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本AI避險基金經理的「人機共存」哲學

如果我們都死了, 人工智慧(AI)還是會照常交易。 」AI關於對金融從業人員的衝擊, 美國通用人工智慧學會主席格策爾(Ben goertzel)曾經這樣打趣地形容。

但這句話, 恐怕無法被日本AI避險基金經理人野村至紀(Yoshinori Nomura)認同, 他表示:「AI的主人還是基金經理, 要對基金操作盈虧負責的, 終究是人。 」在野村眼裡, 無論機器再聰明, 人類還是必須學會駕馭、理解、隨時修正AI的行動。

隨著人工智慧快速發展, AI應用于金融領域已勢不可擋, 近期以來, 「AI操盤手」也成新趨勢, 去年六月, 野村掌管的純AI隱形操盤手在英國脫歐前後不僅「倖免於難」甚至能夠逆勢獲利後, 這檔基金瞬間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焦點, 原因不在於賺多少, 而是「AI替人類操盤賺錢」的可能性, 已經不再是想像情節。

決策不帶偏見:它靠反向操作, 英國脫歐後逆勢獲利

野村是日本首檔純AI避險基金創造者, 他所管理的日股指數股票期貨策略基金(Simplex Equity Futures Strategy Fund)百分之百由人工智慧操盤。

而這檔基金已被美國彭博稱為「日本增長最快的避險基金之一」。

野村的傳奇奠基于英國脫歐那天。 專家指出, 日本股市是全球十五大市場中震盪幅度最大的股市, 平均波動率較美國股市高出四倍, 也因此, 若AI避險基金能在這樣險峻的環境下績效卓著, 證明AI操盤在未來充滿可能。

野村就是在這樣的試煉場裡, 勇敢地讓AI真槍實彈獨立操盤。

「我從來沒有干預過AI, 也沒計畫這樣做。 」

試煉很快就來了。 去年英國脫歐公投投票前, AI做出了大舉做空日股期貨的決定, 但當時的民調資料在在顯示, 留歐派將會勝出, 隨著投票日接近, 股市也呈溫和上揚的態勢一路走強野村回憶。 「走勢全然相反,

我緊張得快哭出來。 」

但他依然沒有出手干預, 「只是做好了虧損的心理準備, 但我可以確定, 可能的虧損金額, 是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

不料, 計票結果顯示英國脫歐將成事實, 空方於是大舉壓境, 導致賣盤湧現, 日股急瀉, 最終創下近五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而野村的基金淨值當天上漲3.4%, 刷新近三個月最佳表現。 隔天, 當市場驚魂未定之際, 野村的AI操盤手則是做出了獲利決定, 成功在指數低點回補空單。

「最終還是AI做出正確判斷。 」野村回顧整趟過程, 提出他的心得感想:「當特定事件發生, 沒人知道結果好壞, 一般投資者此時往往會基於自己的偏見進行交易, 而AI的好處, 就在於不受認知偏差影響。 它沒有偏見, 純粹從它所認知的投資理論進行交易決策」。

野村的不干預策略反映在績效上, 除英國脫歐一例, 在此之前, A股崩盤、希臘公投、瑞士法郎與歐元脫鉤、量化寬鬆政策縮減恐慌等事件發生時, 野村的基金績效AI, 都優於人類基金經理。

那麼, 作為AI的主人, 如何理解這位「AI員工」的認知是否足夠呢?回答這個問題時, 野村回顧了自己接觸AI的過程, 從中, 他拆解了人工智慧的先天優勢與不足, 並且點出了人類──AI的主人, 應該扮演的角色, 功能與心態。

大數據的進化:它學會以最快速度, 自我學習, 預測

時間回到二十年前, 野村在早稻田大學修讀物理碩士, 當時他主修非線性非平衡統計力學, 正好搭上90年代「經濟物理學」蓬勃發展之際, 讓野村對金融市場,

風險管理產生興趣, 「這就是我投資策略的靈感。 」

研究所畢業後, 野村順利進入日本龍頭券商野村證券的附屬機構野村總合研究所(NRI), 這是日本第一家以提供諮詢顧問服務為主要業務的民間智庫, 「在那裡, 我負責大資料採擷和需求預測的商業顧問。 」

有了大資料的概念, 2003年後, 他輾轉進入花旗銀行任職, 為了提供客戶適合的銷售對策和效果分析, 開始嘗試用類神經網路等技術建置模型, 讓系統能依據經驗不斷修正, 反復執行。

