關重要,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技術的進步,酷保雲可以面向合作方輸出技術,深度連結用戶端,服務端,定責任端等,運用保險科技來變革保險的全流程體驗。這樣形成的場景才能真正給客戶提供一個貼心的、有用的保障,給客戶帶來無處不在的安全感。

實際上,平安的科技保險標籤正在變得越來越鮮明。除了酷保雲,前段時間與螞蟻金服定損寶“針鋒相對”的智能閃賠,一直在佈局的平安雲保險,都顯示了平安加快向保險業開放的決心。

既深諳保險之道又明瞭互聯網玩兒法,這是其在開放路上的優勢,但背靠保險公司母體,卻也免不了同業忌憚競爭的尷尬。

但無論如何,平安在技術研究上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最終都是為了改善整個行業的業態,也是平安作為保險行業創新領軍者應該展現的姿態。

來滿足管道選擇多樣性的需求。

至於技術能力,平安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探索移動化,在技術上的積累應該比較豐富了。而BD能力,和創業公司一樣,酷保雲也建立了自己的BD團隊,去拓展B端企業。

其實,小觀認為,酷保雲最大的優勢,還是依託平安的資源,無論是在產品,還是管道,都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整合,來支撐這樣一個平臺。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創新場景保險產品匱乏

這樣看來,酷保雲似乎天生就具備優勢。但顧青山告訴保觀,挑戰仍舊存在。

“事實上,從整個行業來看,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場景定制產品依舊缺乏,並且變換速度較慢。”

為此,酷保雲建立了一個產品工廠,通過把基本條款定義好,並進一步簡化並且拆分條款,就使得保險產品在一定範圍內具有靈活性。因為條款均已通過保監會報備,就可以快速組合出滿足管道方需求的保險產品。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對接更多的保險公司,豐富產品庫,讓管道方更容易拿到產品。保險公司相互合作提供更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產品,這是需要加快的。”

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保險產品的短缺,但顧青山認為未來還是需要通過大資料建模,來做更好的風險預測,更好的產品設計。

平安酷保雲官網圖片

隨著大資料應用的進步,場景的資料將發揮更大的價值。傳統的保險公司通過歷史統計的資料來設計保險產品,更新速度慢,無法滿足場景方的需求。

而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場景方擁有使用者的基礎資料,結合保險公司的資料,就可以做更精准的風險預測,設計出更具有針對性的產品,並動態調整定價。

此外, 通過H5專屬頁面嵌入、OpenAPI、SDK包等多種模式可以實現移動快速銷售閃電出單,並同時通過提升大資料分析能力,來有效的利用資料,從而提升行業的資料運營能力。

未來要形成管道、產品、服務的閉環

場景保險定制僅僅是其中一環,據透露,未來酷保雲平臺還會接入服務方,構建一個彙聚了管道方、產品方、服務方的生態。

所謂服務方,舉例而言,可以是協力廠商評估服務,也可以是代替賠付的服務,比如碎屏直接修好而不是賠付金錢。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服務來吸引客戶,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來挖掘對於互聯網保險有需求的這個群體,這個生態才會產生價值和利潤空間。”顧青山補充。

這裡面技術至關重要,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技術的進步,酷保雲可以面向合作方輸出技術,深度連結用戶端,服務端,定責任端等,運用保險科技來變革保險的全流程體驗。這樣形成的場景才能真正給客戶提供一個貼心的、有用的保障,給客戶帶來無處不在的安全感。

實際上,平安的科技保險標籤正在變得越來越鮮明。除了酷保雲,前段時間與螞蟻金服定損寶“針鋒相對”的智能閃賠,一直在佈局的平安雲保險,都顯示了平安加快向保險業開放的決心。

既深諳保險之道又明瞭互聯網玩兒法,這是其在開放路上的優勢,但背靠保險公司母體,卻也免不了同業忌憚競爭的尷尬。

但無論如何,平安在技術研究上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最終都是為了改善整個行業的業態,也是平安作為保險行業創新領軍者應該展現的姿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