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曹健受邀擔任清科集團沙丘大學投資課程導師並發表演講

10月13日上午, 創客100基金創始人、創客100企業家商學院院長曹健先生, 在北京受邀出席清科集團沙丘大學第二期投資課程, 擔任此次課程的導師,

並發表主旨演講《評判專案的三個維度》。

曹健指出, 判斷一個創業者值不值得投資, 一個創業項目值不值得你投資, 一個創業的行業值不值得你去投資的第一個維度, 是看創始人看創業團隊靠不靠譜;第二個維度是不懂不要投, 只投最瞭解的行業;第三個維度是選項目時, 優中選優, 海量項目中嚴選。

曹健還在演講中指出, 人生的最後一個職業才是做投資, 為什麼?因為有了人生的閱歷, 人生的體驗, 人生的成功和失敗, 你才能夠真正看得清這個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人是什麼樣的, 事物的發展的規律是個什麼樣。

他還向大家介紹了自己20年觀察IT行業的心得體會去評判創業項目的“方法論”。 他說:投資人一定要對資本保有敬畏之心, 去除浮躁, 對基金負責, 對LP負責。 投資一個項目的時候, 一定要最先判斷創業團隊的整體能力, 如果一個團隊要等拿到融資後才能運轉, 那麼, 這個創始人也沒有必要融資了。 因為, 如果你連你的合夥人都打動不了, 就更不會打動給你出錢的投資人。

曹健先生畢業于武漢大學, 早年任職新華社, 後在香港媒體任管理工作, 是中國知名期刊《IT時代週刊》的創始人;曹健還是亞洲傑出管理人才獎獲得者, 美國傑出人才引進者。 是多家上市公司顧問和多家高科技公司的投資人和董事。

學員認真聆聽曹健關於投資心得的分享

講到精彩之處學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課程結束後, 曹健與沙丘大學魏總暢聊熱絡

以下是曹健演講全文,經IT時代網編輯:

非常高興來到沙丘大學,我前不久在矽谷“西海岸華爾街”也就是就是沙丘路喝完咖啡,今天就來到了沙丘大學。

我是一個從事股權投資的投資人,在最近的這五年中間,看過了大約有4萬個創業專案,今天我和大家要分享的是,在我投資的生涯中,我在如何判斷一個項目和判斷一個創業者是不是能夠值得我們去投資去幫助,我的一個新的體會。

我始終有個觀點,人生的最後一個職業才是做投資,為什麼?因為只有你有了人生的閱歷,人生的體驗,人生的成功和失敗,你才能夠真正看得清這個世界是個什麼樣子,人是什麼樣的,事物的發展的規律是個什麼樣。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從三個維度來判斷一個創業者值不值得你投資,一個創業項目值不值得你投資,一個創業的行業值不值得你去投資。第一,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早期的投資,主要是看創業者。正所謂這個世界是人創造的,同樣一個事情,不同的人做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說,一個創業者找我的時候,我會先不談你做什麼,你先跟我聊聊家常。我會跟你閒聊,比如你是哪人,哪比如你是在哪兒出生的,比如你是在哪長大的,比如你是在哪讀書的,比如你是哪一年參加工作的,比如你的工作的經歷,再比如你有什麼興趣和愛好?這一些東西聊下來以後,我基本上能夠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軌跡,生活軌跡和興趣軌跡,還有你對事物判斷的彙集。

所以說我和這個創業者接觸,然後把這些資訊和他本人進行匹配。吻合度越高,這個項目越靠譜;吻合度越低,這個項目越不靠譜。這是我在判斷人方面的一個體會。

第二個體會,就看看你們的團隊是個什麼樣子,是你一個人做,還是一群人做?我認為一個能夠創業成功的創業者,他的團隊一定是非常強大的,那麼從一個側面來證明了你的能力,你的支持以及你的領導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強將手下無弱兵。

這一次受丁小姐邀請來到沙丘大學,我就覺得她非常幹練,做事利索。剛才見到他的上級魏總,我就發自內心的感慨,強將手下無弱兵。所以,我在判斷一個團隊的時候,從他本人的閱歷以及他的團隊作為切入點,其次我再看你這個項目。看你的股權怎麼分配的?你的員工有享受股權嗎?