這時, 他已經知道大資料的能耐, 也知道如何讓機器自動學習, 「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投資決策的概念, 大概就在這個階段悄悄萌芽了。 」

2008年, 野村被延攬到Simplex資產管理公司, 公司希望他為績效不彰的日股量化策略基金找出改善之道。 所謂量化策略基金,通常是基金公司設計出一套複雜的程式,其中包含許多的市場變數,透過計算,得到最適當的投資決定。

野村回憶,「一開始,我仍嘗試創造一個新的程式,但很快就發現只靠數學是不夠的!為了完成一個可應用的模型,我必須讓這套程式隨時,即時地加入新的變數,或者調整參數。」簡單地說,「我必須讓它自己學習,用最快的速度自我調整。也就是,我需要人工智慧!」

野村認為,比起傳統策略,AI最強大的優勢,在於「具有每天自動學習和調整能力,在市場發生變化時仍保持預測能力。人類分析師通常需要至少幾個月才能找到新參數,這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上,動作太慢了!」在他看來,這是AI比傳統策略最明顯的優勢。

仰賴人腦修正:它隨機也懂趨勢,但缺乏情感判斷

只是,野村的純AI避險基金策略初期推出時並不順利,AI部分原因是這個詞彙對當年的銀行體系還太新。「人們把它想成死板板的機器。」他舉例,在完全相同的環境底下,「我的AI卻可能做出不盡相同的投資決定,這個結果,會讓外界對於AI的運作感到懷疑。」

但在野村的眼中,「如果投資決策都是前後一致,才是真正的大問題。」他進一步解釋,「股市的波動,本來就包含隨機漫步的成分啊!」不但如此,市場之所以難測,往往在於它「有時隨機,有時似有既定趨勢,有的時候又像鐘擺一樣物極必反,難以捉摸。」

「如果只是隨機,你完全不可能預估未來,但從物理學角度,市場不是混沌與隨機,勢必有一個方法可以預測未來。其實一系列的價格都有跡可循,都源於投資人在貪婪與恐懼間搖擺!我認為這個自我調整的互動模式就像趨勢,會崩壞,復蘇,興衰起落」。

於是,在修正自己的時AI,野村反而把重點放在「降低秩序」,在一定程度之內,加入了「隨機」的成分,「這是人工智慧的缺點,它雖然沒有偏見,但也沒有直覺。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直覺式的隨機判斷有時反而更正確」。

他明白指出,在「人機共存」的工作過程中,人,是唯一能根據想像力與創造力提供直覺判斷的角色。

基於自己「當AI主人」的特殊經驗,野村提出對於AI取代人類工作的看法:「除了例行性工作會被取代之外,由下而上(Bottom Up,指分析企業營運狀況)的研究員也可能被取代。」

但是,因為人工智慧缺乏人類社會的常識與情感,「愈是不規則,需要常理判斷的工作,愈難被取代。像是面對面的服務,或者,需要透過知識,常理與想像結合才能完成的創造性工作,AI無法取代。」他強調,「人工智慧無法為人類創造出前所未見的獨特體驗。」

逐一描述人工智慧的「愚笨一面」之後,從數字看AI操盤基金的勝率其實也不算頂尖,「每天開盤,收盤前各交易一次,我的設定是儘量讓它能有六成的勝率,希望每次獲利能有2%報酬,失敗的交易,虧損要在1%以內。」他說,自己雖不干預投資決策,但「修正AI程式卻是最頻繁的例行工作」。

的確,現階段還沒有必要把AI操盤績效神化,從目前國際間的報導來看AI操盤績效勝過人腦時,通常是在需要高度理性的特殊事件期間;野村也認為,「人工智慧不是永不出錯的水晶球!」

潛藏未知風險:它好學不喊累,但沒有常識會出錯

就像許多專家對於人工智慧的共通評論,「即使是的主人AI,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學了什麼。人工智慧的神經網路太複雜了!」野村舉例,英國脫歐前,他的AI除了參考民調資料,還自動閱讀了大量的研究報告以及twitter,「這或許是它認為脫歐勝出機率較高的原因,但,我真的不知道它讀了些什麼。」

於是,關於如何當個AI的主人,野村說,你必須先認清,它是一個永遠不會喊累,永遠快速學習的員工;但是,它會出錯,所以主人的首要任務是控管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最後,它沒有常識,不會想像,也不知道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才是驅動股價的根本原因,「所以,基金經理還是不會失業啦!」野村笑說。

