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場冤屈 6年官司 17億虧損 霸王還能Duang回來嗎?

還記得成龍代言的“Duang Duang Duang”的霸王洗髮水嗎?

近日, 霸王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霸王集團)發佈年報, 2016年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總營業額約2.64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

同比增加了約13.8%;淨利潤約人民幣4370萬元, 較2015年同比增長了140%, 成功實現6年以來的扭虧為盈。

同時, 今年1月25日, 霸王集團表示, 已經收到1800萬港元的款項, 並在回顧年度內確認為其他收入, 成功洗刷“致癌”冤屈。

一場冤屈 6年官司 17億虧損

據瞭解, 2009年, 繼強生公司嬰兒沐浴產品被查出二惡烷後, 香港《壹週刊》一篇名為《霸王致癌》的調查報導, 讓霸王集團也被捲入致癌風波。

據悉, 當地機構對霸王旗下的中草藥洗髮露、首烏黑亮洗髮露以及其生產的追風中草藥洗髮水進行了化驗, 均檢出了含有致癌物二惡烷。 資料顯示, 二惡烷主要用做溶劑、乳化劑、去垢劑等,對皮膚、眼部和呼吸系統有刺激性, 並可能對肝、腎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急性中毒時, 可能導致死亡, 已被美國列為致癌物質。

雖然霸王集團緊急回應稱產品安全, 但由於事件的不利影響, 霸王集團股價應聲大跌, 市值蒸發24億元。 2010年, 霸王集團營業額由2009年的17.56億元, 跌至14.75億元, 淨利潤虧損1.18億元。

之後, 霸王洗髮水銷量一路向下。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霸王集團的總體營業額與護髮產品的營業額同步下降:其中, 總體營業額分別為5.56億元、4.78億元、2.95億元、2.32億元;護髮產品的營業額分別為4.47億元、4億元、2.56億元、2億元。

相應的, 2011年霸王集團淨利潤虧損擴大至5.58億元;2012-2015年, 霸王集團淨利潤分別為-6.18億元、-1.44億元、-1.16億元和-1.11億元,

加上2010年, 連續虧損6年後, 累計損失高達16.65億元, 霸王萬玉華曾落淚感歎“在中國做企業為什麼就這麼難”?

對此, 早在2010年10月, 霸王集團就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訴《壹週刊》誹謗。 但直到2016年5月, 香港高院才裁定被告《壹週刊》敗訴, 有關“霸王”產品致癌的報導屬誹謗, 須向霸王集團賠償300萬港元及相關訴訟費。

先機已失 產品單一

儘管如此, 在霸王集團不得不與《壹週刊》斡旋的這6年, 卻讓霸王集團在中國洗髮產品市場規模加速擴大的關鍵時期分散了太多的注意力, 喪失了早期建立起的市場先機。

除此之外, 霸王集團自身產品結構單一、對護髮產品依賴性極大、行銷手段上等問題也一直是市場對霸王集團的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

2016年年報顯示,霸王集團的核心品牌仍為霸王,其營業額約2.08億元,占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總營業額的78.5%,比2015年度上升約13.1%。其餘幾個品牌:追風、本草堂、麗濤等品牌對整體營業額貢獻率則相對較小,分別佔據整體營業額的8.3%、5%和7.5%。

並且,“過去,霸王主要依靠終端管道,即培養一線導購團隊接觸消費者,霸王這個品牌距離消費者很遠。這是霸王在此後的行銷過程中需要進行轉變的地方。”

不過,霸王集團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伸展新的盈利觸手到嬰童等市場上,相繼推出了新的系列產品,並試圖拓展線上銷售等管道,擴大霸王集團產品的市場份額。

一見鍾情 夫妻創業

然而,在多年陰霾之後,霸王的領導人能否再一次讓霸王重拾輝煌呢?

