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物|馬駿談綠色金融:中國和歐盟標準不統一,怎麼辦?

【無所不能 文| 薛晗】中國是全球首個擁有比較完善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在綠色金融的道路上, 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引領著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 目前, 從全球範圍來看, 綠色債券占總債券比例僅有0.2%;而在中國, 比例是2%, 是全球水準的10倍。

去年, 由中國宣導發起的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提出了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七項倡議, 寫入《G20杭州峰會領導人公報》。 今年, 研究小組又提出了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和改善環境資料可獲得性的倡議, 寫入了《G20漢堡行動計畫》。

當前, 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挑戰和難點在哪兒?綠色金融領域最有效的工具是什麼?面對中國和國際關於“綠色”概念的定義差異,

怎麼實現標準化?……帶著許多困惑, 近期在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五家機構共同主辦的綠色金融國際研討會上, 無所不能(caixinenergy)特別採訪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顧問、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共同主席、中國綠金委主任馬駿。

馬駿認為, 缺乏政策信號、缺乏對“綠色資產”的定義、長期專案的貸款期限不相匹配、缺乏能力建設是綠色金融發展的四大挑戰。 他還認為, 中國和歐美綠色定義的不同, 主要是各自應對問題的優先次序不同, 中國環境治理優先層級高, 所以清潔煤納入了綠色領域。

針對綠色金融如何吸引投資者及社會投資加入, 馬駿相信綠色公司的融資成本最終會下降。 綠色公司的信用風險更低, 貸款和債券的利率也會更低。

綠色金融發展的挑戰和難點是什麼?

馬駿在回答無所不能(caixinenergy)提問時, 重點談到綠色金融發展四個方面的挑戰, 即缺乏政策信號、缺乏對“綠色資產”的定義、長期專案的貸款期限不相匹配、缺乏能力建設。

在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成立以前, 馬駿指出, 當時還沒有很多國際政策信號, 向政府、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市場參與者闡述和宣傳綠色金融理念是重要的。

另一個綠色金融專案特別是長期專案所面臨的障礙和挑戰是貸款期限的不相匹配, 馬駿談到。 許多綠色金融項目,

比如地鐵、鐵路、水處理、固廢、新能源等等, 投資週期長, 收回投資可能需要10年、15年甚至20年時間, 遠遠超過了發展中國家銀行系統的貸款期限。

“如果研究中國的銀行體系, 你會發現中國的平均貸款期限僅有兩年。 所以如果你要為一個10年期的專案融資, 你就需要融資5次。 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投資風險, 也就是說, 只要沒有拿到下一期的融資貸款, 專案就被迫要停止, (之前的貸款也就)成為了不良貸款。 ”馬駿解釋。 也是為了解決貸款期限不匹配的問題, 引出了目前對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探討, 通過綠色債券能夠直接對項目提供長期融資。

缺乏能力建設也是面臨的挑戰之一, 尤其是在鑒定環境風險、分析和量化風險方面,

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年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在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環境風險分析。 馬駿談到, “今天上午關於能力方面我提到了四點, 政府能力、金融機構能力、行業的融資能力、學者的能力。 在能力建設上, 起碼還需要5到10年時間。 ”

再來就是缺乏標準化。 許多綠色資產目前還沒有被標準化和歸類。 “因為這些綠色資產沒有被標準化和歸類, 即使投資者想要投資綠色資產, 他們也找不到投資對象。 ”馬駿表示。

綠色資產標準化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實際上, 比起其他一些國家, 中國的行動更快。 “我們現在有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的標準, 但還沒有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等的標準, 在建立綠色標準體系的路上, 我們才走了一半。

”馬駿提到, 但是有些國家現在還沒有任何的定義, 比如綠色信貸, 目前全球僅有三個國家推出了這個概念;關於綠色債券, 許多國家目前也沒有這個概念。 所以, 綠色資產標準化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而是要走許許多多步, 才能最終通向一個統一的全球綠色資產標準體系。

中國和歐洲的綠色標準不統一,

怎麼辦?

對於中國和歐洲綠色標準不統一, 馬駿表示, 目前歐洲其實還沒有達成自己內部的共識, 沒有一個歐洲自身統一的標準。 還需要先有一個歐洲統一的標準, 才能拿來跟中國的標準作比較。

“事實上, 目前歐洲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以拿來同中國比較。 歐洲許多銀行包括歐洲投資銀行(EIB)有自己的以市場為基準的綠色債券規則。 許多不同的‘標準’沒法同一個標準來做比較,一旦歐洲達成共識,就有可能比較標準的不同。”馬駿談到,“中國和歐洲的合作最早是從綠色金融委員會和EIB開始,之後EIB在歐洲市場引入了的參與者。如今已經推進到了歐盟委員會層面,對於歐洲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綠色債券標準也在討論之中。”

從技術角度出發,馬駿認為目前西方世界的許多標準對應中國的標準來看,每個種類都有重疊的部分。他同時提出了一種設想,“如果我們設計一套系統,歐洲的綠色品種的目錄是中國的綠色品種目錄的子目錄,這樣既可以削減交易成本,又可以降低國際投資者尋找專案需要付出的成本。”

同時,馬駿提到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設定綠色金融標準時優先考慮的事項有所區別。

“對於以中國為例的發展中國家,從環境角度出發,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要降低碳排放,還要應對大氣、水體、土地污染等諸多環境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其中一些在歐盟國家並不顯著,這就是為什麼在界定綠色債券的問題上,中國的一些優先事項在歐洲也許就不是優先事項。”

馬駿隨後用“夾克衫”和襯衫“比喻了中國和歐盟的關係。“中國的綠色債券目錄相比歐洲可能更長,所以稱為夾克衫,更大。歐洲呢,就是襯衫。裡面的那層(襯衫)也更乾淨。”

而對於標準爭議的焦點“清潔煤”,馬駿談到,清潔煤反映了環境層面需要考慮的優先事項。比如中國有優先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需要,就會投入很多力量去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燃煤發電,濃度降低可以通過脫硫、脫硝工藝來實現。但如果優先考慮的是碳減排,就需要禁止燃煤發電來實現零排放。

所以,綠色金融的標準不僅僅要從基本的技術角度來定義,也同時反映了國家在環境政策方面的優先考慮事項。

“不過,通過一些途徑我們可以實現趨同,比如在清潔煤領域,或許可以通過更嚴格的定義規定,選擇特定的技術列入綠色債券支援的項目中。一旦標準變得更嚴格,兩種標準之間的不同將會縮小,這是我們可能採取的方法之一。”馬駿說。

最有效的融資工具是什麼?

