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陳少川:結論是:“週一收3374是關鍵,看似上漲卻是下跌”。

作者:陳少川

從8月25日拉高上漲後的走勢, 應該是A股有史以來最為特殊的一段行情, 這個走勢趨向可以清楚看到, 感受到認為鑿刻的操作手法, 究竟是誰在主導這樣的行情?為何如此干預行情演變呢?不必說估計大家也都知道為什麼如此, 本欄要說的是, 股市是眾人參與的遊戲, 一旦陷入過度人為主導干預後, 股市本身的市場性因素失去了反而不好。

是否會因為這個演變造就A股從此造好呢?或因為過度干預後反而讓A股陷入從此講不清楚的小幅度拉鋸盤局。 也許這就是長期大底夯實的最重要的步驟迴圈,

也可能因此變成只有極少數掌握絕對資金與籌碼者可以玩, 穩定走勢的確是看到了, 不再大幅度變動也確認了, 但股市的自然造血功能與市場性沒有了, 玩的興致也減少啦!

週五(10月13日)盤面特徵解讀:

我將盤面的演變特徵解讀採取塊狀模式說明, 分成四類, 即“力撐指數(力壓指數)”、“主動發力(主動壓制)”、“人氣調動(人氣退卻)”、“自然運行(人為鑿刻)”。 姑且不論這樣的分類是否合理, 但可以作為分析論述的步驟, 週五完全沒有人和力撐指數的板塊, 當然也沒有力壓指數的動作, 所以漲跌演變不存在以指數為准。

沒有主動發力板塊意謂今天沒有焦點, 所幸也沒有主動壓制所以沒有殺跌動向;沒有明確的主動發力板塊維持強度,

意謂沒有指標股領軍要拿什麼上漲呢?還好也沒有主動殺跌的板塊壓制, 所以多方還不一定會認輸。 這樣的現象會陷入自然運行, 此時也會陷入“看漲時跌、看跌時漲”的演變, 結果會如何?多看少做。

週五(10月13日)麥氏理論量潮技術面分析:

所謂量潮趨勢解讀市場習慣採用切線認定, 麥氏理論認為“均量線才是最好的趨向解讀”, 事實上也就只能解讀趨勢傾向而已, 並非告訴您可以漲到哪裡?任何試圖解釋股價可以漲多少的分析都是無稽之談, 因為不可能預測價位變動, 只能談趨勢演變, 所以麥氏理論認為只有“均量線及均價線”趨向而已。

均量線可以分成“均額線及均數線”, 關鍵在於“均額線趨勢如何構成有效的資金供應”,

然後比對“均數線如何形成籌碼換手率演變”, 這兩個重心看上證指數及滬深指數, 可以清楚發現都明顯偏向下跌, 此時價格的上漲就是典型的背離。 在非常態下的認為鑿刻干預確實會有一定影響, 但拉長時效最後還是要回歸量能不足的隱憂及缺點。

週五(10月13日)三點一項推導判斷:

人氣傾向及板塊動向對多方不利, 所以“看似上漲卻下跌”, 務必注意這樣的特徵變動, 其中最後的關鍵在於下午2點以後的盤勢變化, 務必盯緊周K線收盤的演變, 收黑的特徵極為明顯, 務必多注意!

結論是:“週一收3374是關鍵, 看似上漲卻是下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