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歐盟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經濟上卻是

眾所周知, 歐洲聯盟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經濟、正治共同體, 已經屹立了24年, 經濟上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德國、法國、義大利, 清一色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

軍事上絕大多數都是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成員國, 底蘊深厚。

美國脫胎於歐洲, 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 決定了美歐絕大多數時候處於一種合作態勢;但另一方面, 歐盟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 又是美元這個美國最不容觸碰的核心利益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因此美歐之間又時常齟齬不斷。 但有一點, 這種齟齬一定會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對於這樣一個各方面足以和美國鼎足而立的巨人,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不小心翼翼的維持和它的關係。 長期以來, 美國一直是歐盟最大的交易夥伴, 占歐盟貿易總額接近20%, 而D國與歐盟的貿易額占到了第二位, 比例大約15%。

從貿易結構上看, 歐盟主要向美國出口商品, 而主要從D國進口商品, 這一點對於D國當然是舉足輕重的。 地球人都知道一個除了醫食住行、養老等必須消費, 其餘消費萎靡不振的國家, 對於出口的依賴是多麼的強烈。 改開接近40年, 「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足以道盡一切。

但07年全球金融危機和緊隨其後的歐債危機餘波,

正在深深改變著這一局面。

2016年, 中德貿易額為1512.9億美元, 同比下降3.5%。 其中, 中方出口652.1億美元, 下降5.7%;進口860.8億美元, 下降1.8%, 中方貿易逆差為208.7億美元。

德國占了便宜當然說好了, 而實際上, 中歐有3000+的順差, 其他歐洲國家可不這麼想

然而, 有一點也是清楚的, “中歐”是一個非常不對等的組合:中國目前在所處地區以及地區之外要求領導權。 借助新絲綢之路這樣的計畫, 中國可能會試圖擴大其主導地位。 相反, 歐盟是一個由較小國家組成的相對鬆散的聯盟, 它沒有強有力的核心, 並日益受到英國脫歐和近年來的危機導致的裂痕的削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