最害怕的是那種創始人百分之百股權,其他人都是打工的。或者是這個項目我等拿了錢,這些人才能跟著我幹。這些在我們投資的生涯中是最可怕的。而這樣的項目在我的經歷中,成功率極低的。所以說我們在判斷一個創業者和他的團隊,能不能把事情真正做成,他過往的經歷和它現在所做的事情的高度的匹配。匹配率越高,它的成功率越高。第二,對於創始人從事的事情的感受越深,越獨特,同時又很切合實際,它的成功率越高。第三,整個團隊要一心把這個事情,做好不成功便成仁的這種決心,也是衡量一個項目能不能做成功的關鍵。

今天,我投資的專案學兩招的創始人歐陽也在現場。這個項目最初是一個朋友推薦給我,後來我跟創始人歐陽先生有個接觸,我能從他眼裡看出,他有要把這個事情做成的這種覺醒,也就是對他來講,這個事情如果做不成,他沒有退路。學兩招是線上短視頻授課的一個平臺,如果說喜馬拉雅是靠音訊來把知識和需要知識的人聚合在一起,那麼,學兩招是通過視頻來把他們聚合在一起。這是我在拍板投資學兩招的最原始的一個決定。

先不談這個行業未來發展怎麼樣,我先談這個創業者,他的能力和他所儲備的知識以及行業的積累是和他的創業項目高度配備的,所以這是我在接受這個項目最初的衝動。

還有一類人就是海歸,有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華盛頓大學畢業的這些人,在海外大公司有從業的經歷,這樣的人創業如果說和他過去所做的事情不能夠產生一個延續的發展,他對這個市場沒有獨到的感受,也是很難創業成功的。但是有很多的投資機構就熱衷於投這些。而這些人出來創業開價也很高,而我在實現這個事情的過程中間,我就會發現他們不具備能把一個事情真正做好的這種狼性。第二,他們做不了小事。第三,他們不具備很強的、具有狼性的領導力。

我經常也想人生有時候很奇妙是吧?為什麼有的人給你講兩分鐘,你記得他一輩子,有的人給你講一小時,你也不記得他在講什麼。所以這就是我覺得做投資,第一首先要看人,要判斷這個人,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創業者,我知道一個事情怎麼把它從不可能慢慢做大。

做投資生涯中我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創始人以及領導團隊。經常有創始人跟我說,我就拿著bp來跟你談。我就問他核心的一句話,你這些人有沒有全部到位。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在你這上班來了?有些創始人回答:只有一個人來了,其他三個人要等融到資才出來。那就證明你這個事業都不能夠讓你的合夥人放棄一切的跟著你幹。我說你的專案還能做成功嗎?你連你的合夥人都打動不了,怎麼打動投資人呢?

我在看專案的過程中,有一個做餐飲的,我瞭解了一下,我說你這個餐飲怎麼掙錢?他說我這個餐飲不怎麼掙錢,我將來的這個大資料掙錢。我心裡想你把我當土老帽看待了。

我就問他,你十年積攢的資料有沒有現在百度半年積攢的資料多?如果沒有的話,你別跟我談什麼大資料,大資料是在海量的資料基礎上去挖掘的,我說你這樣的公司還談大資料?在中國能談大資料的,也就百度騰訊阿裡巴巴是吧?這些公司他才真正去談大資料,其他別跟我談,大資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可以談大資料,你怎麼能有大資料?

除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理解以外,你還要跟行,就是要瞭解這些創業項目到底是賣給2C還是賣給2B,這也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所創業的項目,你到底是作為C端還是做個B端?這也是基於你對行業

在對整個行業理解當中,我們曾經20分鐘投一個項目,我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當時可能有點衝動,決定投他可能跟我對行業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這個項目叫拍庫,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拍庫做什麼呢?讓中國的有錢人在他們平臺上競拍海外的東西等等。

當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點子非常絕,尤其是中國從明代到清代到民國,因為戰亂,因為種種動亂,中國的很多的文物都流失到海外,包括字畫,包括明朝的傢俱,包括清朝的那些瓷器,很多都流失在歐美。因為文化的不同,他們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可能放在家裡承傳了100年了,都不懂它。但是還不僅僅是這個問題,我覺得觸動我投資的,是我一段經歷,所以我才決定投他的。

我在矽谷一個朋友,他花250萬美金買了一套別墅,這套別墅的主人是一對70多歲的老頭老太太。兒女都大了,而且都分佈在美國紐約啊、華盛頓工作,他們年齡大了也不方便了,就決定把這套別墅賣掉。我的朋友也沒給他還多少價,250萬就要了。這個白人也很高興,說這個華人老闆都很講義氣。然後在交房的時候,那個老頭兒就跟我的朋友說我們家還有一些傢俱,能不能你給5萬美金,我就把這個傢俱都給你們,無非就是一些老床、桌子和一些木頭椅子。

