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博納IPO文件曝光:張涵予章子怡韓寒等“突擊”入股

坊間猜測多時的博納影業資本化路徑終於確定:衝擊IPO!

今晚, 博納影業申報IPO的檔意外地出現在證監會預披露名單上, 意味著博納在宣佈私有化2年之後終於確定了資本化路徑, 也擊碎了市場上借殼傳言。

從公佈的招股說明書中, 文娛商業觀察意外地發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最新資訊:

相比于馬雲、馬化騰、郭廣昌、沈南鵬、閻焱等資本市場大佬入股, 力挺於冬外, 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和韓寒等國內一眾極具號召力的明星也成為博納影業的明星股東。

同時, 專注於電影行業的博納雖然營業收入資料相對較好, 但是在淨利潤方面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 以2017年第一季度為例, 營業收入4.33億、淨利潤僅為2501萬元, 而同時期的政府補貼則高達1153.31萬元。

博納影業IPO檔的披露, 意味著五大民營電影發行公司要麼已經踏入A股, 要麼正在趕往A股的路上:華誼光線已經完成資本路徑;樂視影業和萬達影視正在注入的路上。

如果一切順利, 最遲2019年, 五大民營電影發行公司就將齊聚A股, 同台競爭。

豪華股東團:馬雲馬化騰王健林……

張涵予章子怡韓寒……

博納是國內優秀的民營電影公司, 出品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乘風破浪》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成功開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主流商業大片, 做到又紅又專又好看。

同時發行和影院業務也十分具有看點。 博納以電影發行起家, 被稱為民營電影五大發行公司之一;佈局影院業務, 目前自營38家博納影院, 又在今年整體加盟萬達院線, 實現強強聯手。

如此優質的標的自然遭到資本的哄搶, 最典型的莫過於2015年底私有化宣佈的豪華買方團。

當時于冬公佈了阿裡、騰訊、中信證券、複星國際、紅衫、軟銀賽富, 以及博納影業創始人于冬等人組成的私有化軍團, 這些大機構背後站著諸多大佬, 包括馬雲、馬化騰、郭廣昌、沈南鵬、閻焱等。

如今根據招股書來看, 青睞博納的不僅是資本市場上的大佬, 就連娛樂圈內的頂級明星們也都願意加入博納, 成為明星股東, 包括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和韓寒。

據悉, 這些明星當中張涵予和黃曉明持股最多, 分別直接持有博納影業0.31%的股份;章子怡持有0.19%的股份;陳寶國持有0.13%的股份;韓寒則持有0.06%的股份。

以目前博納影業股份搶手程度來說, 於冬願意分享少數股份, 很明顯就是為了綁定這些平時極少露面, 但又極具票房號召力的實力派人物:紅色電影一哥張涵予、國際影星章子怡、新銳導演韓寒……

這些明星股東都是2017年3月份入股, 與他們一起的還有萬達影視。 根據萬達院線公告資料, 和博納影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 將增加3億元投資入股博納影業, 佔有其1.875%的股份。

這意味著博納影業最新的估值已達160億元。

博納影業2016年年入19億

淨利潤2501萬元

作為國內備受關注的民營電影公司, 私有化期間的財務資料相當令外界好奇。

在華誼光線等同行電影業績紛紛萎靡不振的情況下, 有《湄公河行動》《乘風破浪》等優異表現的博納影業表現如何?

根據公佈的招股書,博納影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3億、19億和4.33億;相應地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893.20萬元、1.02億元和2501萬元。

客觀的說,博納營業收入相比于華誼和光線的電影業務資料,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根據光線2016年的年報,光線電影及衍生品的收入為12.34億元;而華誼在2016年的電影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被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蓮》也表現不理想。

但是收入歸收入,具體到淨利潤方面,博納就有點不太理想。

根據招股書,博納影業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分別收到國家補助為5761.17萬元、2.12億元和1153.31萬元。這意味著博納影業的淨利潤在相當大程度上比較依賴政府補助,如果政府補助發生變化,淨利潤資料將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博納影業曾經早在2010年就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成為影視娛樂行業僅次於華誼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一時風光無兩。

但是美國資本市場對博納影業的不看好,導致博納影業股價長期低迷,融資也相當困難,於冬曾經在採訪中透露美國上市5年中只融到了1億美元。

在公司市值上更是被A股上市的華誼光線甩開一大截,最高峰的時候光線500多億,華誼600多億;而博納的市值私有化時50億,最新估值160億;如今A股開始擠泡沫,華誼和光線也都接近300億,博納與它們相比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A股的高市盈率是傳媒公司夢寐以求的上市路徑。如今博納已經邁出了一大步,正式吹響了進軍A股的號角。

隨著博納影業的這一舉動,也意味著曾經被稱為民營電影發行公司的華誼、光線、博納、萬達和樂視影業都集體跑向了A股。

2016年包含五洲發行等資產的萬達影視、樂視影業都陸續發佈了注入A股的方案,前者作價372億元,後者作價98億元,雖然後來由於種種政策原因萬達和樂視都終止了各自的並購方案。

但是在2017年,萬達和樂視都不約而同地重啟了這一資產注入計畫,目前2家公司都在停牌推進階段,登陸A股是勢在必行,萬達院線和樂視網都十分渴望影視這塊優良標的。

如果不出意外,萬達影視、樂視影業和博納影業都將會在2018年-2019年完成A股登陸計畫,到那時候包括華誼、光線在內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本文源自文娛商業觀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根據公佈的招股書,博納影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3億、19億和4.33億;相應地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893.20萬元、1.02億元和2501萬元。

客觀的說,博納營業收入相比于華誼和光線的電影業務資料,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根據光線2016年的年報,光線電影及衍生品的收入為12.34億元;而華誼在2016年的電影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被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蓮》也表現不理想。

但是收入歸收入,具體到淨利潤方面,博納就有點不太理想。

根據招股書,博納影業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分別收到國家補助為5761.17萬元、2.12億元和1153.31萬元。這意味著博納影業的淨利潤在相當大程度上比較依賴政府補助,如果政府補助發生變化,淨利潤資料將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博納影業曾經早在2010年就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成為影視娛樂行業僅次於華誼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一時風光無兩。

但是美國資本市場對博納影業的不看好,導致博納影業股價長期低迷,融資也相當困難,於冬曾經在採訪中透露美國上市5年中只融到了1億美元。

在公司市值上更是被A股上市的華誼光線甩開一大截,最高峰的時候光線500多億,華誼600多億;而博納的市值私有化時50億,最新估值160億;如今A股開始擠泡沫,華誼和光線也都接近300億,博納與它們相比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A股的高市盈率是傳媒公司夢寐以求的上市路徑。如今博納已經邁出了一大步,正式吹響了進軍A股的號角。

隨著博納影業的這一舉動,也意味著曾經被稱為民營電影發行公司的華誼、光線、博納、萬達和樂視影業都集體跑向了A股。

2016年包含五洲發行等資產的萬達影視、樂視影業都陸續發佈了注入A股的方案,前者作價372億元,後者作價98億元,雖然後來由於種種政策原因萬達和樂視都終止了各自的並購方案。

但是在2017年,萬達和樂視都不約而同地重啟了這一資產注入計畫,目前2家公司都在停牌推進階段,登陸A股是勢在必行,萬達院線和樂視網都十分渴望影視這塊優良標的。

如果不出意外,萬達影視、樂視影業和博納影業都將會在2018年-2019年完成A股登陸計畫,到那時候包括華誼、光線在內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本文源自文娛商業觀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