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貧富差距加大 美國非裔與拉美裔家庭資產被一套房捆綁

在美國, 貧富差距也分種族, 特別是人口占比較大的非裔、拉美裔與美國白人之間。 這並不是最近才發現的事實, 但如果將視角切入到個人資產方面去考察, 差異還是令人驚訝。

美國房產資訊平臺Zillow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 一位典型美國房屋所有者的總財富約有51.2%被捆綁在住宅上, 但白人家庭僅有38.1%的總資產投入其中, 而拉美裔房主則需要將64.7%的淨資產綁在一套房子上。 非裔家庭情況比前者稍好, 但仍然不如白人, 房產占他們總資產的55.6%。

這其中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非裔與拉美裔更喜歡在房子上砸很多錢, 而是他們財富水準太低, 一套住宅的分量自然會重許多, 而白人財富水準較高, 資產配置的選擇更為多樣化。 關於資產的資料全部來源於聯邦儲備委員, 他們在不久前公佈美國消費者財務狀況的調查資料。 不過, 還有一點似乎也令人擔憂。

如果不分種族, 房產在美國家庭資產中占比高於2013年。 也就是說, 所有美國家庭都在見證房地產資產比重增大的過程。

研究還發現, 典型的白人家庭淨資產為27.2萬美元, 是典型非裔家庭的2.6倍, 拉美裔中等家庭的2.5倍。 如果將租房者也納入進來, 中等收入的非裔與拉美裔家庭連一套自住房也沒有, 他們還在靠租房過日子。

如此看來, 美國貧富差距並沒有縮小, 反而越來越大, 呈現出種族多樣化特點。 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曾研究過去50年美國家庭財富狀況後發現, 在1963年, 前10%的頂級富豪其資產是中產家庭的6倍, 而在2016年已經達到12倍。 少數族裔自住房擁有率低是拉開差距的重要原因。 早在1976年, 拉力賽就開始了。 44%的非裔與43%的拉美裔家庭擁有自己的住宅,

而白人自住房擁有率達到68%。

家庭財富上體現出種族差異是一方面, 教育水準上的差異可能影響更深。 《紐約時報》曾分析過美國頂級名校中的少數族裔比例, 非裔與拉美裔學生占比要遠低於35年前。

推行了數十年的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並沒有讓美國非裔與拉美裔的情況有所好轉。 社會資源配置不均的現象仍然存在, 房產資產占比差異僅是其中一種體現。 怎樣讓大熔爐裡的每一份子都活得更好, 恐怕還需要以多樣化自豪的美國社會深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