我的朋友一看這個房子也保養得很好,當時價位也不算太高,就想算了,反正就是買回來放在那個倉庫裡,給了5萬美金。朋友買了房,招一幫華人朋友到他家去聚會,這其中有一個專門研究文物的,一看就問你們家這傢俱是多少錢買的?他說5萬美金。他這個朋友就說這一套傢俱可以買三套這樣的房子了。這些全都明朝的文物。就是這個故事,讓拍庫一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立馬就拍板了。

第三個緯度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所看的項目中,市場的空間有多大?如果市場的空間不是很大,就沒有多大意思。前不久有一個從哥倫比亞大學回來的小夥子,非常有信心把東北菜引進到全國,我就跟他講,我說你一沒有行業經驗,二你的市場空間會受到擠壓。因為餐飲在中國來講是風,你的這種對餐飲的見解見地是遠遠不夠的,你的市場容量就非常有限。所以這也是我們就是作為投資人來講需要思考的問題。那麼對我來講,我經常在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投資的項目,它既是一個生意,同時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聲音,它是一個通過高科技、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能夠成為指數式成長的公司,才是我們需要投資的。

以下是曹健演講全文,經IT時代網編輯:

非常高興來到沙丘大學,我前不久在矽谷“西海岸華爾街”也就是就是沙丘路喝完咖啡,今天就來到了沙丘大學。

我是一個從事股權投資的投資人,在最近的這五年中間,看過了大約有4萬個創業專案,今天我和大家要分享的是,在我投資的生涯中,我在如何判斷一個項目和判斷一個創業者是不是能夠值得我們去投資去幫助,我的一個新的體會。

我始終有個觀點,人生的最後一個職業才是做投資,為什麼?因為只有你有了人生的閱歷,人生的體驗,人生的成功和失敗,你才能夠真正看得清這個世界是個什麼樣子,人是什麼樣的,事物的發展的規律是個什麼樣。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從三個維度來判斷一個創業者值不值得你投資,一個創業項目值不值得你投資,一個創業的行業值不值得你去投資。第一,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早期的投資,主要是看創業者。正所謂這個世界是人創造的,同樣一個事情,不同的人做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說,一個創業者找我的時候,我會先不談你做什麼,你先跟我聊聊家常。我會跟你閒聊,比如你是哪人,哪比如你是在哪兒出生的,比如你是在哪長大的,比如你是在哪讀書的,比如你是哪一年參加工作的,比如你的工作的經歷,再比如你有什麼興趣和愛好?這一些東西聊下來以後,我基本上能夠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軌跡,生活軌跡和興趣軌跡,還有你對事物判斷的彙集。

所以說我和這個創業者接觸,然後把這些資訊和他本人進行匹配。吻合度越高,這個項目越靠譜;吻合度越低,這個項目越不靠譜。這是我在判斷人方面的一個體會。

第二個體會,就看看你們的團隊是個什麼樣子,是你一個人做,還是一群人做?我認為一個能夠創業成功的創業者,他的團隊一定是非常強大的,那麼從一個側面來證明了你的能力,你的支持以及你的領導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強將手下無弱兵。

這一次受丁小姐邀請來到沙丘大學,我就覺得她非常幹練,做事利索。剛才見到他的上級魏總,我就發自內心的感慨,強將手下無弱兵。所以,我在判斷一個團隊的時候,從他本人的閱歷以及他的團隊作為切入點,其次我再看你這個項目。看你的股權怎麼分配的?你的員工有享受股權嗎?

最害怕的是那種創始人百分之百股權,其他人都是打工的。或者是這個項目我等拿了錢,這些人才能跟著我幹。這些在我們投資的生涯中是最可怕的。而這樣的項目在我的經歷中,成功率極低的。所以說我們在判斷一個創業者和他的團隊,能不能把事情真正做成,他過往的經歷和它現在所做的事情的高度的匹配。匹配率越高,它的成功率越高。第二,對於創始人從事的事情的感受越深,越獨特,同時又很切合實際,它的成功率越高。第三,整個團隊要一心把這個事情,做好不成功便成仁的這種決心,也是衡量一個項目能不能做成功的關鍵。

今天,我投資的專案學兩招的創始人歐陽也在現場。這個項目最初是一個朋友推薦給我,後來我跟創始人歐陽先生有個接觸,我能從他眼裡看出,他有要把這個事情做成的這種覺醒,也就是對他來講,這個事情如果做不成,他沒有退路。學兩招是線上短視頻授課的一個平臺,如果說喜馬拉雅是靠音訊來把知識和需要知識的人聚合在一起,那麼,學兩招是通過視頻來把他們聚合在一起。這是我在拍板投資學兩招的最原始的一個決定。

