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韓手機屏廠要哭暈在廁所,螢幕尺寸變大讓國產模組廠賺翻

2017年10月11日, 深天馬A(SZ:000050)和長信科技(SZ:300088)先後發佈了業績預告, 深天馬前三季度淨利同比上年同期增長50%—100%, 長信科技前三季度同比上年同期增長: 90.00 % - 120.00 %。 從這兩家較為典型的手機顯示與觸摸模組企業的業績來看, 國產模組廠的盈利能力與往年相比已經大幅改觀, 標誌著國產模組廠商進入黃金發展時期。

深天馬的業績預告內容顯示, 預計前三季度淨利為5.67億元-7.55億元, 同比增長50%-100%。 7——9月份淨利為2.82億元-3.39億元, 同比增長150%—200%。 深天馬認為, 近年來公司通過提高顯示產品解析度、應用In-cell/On-cell、窄邊框和廣視角等技術, 配合客戶將新技術和新工藝快速導入量產,

升級產品結構, 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長信科技的業績預告內容則聲稱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37–5.06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90%-120%。 其中7——9月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38–2.07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7.13%-120.84%。 長信科技認為, 報告期內, 公司繼續延續上半年穩健增長的良好態勢, 充分把握市場發展新趨勢, 產能釋放充分。 公司各業務板塊均穩固佔據行業中高端市場, 收入結構和客戶結構不斷優化, 客戶粘性不斷增強, 綜上因素導致公司 2017 年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上升。

進入2017年以來, 隨著中國境內液晶面板行業的新產能逐步釋放, 生產良率也得到了積極改善,

整個行業的出貨量開始穩步增長, 讓國內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液晶面板廠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持續增加, 其中京東方和深天馬都深受其益。

而且隨著前兩年推出的窄邊框面板生產工藝, 在生產制程技術的突破下, 今年內的高解析度LCD面板規格上幾乎已經全面普及開來, 可以實現在同樣的手機機身尺寸下, 安裝尺寸更大的顯示幕, 為智慧手機顯示幕往大尺寸螢幕升級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基礎, 讓後續在智慧手機上推廣全面屏顯示技術也成為可能。

據李星從行業中瞭解到的資訊, 今年大部分國產模組廠商的LCD模組加工業務, 雖然加工與銷售量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但量由於產品尺寸變大, 解析度規格上升,

產品厚度減薄, 因此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而在同樣的設備產能與管理成本上, 取得了更大的產值, 獲利能力也得到了不小的增強。

並且隨著日本、韓國企業在前兩年基於市場服務原因, 幾乎在中國境內退出了全部的手機顯示與觸摸後段LCD模組加工業務, 轉而尋求讓國產模組廠商加其提供代工業務, 或撤回本土進行生產加工, 為國產模組廠商讓出了中高端LCD產品市場空間。

而另一方面, 國產模組廠商與國產設備廠商合作, 在模組後段加工上不斷推進自動化設備升級與技術改造, 也是這些模組廠商節省大量人力成本的不二法寶。 據業內廠商表示, 此前很多工序都需要一人驗料上料,

一人操作, 一人品檢。 升組為自動化設備後, 驗料上料員工與上一道工序的品檢員工基本上被合併, 而操作員工總人數則減少了八到九成。 這樣整個工廠綜合下來, 基本上比前兩年節省了一半的員工成本。

目前全球的手機面板市場上, 總體來說總產能仍然是過剩的。 從手機報線上(http://www.shoujibao.cn/)統計的資料看來, a-Si LCD產品由於京東方和LGD利用8.5代線產能的切入, 基本上可以填補掉三星、LGD、SDI、夏普關掉的5代線以上累計產能空缺, 加上功能機出貨增長放緩, 第三季度全球至少有2成以上的產能溢出過剩, 這還是京東方和LGD的兩條8.5代線沒有滿負荷生產a-SiLCD手機屏的情況下。 而LTPS產品, 雖然新增的產能較少, 但一方面由於高端機型轉用OLED產品, 讓市場多出了約一成半的產能供給,

