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回復評論│三說道教名山:終南山在廣義、狹義道教中都地位極高

在上一篇《再說道教名山》中, 我們談到了終南山、嶗山, 這兩處名山在上古時期已成道教聖地, 但在近古時期, 地位卻有所下降。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與小嘎啦在第一篇《道教四大名山為何總有爭議》中提到的狹義道教和廣義道教的區分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終南山的地位, 就必須好好講講道教的源流。

終南山中的老子立象

廣義的道教以西漢以前的道家為母體, 以道家文化為統領, 尊老子為道祖, 尹喜為文始真人, 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

狹義的道教有茅山、天師、全真等宗教系統, 隨著時間流轉, 天師道和茅山道合流為正一派, 與全真派並列, 共為道教兩大派系。

廣義道教更多的是一種思想、文化的傳承, 老子通過提出道的概念和論述, 最終目的是要告訴世人, 如何做人辦事。

狹義道教更多體現的是教義、教團組織和宮觀道場, 有自己的師承關係、門派流傳, 以及符籙、丹鼎、科儀等, 甚至還發展出了自成體系的音樂和美術。 由祖天師張道陵、茅山祖師茅盈、全真祖師王重陽等正式創立, 最早的茅山道派距今已有2100多年。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 廣義道教在漢朝以前, 就發展了很長時間。 春秋時期, 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 在終南山中結草為樓, 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 一日老子西游入秦, 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 執弟子禮, 請其講經著書。 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 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

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終南山在道教中的地位由此具有超然地位。

然而, 地位超然並不意味著發展興盛, 在老子講經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狹義道教在鶴鳴山、茅山、龍虎山等地不斷興旺發達, 而終南山卻沉寂了, 直到全真聖祖王重陽的出現。 1161年, 王重陽在終南山下南時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 自居其中, 潛心修持, 三年而功成丹圓, 建立全真道。 全真派是道教主流教派, 自此, 終南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再一次被弘揚起來, 更重要的是, 在明清道教衰落時期, 屬於全真的龍門派一度中興, 更是在近古時期, 為終南山增光添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