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細看城市人才爭奪幾大關鍵 土地供應規劃人才房成重點

2017年伴隨房地產市場穩定基調之上, 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開始密集出臺“人才新政”穩固城市發展根基, 來加大人才引進和保留,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資料梳理, 已有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鄭州、瀋陽、濟南、西安、南昌、廈門15個省市出臺了相應的政策。 從住房保障、戶籍制度到“人才房”等相關系列的利好政策。

近日, 武漢對於大學生開放關於住房保障方面利好消息, 憑畢業證就可落戶、購房租房可“打八折”、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出臺……武漢市11日晚發佈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和收入的新政,

其中包括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

據武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介紹, 為了在新一輪人才爭奪戰中贏得先機, 今年1月, 該市提出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3月, 宣佈大學生在讀期間, 可以個人名義繳存公積金, 解決留漢大學生住房難問題;4月, 全面放開大學生落戶門檻;設立人才安居房建設基金;每年提供1萬個以上基層社會服務崗位, 吸納大學生就業。 6月, 出臺9項貼心政策措施, 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各領域。 10月, 進一步完善細化留漢大學生落戶、住房、收入政策, 優化人口結構, 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 實現留漢大學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主要包括落戶條件、安居住房和薪酬收入3個方面。 其中, 大學生落戶條件再次放寬。

多城市留住人才關鍵要素在哪?

重慶作為人才引進的一大重點城市, 在住房保障方面, 其實重慶早在2015年開始, 各大房企就已經涉足這塊“大蛋糕”。

在重慶, 除了龍湖、萬科等房企已佈局長租公寓市場, 還有不少企業也瞄準了住房租賃市場。 今年以來, 通過立法來明確和保障“租購同權”, 值得期待。 與此同時, 未來房屋租賃市場將會被進一步啟動, 存量房的利用率將得到提升。 從從其它配套方面來看, 重慶在放寬落戶條件的同時, 又優化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就醫等服務。

9月, 洛陽市委、市政府新近出臺被稱為“人才新政30條”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中西部地區人才高地的實施方案》, 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和中西部地區人才高地, 助力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 洛陽主要靠發展機遇吸引各方人才, 引進和新當選院士獎勵100萬元, 按照《方案》, 對於全職引進和新當選的院士等頂尖人才, 洛陽市財政每人給予100萬元的獎勵補貼, 在崗期間每年給予5萬元津補貼。 按照《方案》, 洛陽市將向引進培養的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等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分類發放“河洛英才卡”,

持卡人可享受社保、公積金、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8月, 南京江北新區產業與人才工作對接會暨簽約儀式舉行。 據獲悉, 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國家機關人才交流機構分會與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簽訂人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將設立江北新區國家機關人才產業發展智庫。 安居才能樂業, 為了讓人才創業沒有後顧之憂, 江北新區還推出了人才安居保障措施。 據介紹, 目前正在制訂《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安居保障辦法》, 而備受關注的首批1500套產業人才共有產權房進入實施階段。 根據此前規劃, 預計201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據悉, 這是江蘇首個專為人才提供的共有產權房項目, 被外界認為是南京為吸引人才放出的一個大招。

城市土地供應規劃“人才房”成重點

2016年11月29日,中山試水“限地價+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模式。當時中山國土局掛出7塊土地進行拍賣,其中6塊首次設立最高成交限價,並且規定“地塊交易單價達最高限價6000元/平方米後停止競地價,改為競投配建的商品房面積,配建的商品房須無償移交給中山市人民政府。”這是中山歷史上首次採取“限地價+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方式。從該次拍賣至今,中山共計推出22塊商住用地,其中16塊有“人才房”配建部分,“限地價+競配建”已經成為了中山商住土地的主要出讓模式。根據規則,地塊樓面地價每次最小競價增幅為40元/平方米,上網競價出讓設定的最高限制樓面地價為6000元/平方米。當報價達到最高限價後,競買方式轉為競配建“人才房”,凡接受最高限價的競買人均可參與競配建“人才房”。