加上原來就有三成以上的產能建成後根本就沒有釋放出來, 或還被較低的良率所吞食, 事實上第三季度LTPS LCD的產能過剩情況至少超過四成, 接近五成。

事實上LCM模組加工行業總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其中手機品牌終端廠商坐等LCD全面屏產品出來, 大大的延緩了產品上市時間, 另外去年開始國產手機出貨量大增, 也造成了大批量採購後所帶來的龐大庫存和在途、線上產品。 加上前二年行業瘋狂擴建的產能還在陸續完工, 新的產能也需要訂單去填滿。

之所以會出現國產模組廠商同比大賺的行情, 除了李星前面所列舉的因素外, 此前國產模組加工行業盈利狀況不太理想, 基數較低, 相對來說只要行業有一波行情, 就很容易讓廠商收入增速出現明顯變化,如前幾年行業剛開始在LCD產品上流行全貼合工藝時,也有一批模組加工企業的業績得到了明顯改善一樣。

另外傳統的國際大廠轉向OLED顯示技術,或策略性的退出顯示行業,全球的顯示產業重心往中國境內轉移,也是國產模組廠商在LCD產品產能配套與成本管控上取得更多話語權的關鍵,而國產手機終端品牌出現集中化後,前期讓利一部分給國產模組加工企業,扶持自己的供應鏈快速複製出穩定的產能,也有一定關係。

總的來說,隨著國產手機終端品牌集中化越來越明顯,國產模組廠商的產能集中度也會加快,從而給能拿到訂單的企業帶來規模產能下的經濟成本優勢。另外,有技術與資本實力的企業,更能聚焦利基型產品,在搭乘上顯示與觸摸國產化爆發的東風後,戰略性客戶資源與訂單也更容易被自己拿到,從而讓國產大型模組加工企業長遠獲益。

相比紅紅火火的國產模組廠商來說,那些原來長期壟斷中國手機市場中高端顯示幕模組產品的日、韓企業,由於在前兩年採取了把模組加工業務撤出中國境內的舉措,現在面對這一塊本該屬於它們的中高端LCD模組市場,就只有哭暈在廁所裡了。而螢幕尺寸持續變大,並往全面屏產品繼續進化,則只讓中國國產模組廠的前景更佳。未來隨著後續顯示與觸摸國產化進程加快,這些國產模組廠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就很容易讓廠商收入增速出現明顯變化,如前幾年行業剛開始在LCD產品上流行全貼合工藝時,也有一批模組加工企業的業績得到了明顯改善一樣。

另外傳統的國際大廠轉向OLED顯示技術,或策略性的退出顯示行業,全球的顯示產業重心往中國境內轉移,也是國產模組廠商在LCD產品產能配套與成本管控上取得更多話語權的關鍵,而國產手機終端品牌出現集中化後,前期讓利一部分給國產模組加工企業,扶持自己的供應鏈快速複製出穩定的產能,也有一定關係。

總的來說,隨著國產手機終端品牌集中化越來越明顯,國產模組廠商的產能集中度也會加快,從而給能拿到訂單的企業帶來規模產能下的經濟成本優勢。另外,有技術與資本實力的企業,更能聚焦利基型產品,在搭乘上顯示與觸摸國產化爆發的東風後,戰略性客戶資源與訂單也更容易被自己拿到,從而讓國產大型模組加工企業長遠獲益。

相比紅紅火火的國產模組廠商來說,那些原來長期壟斷中國手機市場中高端顯示幕模組產品的日、韓企業,由於在前兩年採取了把模組加工業務撤出中國境內的舉措,現在面對這一塊本該屬於它們的中高端LCD模組市場,就只有哭暈在廁所裡了。而螢幕尺寸持續變大,並往全面屏產品繼續進化,則只讓中國國產模組廠的前景更佳。未來隨著後續顯示與觸摸國產化進程加快,這些國產模組廠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