如何吸引投資者?

“不同領域來看,有效的工具都不盡相同。”對此,馬駿談到。“舉例來說,對於解決貸款期限的不匹配問題,最有效的工具是綠色債券。但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我們討論的綠色資產證券化,我認為也是解決貸款期限不匹配問題的一個非常聰明的手段,但還有待開發。”

在吸引投資者方面,馬駿提到,目前,七個部委在聯合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推進新規則、政策和刺激措施的出臺,成果顯著。

在刺激措施方面,主要從融資成本和企業名譽兩個角度出發。“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好的信號,激勵和刺激措施已經在形成。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激勵當地公司發行綠色債券。5個地區試點專案每個地區都有一個不同的政策,對綠色專案提供津貼補助或者是擔保。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將會下降。”馬駿表示。

“我相信綠色公司的融資成本最終會下降。綠色公司的信用風險更低,貸款和債券的利率也會更低。”

最後,談及中國綠債市場上境外機構發行的熊貓債,馬駿表示,目前熊貓債在中國綠債市場的占比非常小。“任何符合熊貓債發債條件的機構,都可以發債。所以,大體來說,是不是要發行熊貓債還要取決於發債機構自身的興趣。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債券發行者的積極性,讓他們更願意發行綠色債券而不是其他品種。一旦你這麼做了,許多熊貓債自動就成為了綠債了。”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許多不同的‘標準’沒法同一個標準來做比較,一旦歐洲達成共識,就有可能比較標準的不同。”馬駿談到,“中國和歐洲的合作最早是從綠色金融委員會和EIB開始,之後EIB在歐洲市場引入了的參與者。如今已經推進到了歐盟委員會層面,對於歐洲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綠色債券標準也在討論之中。”

從技術角度出發,馬駿認為目前西方世界的許多標準對應中國的標準來看,每個種類都有重疊的部分。他同時提出了一種設想,“如果我們設計一套系統,歐洲的綠色品種的目錄是中國的綠色品種目錄的子目錄,這樣既可以削減交易成本,又可以降低國際投資者尋找專案需要付出的成本。”

同時,馬駿提到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設定綠色金融標準時優先考慮的事項有所區別。

“對於以中國為例的發展中國家,從環境角度出發,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要降低碳排放,還要應對大氣、水體、土地污染等諸多環境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其中一些在歐盟國家並不顯著,這就是為什麼在界定綠色債券的問題上,中國的一些優先事項在歐洲也許就不是優先事項。”

馬駿隨後用“夾克衫”和襯衫“比喻了中國和歐盟的關係。“中國的綠色債券目錄相比歐洲可能更長,所以稱為夾克衫,更大。歐洲呢,就是襯衫。裡面的那層(襯衫)也更乾淨。”

而對於標準爭議的焦點“清潔煤”,馬駿談到,清潔煤反映了環境層面需要考慮的優先事項。比如中國有優先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需要,就會投入很多力量去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燃煤發電,濃度降低可以通過脫硫、脫硝工藝來實現。但如果優先考慮的是碳減排,就需要禁止燃煤發電來實現零排放。

所以,綠色金融的標準不僅僅要從基本的技術角度來定義,也同時反映了國家在環境政策方面的優先考慮事項。

“不過,通過一些途徑我們可以實現趨同,比如在清潔煤領域,或許可以通過更嚴格的定義規定,選擇特定的技術列入綠色債券支援的項目中。一旦標準變得更嚴格,兩種標準之間的不同將會縮小,這是我們可能採取的方法之一。”馬駿說。

最有效的融資工具是什麼?

如何吸引投資者?

“不同領域來看,有效的工具都不盡相同。”對此,馬駿談到。“舉例來說,對於解決貸款期限的不匹配問題,最有效的工具是綠色債券。但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我們討論的綠色資產證券化,我認為也是解決貸款期限不匹配問題的一個非常聰明的手段,但還有待開發。”

在吸引投資者方面,馬駿提到,目前,七個部委在聯合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推進新規則、政策和刺激措施的出臺,成果顯著。

在刺激措施方面,主要從融資成本和企業名譽兩個角度出發。“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好的信號,激勵和刺激措施已經在形成。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激勵當地公司發行綠色債券。5個地區試點專案每個地區都有一個不同的政策,對綠色專案提供津貼補助或者是擔保。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將會下降。”馬駿表示。

“我相信綠色公司的融資成本最終會下降。綠色公司的信用風險更低,貸款和債券的利率也會更低。”

最後,談及中國綠債市場上境外機構發行的熊貓債,馬駿表示,目前熊貓債在中國綠債市場的占比非常小。“任何符合熊貓債發債條件的機構,都可以發債。所以,大體來說,是不是要發行熊貓債還要取決於發債機構自身的興趣。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債券發行者的積極性,讓他們更願意發行綠色債券而不是其他品種。一旦你這麼做了,許多熊貓債自動就成為了綠債了。”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