金獎章-全球資產配置專家

訪問我們

G-medal.com

所謂量化策略基金,通常是基金公司設計出一套複雜的程式,其中包含許多的市場變數,透過計算,得到最適當的投資決定。

野村回憶,「一開始,我仍嘗試創造一個新的程式,但很快就發現只靠數學是不夠的!為了完成一個可應用的模型,我必須讓這套程式隨時,即時地加入新的變數,或者調整參數。」簡單地說,「我必須讓它自己學習,用最快的速度自我調整。也就是,我需要人工智慧!」

野村認為,比起傳統策略,AI最強大的優勢,在於「具有每天自動學習和調整能力,在市場發生變化時仍保持預測能力。人類分析師通常需要至少幾個月才能找到新參數,這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上,動作太慢了!」在他看來,這是AI比傳統策略最明顯的優勢。

仰賴人腦修正:它隨機也懂趨勢,但缺乏情感判斷

只是,野村的純AI避險基金策略初期推出時並不順利,AI部分原因是這個詞彙對當年的銀行體系還太新。「人們把它想成死板板的機器。」他舉例,在完全相同的環境底下,「我的AI卻可能做出不盡相同的投資決定,這個結果,會讓外界對於AI的運作感到懷疑。」

但在野村的眼中,「如果投資決策都是前後一致,才是真正的大問題。」他進一步解釋,「股市的波動,本來就包含隨機漫步的成分啊!」不但如此,市場之所以難測,往往在於它「有時隨機,有時似有既定趨勢,有的時候又像鐘擺一樣物極必反,難以捉摸。」

「如果只是隨機,你完全不可能預估未來,但從物理學角度,市場不是混沌與隨機,勢必有一個方法可以預測未來。其實一系列的價格都有跡可循,都源於投資人在貪婪與恐懼間搖擺!我認為這個自我調整的互動模式就像趨勢,會崩壞,復蘇,興衰起落」。

於是,在修正自己的時AI,野村反而把重點放在「降低秩序」,在一定程度之內,加入了「隨機」的成分,「這是人工智慧的缺點,它雖然沒有偏見,但也沒有直覺。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直覺式的隨機判斷有時反而更正確」。

他明白指出,在「人機共存」的工作過程中,人,是唯一能根據想像力與創造力提供直覺判斷的角色。

基於自己「當AI主人」的特殊經驗,野村提出對於AI取代人類工作的看法:「除了例行性工作會被取代之外,由下而上(Bottom Up,指分析企業營運狀況)的研究員也可能被取代。」

但是,因為人工智慧缺乏人類社會的常識與情感,「愈是不規則,需要常理判斷的工作,愈難被取代。像是面對面的服務,或者,需要透過知識,常理與想像結合才能完成的創造性工作,AI無法取代。」他強調,「人工智慧無法為人類創造出前所未見的獨特體驗。」

逐一描述人工智慧的「愚笨一面」之後,從數字看AI操盤基金的勝率其實也不算頂尖,「每天開盤,收盤前各交易一次,我的設定是儘量讓它能有六成的勝率,希望每次獲利能有2%報酬,失敗的交易,虧損要在1%以內。」他說,自己雖不干預投資決策,但「修正AI程式卻是最頻繁的例行工作」。

的確,現階段還沒有必要把AI操盤績效神化,從目前國際間的報導來看AI操盤績效勝過人腦時,通常是在需要高度理性的特殊事件期間;野村也認為,「人工智慧不是永不出錯的水晶球!」

潛藏未知風險:它好學不喊累,但沒有常識會出錯

就像許多專家對於人工智慧的共通評論,「即使是的主人AI,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學了什麼。人工智慧的神經網路太複雜了!」野村舉例,英國脫歐前,他的AI除了參考民調資料,還自動閱讀了大量的研究報告以及twitter,「這或許是它認為脫歐勝出機率較高的原因,但,我真的不知道它讀了些什麼。」

於是,關於如何當個AI的主人,野村說,你必須先認清,它是一個永遠不會喊累,永遠快速學習的員工;但是,它會出錯,所以主人的首要任務是控管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最後,它沒有常識,不會想像,也不知道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才是驅動股價的根本原因,「所以,基金經理還是不會失業啦!」野村笑說。

金獎章-全球資產配置專家

訪問我們

G-meda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