先不談這個行業未來發展怎麼樣,我先談這個創業者,他的能力和他所儲備的知識以及行業的積累是和他的創業項目高度配備的,所以這是我在接受這個項目最初的衝動。

還有一類人就是海歸,有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華盛頓大學畢業的這些人,在海外大公司有從業的經歷,這樣的人創業如果說和他過去所做的事情不能夠產生一個延續的發展,他對這個市場沒有獨到的感受,也是很難創業成功的。但是有很多的投資機構就熱衷於投這些。而這些人出來創業開價也很高,而我在實現這個事情的過程中間,我就會發現他們不具備能把一個事情真正做好的這種狼性。第二,他們做不了小事。第三,他們不具備很強的、具有狼性的領導力。

我經常也想人生有時候很奇妙是吧?為什麼有的人給你講兩分鐘,你記得他一輩子,有的人給你講一小時,你也不記得他在講什麼。所以這就是我覺得做投資,第一首先要看人,要判斷這個人,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創業者,我知道一個事情怎麼把它從不可能慢慢做大。

做投資生涯中我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創始人以及領導團隊。經常有創始人跟我說,我就拿著bp來跟你談。我就問他核心的一句話,你這些人有沒有全部到位。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在你這上班來了?有些創始人回答:只有一個人來了,其他三個人要等融到資才出來。那就證明你這個事業都不能夠讓你的合夥人放棄一切的跟著你幹。我說你的專案還能做成功嗎?你連你的合夥人都打動不了,怎麼打動投資人呢?

我在看專案的過程中,有一個做餐飲的,我瞭解了一下,我說你這個餐飲怎麼掙錢?他說我這個餐飲不怎麼掙錢,我將來的這個大資料掙錢。我心裡想你把我當土老帽看待了。

我就問他,你十年積攢的資料有沒有現在百度半年積攢的資料多?如果沒有的話,你別跟我談什麼大資料,大資料是在海量的資料基礎上去挖掘的,我說你這樣的公司還談大資料?在中國能談大資料的,也就百度騰訊阿裡巴巴是吧?這些公司他才真正去談大資料,其他別跟我談,大資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可以談大資料,你怎麼能有大資料?

除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理解以外,你還要跟行,就是要瞭解這些創業項目到底是賣給2C還是賣給2B,這也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所創業的項目,你到底是作為C端還是做個B端?這也是基於你對行業

在對整個行業理解當中,我們曾經20分鐘投一個項目,我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當時可能有點衝動,決定投他可能跟我對行業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這個項目叫拍庫,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拍庫做什麼呢?讓中國的有錢人在他們平臺上競拍海外的東西等等。

當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點子非常絕,尤其是中國從明代到清代到民國,因為戰亂,因為種種動亂,中國的很多的文物都流失到海外,包括字畫,包括明朝的傢俱,包括清朝的那些瓷器,很多都流失在歐美。因為文化的不同,他們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可能放在家裡承傳了100年了,都不懂它。但是還不僅僅是這個問題,我覺得觸動我投資的,是我一段經歷,所以我才決定投他的。

我在矽谷一個朋友,他花250萬美金買了一套別墅,這套別墅的主人是一對70多歲的老頭老太太。兒女都大了,而且都分佈在美國紐約啊、華盛頓工作,他們年齡大了也不方便了,就決定把這套別墅賣掉。我的朋友也沒給他還多少價,250萬就要了。這個白人也很高興,說這個華人老闆都很講義氣。然後在交房的時候,那個老頭兒就跟我的朋友說我們家還有一些傢俱,能不能你給5萬美金,我就把這個傢俱都給你們,無非就是一些老床、桌子和一些木頭椅子。

我的朋友一看這個房子也保養得很好,當時價位也不算太高,就想算了,反正就是買回來放在那個倉庫裡,給了5萬美金。朋友買了房,招一幫華人朋友到他家去聚會,這其中有一個專門研究文物的,一看就問你們家這傢俱是多少錢買的?他說5萬美金。他這個朋友就說這一套傢俱可以買三套這樣的房子了。這些全都明朝的文物。就是這個故事,讓拍庫一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立馬就拍板了。

第三個緯度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所看的項目中,市場的空間有多大?如果市場的空間不是很大,就沒有多大意思。前不久有一個從哥倫比亞大學回來的小夥子,非常有信心把東北菜引進到全國,我就跟他講,我說你一沒有行業經驗,二你的市場空間會受到擠壓。因為餐飲在中國來講是風,你的這種對餐飲的見解見地是遠遠不夠的,你的市場容量就非常有限。所以這也是我們就是作為投資人來講需要思考的問題。那麼對我來講,我經常在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投資的項目,它既是一個生意,同時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聲音,它是一個通過高科技、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能夠成為指數式成長的公司,才是我們需要投資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