資料顯示,霸王國際集團總裁萬玉華,1965年生,1988年華南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專業畢業,加州美國大學企業管理博士,高級工程師。陳啟源,祖籍廣東羅定,現為加拿大籍華人。加州美國大學DBA博士學位,現擔任霸王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

上世紀80年代初,萬玉華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擔任工程師,而陳啟源則是從事殺蟲劑貿易業務。一次偶然的機會,萬玉華認識了前來諮詢有什麼專利項目可以拓展的陳啟源,兩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妻。

而在相互交往中,兩人逐漸將關注點放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洗滌劑方面。1989年9月,由陳啟源出資,夫婦二人與華南植物研究所簽下五年合同,生產啤酒香波(洗髮水)等日用品。當年研究所曾提議將品牌取名“理想牌”,但陳啟源堅持用“霸王”,說叫出來比較響亮。

當時採用的銷售方式很簡單,做大流通,走大管道,繞開當時的百貨站批發,直接由霸王給經銷商底價,由經銷商負責霸王產品的一切銷售活動。每樽售價三、四元人民幣的啤酒香波,配方簡單,成本約一元人民幣,批發價兩元多人民幣,毛利逾倍。

同時,霸王還大手筆請來香港明星代言,嘗試當時內地日化廠商少見的終端銷售,將行銷做到極致,迅速打開知名度。

很快,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陳啟源夫婦就完成了霸王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

“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人海戰術”

1994年,合約到期後,霸王脫離華南研究所,改投廣東省中藥研究所,並正式成立集體所有制的廣州霸王化妝品公司。

1997年,本土企業重慶奧妮以首烏洗髮露實現年銷售額數億元,成為最早的知名中草藥洗護髮品牌。但華南研究所研究出臨床試驗效果比奧妮還要好的中草藥的植物洗髮配方,被霸王公司火速買下了這個專利。與奧妮從包裝到訴求都頗類似的霸王果酸首烏、皂角首烏洗髮露於1998年面世,市場銷量相當好。

但由於隨著外資的進入,啤酒香波的歷史宣告完結,霸王也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極。

2001年,夫婦二人又成立外資企業廣州霸王化妝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30萬美元。

而面對2001年拉芳、舒蕾等競爭對手的異軍突起,霸王“麗濤”系列出師不利等情況,2002年,霸王開始對業務進行了整改,使得銷售逐漸恢復起色。

2005年,傳聞,陳啟源拍板以外界傳聞的1000多萬元鉅資,聘請成龍做產品代言人,並投入數千萬元進行廣告轟炸。且在港上市前夕,霸王還增加王菲為產品代言人,業界傳聞其費用為2000萬元。據悉,從2006年至2008年,霸王的廣告推廣開支節節攀升,高達8500萬元、2.2億元和3.4億元。

“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人海戰術”的行銷轟炸下,根據AC尼爾森調查顯示,霸王的市場份額在2006年為3.5%,2007年為5.7%,2008年底則達到了7.8%。2009年,霸王在內地的市場佔有率約為7.6%,而在中草藥洗護髮市場佔有率則超過46%,在2006年~2009年,霸王產品銷售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中草藥洗髮液市場榜首。到了2009年12月,霸王集團總市值達180億元,2009年營業額17.56億元,納稅2.82億元。

期間,霸王實際上非常注重“低成本+規模化”,而研發投入並沒有外界想的那麼高。

再之後,霸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質疑聲聲 如何重拾輝煌?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探究陳啟源的發家史頗具傳奇色彩。傳聞,陳啟源是廣東羅定人,他及家人自稱其陳氏族譜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陳朝開國皇帝陳武帝霸先。而且族譜中還記載,陳氏後人遷移到羅定後,也繼承了陳霸先的一些醫術,行醫者眾,“中藥世家”的稱號逐漸流傳開來。至1928年前後,鄉鄰中許多人生頭蚤,陳家人便教人用茶麩、防風、辣蓼、樟木等煲水洗頭,治療頭蚤,由此中藥養發之風盛行鄉里。

2007年,《羅定史志》專門撰文為霸王作傳。其第35期上曾記載,陳啟源的爺爺陳瓊芝,1930年前後多出外在廣東、廣西等地行醫,並開藥鋪,為粵西一帶名醫。“陳啟源作為長孫,年少時很得爺爺寵愛,時常抱著他講其行醫的故事,帶他到各地遊歷。”

但之後,霸王“中藥世家”宣傳口號卻受到了諸多質疑。有記者輾轉聯繫到《羅定史志》作者,詢問陳啟源的家世追溯到陳霸先有何依據時,蘇智勳解釋,“他(陳霸先)當時在肇慶、羅定、三水等這一帶活動的嘛。”當記者詢問具體參考的史料時,蘇智勳表示:“肯定查了很多書,現在也說不清楚。我現在在另外的行業,不做這個了。我沒時間跟你說。”