2017年8月28日,深圳規土委也下發了關於徵求《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加大租賃住房的建設和供應,且“十三五”期間,擬收儲不低於100萬套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

深圳先後出臺棚改、租賃市場、土地供應向人才住房傾斜等一系列關係民生的政策,並大力發展租賃市場。對此,李宇嘉認為,房地產調控將繼續嚴格,並將構建起圍繞“租售並舉”的長效機制。

事實上,如果算上城中村、企業集體宿舍、學生宿舍,深圳的房子總量夠了,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人士說,目前深圳有1042萬套住房,常住人口幾乎人均一套。

2017年8月23日,經過92輪激烈角逐,備受關注的中山南區竹秀園地塊(編號為W26-17-0076),被1230號買家成都德商置業有限公司(下簡稱德商置業)拿下,最終成交總價約8.6億元,並需配建58560平方米人才房。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分處於快速成長型的二線城市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保持、提升城市競爭力,出臺了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租房補貼、落戶政策、專案資助、人才公寓、一次性獎勵等。那些對人才有吸引力的城市,同樣也是資金青睞的所在,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考慮城市的吸引力問題,才能看得精准。未來第二梯隊城市將進入角逐一線城市的時期,在資源總量有限的前提下,部分城市由於成長能力較強,將在角逐過程中分得更多的人力資源。企業應從中長期的視角來考慮未來的城市佈局,把握城市政府的人口導向,站在人的角度上考慮城市的選擇問題。

被外界認為是南京為吸引人才放出的一個大招。

城市土地供應規劃“人才房”成重點

2016年11月29日,中山試水“限地價+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模式。當時中山國土局掛出7塊土地進行拍賣,其中6塊首次設立最高成交限價,並且規定“地塊交易單價達最高限價6000元/平方米後停止競地價,改為競投配建的商品房面積,配建的商品房須無償移交給中山市人民政府。”這是中山歷史上首次採取“限地價+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方式。從該次拍賣至今,中山共計推出22塊商住用地,其中16塊有“人才房”配建部分,“限地價+競配建”已經成為了中山商住土地的主要出讓模式。根據規則,地塊樓面地價每次最小競價增幅為40元/平方米,上網競價出讓設定的最高限制樓面地價為6000元/平方米。當報價達到最高限價後,競買方式轉為競配建“人才房”,凡接受最高限價的競買人均可參與競配建“人才房”。

2017年8月28日,深圳規土委也下發了關於徵求《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加大租賃住房的建設和供應,且“十三五”期間,擬收儲不低於100萬套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

深圳先後出臺棚改、租賃市場、土地供應向人才住房傾斜等一系列關係民生的政策,並大力發展租賃市場。對此,李宇嘉認為,房地產調控將繼續嚴格,並將構建起圍繞“租售並舉”的長效機制。

事實上,如果算上城中村、企業集體宿舍、學生宿舍,深圳的房子總量夠了,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人士說,目前深圳有1042萬套住房,常住人口幾乎人均一套。

2017年8月23日,經過92輪激烈角逐,備受關注的中山南區竹秀園地塊(編號為W26-17-0076),被1230號買家成都德商置業有限公司(下簡稱德商置業)拿下,最終成交總價約8.6億元,並需配建58560平方米人才房。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分處於快速成長型的二線城市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保持、提升城市競爭力,出臺了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租房補貼、落戶政策、專案資助、人才公寓、一次性獎勵等。那些對人才有吸引力的城市,同樣也是資金青睞的所在,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考慮城市的吸引力問題,才能看得精准。未來第二梯隊城市將進入角逐一線城市的時期,在資源總量有限的前提下,部分城市由於成長能力較強,將在角逐過程中分得更多的人力資源。企業應從中長期的視角來考慮未來的城市佈局,把握城市政府的人口導向,站在人的角度上考慮城市的選擇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