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版權交易到文化對話,“中國面貌”自信迷人

“大禹治水、女媧造人、昆侖神山等故事的起源和內涵, 在這本 《中國神話與傳說———混沌與英雄的時代》 書中有具體闡述, 外國讀者將從中領略東方英雄的風姿。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闞甯輝手中的英文版樣書, 引來不少海外出版商的濃厚興趣。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 繪本版、12冊“中國經典故事繪本”系列、《日月樓中日月長———豐子愷家庭影像、隨筆、漫畫精選集》 等滬版書的法語版權同時有六家法國出版社在洽談中。 而這只是“中國文化走出去”、中文精品圖書走向國際圖書市場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出版行業展會, 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書展迎來102個國家和地區的7300多家參展商, 其間將舉辦4000余項閱讀沙龍、文化傳播活動。 當地時間11日上午九點, 記者穿梭于第69屆法蘭克福書展現場, 發現中國元素極為搶眼:

醒目的中國出版展區中, 作家曹文軒亮相《草房子》《青銅葵花》德語版誦讀會,

中德兩種語言的交織朗誦, 向海外出版人傳遞著中國優秀兒童文學的獨特魅力。 中國兒童熟悉喜愛的三毛動漫形象也引來諸多歐洲出版人的駐足, 兩年前《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合集而成的法文版漫畫曾摘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文化遺產獎, “漂洋過海”的三毛繼續向世界展示中式漫畫瑰寶之美。 記者看見, 新加坡出版人在現場提出, 願為“三毛”代理東南亞相關國家語種版權……

從傳統古典、當代文學, 到藝術設計、大眾讀物, 中國琳琅滿目的文化寶庫吸引了世界目光。

滬版精品讀物運用“藝術的共通語言”, 講好中國故事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版權交易市場, 上海出版界不僅輸出了一長串高品質書單,

也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故事樹立了“上海樣本”。 其中, 書展上尤為搶眼的是多種繪本、連環畫、漫畫、藝術設計等圖書。

闞寧輝在展臺中向記者展示了他接洽的多家法國出版社名單, 大多聚焦藝術、文學、美學等領域的讀物。 “以前輸出學術類、科技類、人文社科類等圖書, 操作流程相對比較成熟, 形成了常態化;眼下, 我們開拓更多路線, 藝術類圖書成為新的突破口。 ”在他看來, 法國出版社尤其看重圖書的個性化、藝術呈現和原創性, 一旦精准捕捉到海外市場細分閱讀需求, 中國藝術類圖書將大有可為。

此外, 一批高品質的學術叢書、大眾讀物也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當代經濟學系列”“中國改革開放30年研究”等叢書,

分別聚焦中國的當代經濟學成果和改革開放的歷程, 已被聖智、勞特利奇、施普林格等國際知名學術出版公司相中, 將向更多語種敞開;外文版“文化中國”叢書成功進入歐美圖書市場, 累計發行300餘種120多萬冊, 已成為上海出版進軍海外主流出版業響噹噹的招牌。

文化互動, 提升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市場傳播力度

書展現場, 不少海外出版人, 對中國圖書的興趣已不僅僅局限於歷史哲學等領域, 更擴展到中國文學藝術、社會發展的多個層面。 中國在文藝創作上的先進案例、素材和經驗, 成為出版物輸出的“富礦”, 圖書版權交易正升級為跨越語言和國界的文化互動。

這也就不難理解, 曹文軒除了亮相法蘭克福,

還在慕尼克、海德堡與當地學子、文學同行、書評界人士廣泛互動。 江蘇少兒出版社社長王泳波告訴記者, 書展的意義已經突破了以往單向的版權輸出, 而是圍繞學術交流、閱讀論壇等專業活動, 提升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市場的傳播力度。

在許多中外出版人眼中, 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是出版業前線, 也是“看得見書籍未來”的地方, 評價法蘭克福書展是“閱讀生態的全景展示”毫不誇張, 而中國圖書如何由這一全球平臺抵達更多語種的讀者群, 值得思考, 也令人期待。 (文:許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