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獻禮十九大」秦安非公經濟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如今, 當你行走在秦安城區, 你會驚歎於這座城市的商貿活力:大型超市、連鎖店、特色店等大店小店鱗次櫛比, 家電、珠寶、服裝、小吃等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同樣,

在各大工業園區, 一大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建成投產, 給秦安增添了無盡活力。 這種活力和繁華, 與全縣非公經濟蓬勃發展密不可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 秦安縣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產業,

截至目前, 全縣共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13231戶, 從業人員51172人, 註冊資金總量達到121.61億元。 企業集團4戶, 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主體48戶, 擁有注冊商標396件, 甘肅省著名商標14件、市知名商標15件。 2017年度上半年全縣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280戶, 同比增長20.6%, 完成“個轉企”80戶, 占全年任務數66.67%。 非公經濟出口額3462萬元,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5億元, 同比增長24.74%;上繳稅收8977.15萬元, 城鎮新增就業4030人;新增授權專利數4件, 新申請商標67件, 注冊商標52件, 2017年上半年全縣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0.7億元, 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77%。

堅定信心, 持續助推非公經濟快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 秦安縣委、縣政府充分認清形勢, 搶抓機遇, 放寬市場准入, 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下大力破解制約發展難題和瓶頸障礙, 努力推動非公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按照省委2017年市州政府業績考核工作的相關要求, 確保非公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 力爭提高1.2個百分點, 確定了本年度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目標:本年度完成“個轉企”120戶,

發展非公企業200戶, 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80戶, 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4%以上。

大扶持力度, 緩解非公有制經濟融資難題。

2016年, 秦安縣對具備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申報條件的166戶企業予以推薦, 本年度全縣進一步面向社會加大宣傳力度,

加強與銀行的協作, 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不少於100戶申請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 緩解非公有制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當前, 已向10戶企業發放貸款共計3482萬元。

強化就業培訓, 大力扶持創業就業。

秦安縣認真貫徹落實就業創業政策, 把“大眾創業、萬眾新”作為推進就業工作的主要手段,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創業創新帶動就業,不斷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品質。深入推進省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示範縣和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建設,共建成1個縣級創業服務專區、7個鄉鎮級就業和社保中心及120個村級創業指導室,創建省級創業就業孵化基地1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家,縣級就業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25家。全縣新增創業創新人員1300人,創業帶動就業3800人。

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切實增強非公經濟主體責任意識。

秦安縣緊盯“堵塞安全性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檢查責任制,嚴格實行“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組織相關部門深入企業、深入關鍵部位開展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加大非煤礦山、涉氨製冷企業、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煙花爆竹、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非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建設問題;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做到底子清、問題清、責任清;引導非公企業積極轉變觀念,認清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嚴峻形式,在努力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水準,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教育培訓,靠實安全生產責任,按照相關要求積極排查整改安全隱患,狠抓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生產水準。

解放思想,放活政策,優化環境,創新服務,秦安非公經濟的發展正闊步向前。我們相信,隨著一批批具有“含金量”的政策出臺,秦安非公經濟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期。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創業創新帶動就業,不斷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品質。深入推進省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示範縣和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建設,共建成1個縣級創業服務專區、7個鄉鎮級就業和社保中心及120個村級創業指導室,創建省級創業就業孵化基地1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家,縣級就業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25家。全縣新增創業創新人員1300人,創業帶動就業3800人。

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切實增強非公經濟主體責任意識。

秦安縣緊盯“堵塞安全性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檢查責任制,嚴格實行“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組織相關部門深入企業、深入關鍵部位開展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加大非煤礦山、涉氨製冷企業、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煙花爆竹、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非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建設問題;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做到底子清、問題清、責任清;引導非公企業積極轉變觀念,認清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嚴峻形式,在努力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水準,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教育培訓,靠實安全生產責任,按照相關要求積極排查整改安全隱患,狠抓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生產水準。

解放思想,放活政策,優化環境,創新服務,秦安非公經濟的發展正闊步向前。我們相信,隨著一批批具有“含金量”的政策出臺,秦安非公經濟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