有資料指出,陳啟源的父親陳敬芳,曾與人合夥經營一家農藥廠。陳啟源早年當兵,退伍後繼承了父親的農藥生意,父子並沒有行醫資質。

另一方面,陳啟源獲得加州美國大學DBA博士學位也受到懷疑。方舟子曾把來中國招生的加州美國大學稱為“克萊登大學”。

另外,有消息爆料,陳啟源有兩個弟弟,二弟陳啟泉及吳小桃夫婦執掌廣州倩采化妝品公司和包裝材料公司,主要產品為牙博士和白箭牙膏,也是霸王的牙膏軟管供應商;三弟陳啟文執掌廣州晨明紙品有限公司,為霸王的包裝材料供應商之一。

兩個弟弟雖均沒在霸王公司內任職、選擇在廣州經營自己的日化企業,兼做霸王的供應商,但霸王某年的招股書上顯示,陳啟源兩位弟弟與霸王公司間的交易金額分別為430萬元和690萬元,屬於中等供應商行列;但兩年之後,這二個交易數位則有可能翻番的預期,招股書亦有注明。而當時倩采和晨明兩家公司與霸王簽訂3年期的供貨協定時,霸王已進入了上市攻堅階段,3個月後即告掛牌,成功募資近15億元。中間的關聯也讓許多人表示好奇。

此外,筆者還注意到,此次年報中,霸王的銷售成本下降和毛利的增加,與直接人工成本的減少不無關係,可見,霸王的重振旗鼓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2016年年報顯示,霸王集團的核心品牌仍為霸王,其營業額約2.08億元,占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總營業額的78.5%,比2015年度上升約13.1%。其餘幾個品牌:追風、本草堂、麗濤等品牌對整體營業額貢獻率則相對較小,分別佔據整體營業額的8.3%、5%和7.5%。

並且,“過去,霸王主要依靠終端管道,即培養一線導購團隊接觸消費者,霸王這個品牌距離消費者很遠。這是霸王在此後的行銷過程中需要進行轉變的地方。”

不過,霸王集團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伸展新的盈利觸手到嬰童等市場上,相繼推出了新的系列產品,並試圖拓展線上銷售等管道,擴大霸王集團產品的市場份額。

一見鍾情 夫妻創業

然而,在多年陰霾之後,霸王的領導人能否再一次讓霸王重拾輝煌呢?

資料顯示,霸王國際集團總裁萬玉華,1965年生,1988年華南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專業畢業,加州美國大學企業管理博士,高級工程師。陳啟源,祖籍廣東羅定,現為加拿大籍華人。加州美國大學DBA博士學位,現擔任霸王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

上世紀80年代初,萬玉華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擔任工程師,而陳啟源則是從事殺蟲劑貿易業務。一次偶然的機會,萬玉華認識了前來諮詢有什麼專利項目可以拓展的陳啟源,兩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妻。

而在相互交往中,兩人逐漸將關注點放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洗滌劑方面。1989年9月,由陳啟源出資,夫婦二人與華南植物研究所簽下五年合同,生產啤酒香波(洗髮水)等日用品。當年研究所曾提議將品牌取名“理想牌”,但陳啟源堅持用“霸王”,說叫出來比較響亮。

當時採用的銷售方式很簡單,做大流通,走大管道,繞開當時的百貨站批發,直接由霸王給經銷商底價,由經銷商負責霸王產品的一切銷售活動。每樽售價三、四元人民幣的啤酒香波,配方簡單,成本約一元人民幣,批發價兩元多人民幣,毛利逾倍。

同時,霸王還大手筆請來香港明星代言,嘗試當時內地日化廠商少見的終端銷售,將行銷做到極致,迅速打開知名度。

很快,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陳啟源夫婦就完成了霸王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

“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人海戰術”

1994年,合約到期後,霸王脫離華南研究所,改投廣東省中藥研究所,並正式成立集體所有制的廣州霸王化妝品公司。

1997年,本土企業重慶奧妮以首烏洗髮露實現年銷售額數億元,成為最早的知名中草藥洗護髮品牌。但華南研究所研究出臨床試驗效果比奧妮還要好的中草藥的植物洗髮配方,被霸王公司火速買下了這個專利。與奧妮從包裝到訴求都頗類似的霸王果酸首烏、皂角首烏洗髮露於1998年面世,市場銷量相當好。

但由於隨著外資的進入,啤酒香波的歷史宣告完結,霸王也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極。

2001年,夫婦二人又成立外資企業廣州霸王化妝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30萬美元。

而面對2001年拉芳、舒蕾等競爭對手的異軍突起,霸王“麗濤”系列出師不利等情況,2002年,霸王開始對業務進行了整改,使得銷售逐漸恢復起色。

2005年,傳聞,陳啟源拍板以外界傳聞的1000多萬元鉅資,聘請成龍做產品代言人,並投入數千萬元進行廣告轟炸。且在港上市前夕,霸王還增加王菲為產品代言人,業界傳聞其費用為2000萬元。據悉,從2006年至2008年,霸王的廣告推廣開支節節攀升,高達8500萬元、2.2億元和3.4億元。

“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人海戰術”的行銷轟炸下,根據AC尼爾森調查顯示,霸王的市場份額在2006年為3.5%,2007年為5.7%,2008年底則達到了7.8%。2009年,霸王在內地的市場佔有率約為7.6%,而在中草藥洗護髮市場佔有率則超過46%,在2006年~2009年,霸王產品銷售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中草藥洗髮液市場榜首。到了2009年12月,霸王集團總市值達180億元,2009年營業額17.56億元,納稅2.82億元。

期間,霸王實際上非常注重“低成本+規模化”,而研發投入並沒有外界想的那麼高。

再之後,霸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質疑聲聲 如何重拾輝煌?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探究陳啟源的發家史頗具傳奇色彩。傳聞,陳啟源是廣東羅定人,他及家人自稱其陳氏族譜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陳朝開國皇帝陳武帝霸先。而且族譜中還記載,陳氏後人遷移到羅定後,也繼承了陳霸先的一些醫術,行醫者眾,“中藥世家”的稱號逐漸流傳開來。至1928年前後,鄉鄰中許多人生頭蚤,陳家人便教人用茶麩、防風、辣蓼、樟木等煲水洗頭,治療頭蚤,由此中藥養發之風盛行鄉里。

2007年,《羅定史志》專門撰文為霸王作傳。其第35期上曾記載,陳啟源的爺爺陳瓊芝,1930年前後多出外在廣東、廣西等地行醫,並開藥鋪,為粵西一帶名醫。“陳啟源作為長孫,年少時很得爺爺寵愛,時常抱著他講其行醫的故事,帶他到各地遊歷。”

但之後,霸王“中藥世家”宣傳口號卻受到了諸多質疑。有記者輾轉聯繫到《羅定史志》作者,詢問陳啟源的家世追溯到陳霸先有何依據時,蘇智勳解釋,“他(陳霸先)當時在肇慶、羅定、三水等這一帶活動的嘛。”當記者詢問具體參考的史料時,蘇智勳表示:“肯定查了很多書,現在也說不清楚。我現在在另外的行業,不做這個了。我沒時間跟你說。”

有資料指出,陳啟源的父親陳敬芳,曾與人合夥經營一家農藥廠。陳啟源早年當兵,退伍後繼承了父親的農藥生意,父子並沒有行醫資質。

另一方面,陳啟源獲得加州美國大學DBA博士學位也受到懷疑。方舟子曾把來中國招生的加州美國大學稱為“克萊登大學”。

另外,有消息爆料,陳啟源有兩個弟弟,二弟陳啟泉及吳小桃夫婦執掌廣州倩采化妝品公司和包裝材料公司,主要產品為牙博士和白箭牙膏,也是霸王的牙膏軟管供應商;三弟陳啟文執掌廣州晨明紙品有限公司,為霸王的包裝材料供應商之一。

兩個弟弟雖均沒在霸王公司內任職、選擇在廣州經營自己的日化企業,兼做霸王的供應商,但霸王某年的招股書上顯示,陳啟源兩位弟弟與霸王公司間的交易金額分別為430萬元和690萬元,屬於中等供應商行列;但兩年之後,這二個交易數位則有可能翻番的預期,招股書亦有注明。而當時倩采和晨明兩家公司與霸王簽訂3年期的供貨協定時,霸王已進入了上市攻堅階段,3個月後即告掛牌,成功募資近15億元。中間的關聯也讓許多人表示好奇。

此外,筆者還注意到,此次年報中,霸王的銷售成本下降和毛利的增加,與直接人工成本的減少不無關係,可見,霸王的重振旗鼓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