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巴斯夫簽約以59億歐元收購拜耳部分種子和除草劑業務

10月13日, 全球化工巨頭德國巴斯夫(BASF)和德國拜耳(Bayer)公司簽署協議, 以59億歐元現金收購拜耳種子和非選擇性除草劑業務的重要部分。 這部分業務是拜耳計畫收購美國孟山都(Monsanto)的框架下, 拜耳有意剝離的資產。

巴斯夫方面表示, 此次收購的資產包括拜耳全球草銨膦非選擇性除草劑業務, 其商業品牌為Liberty、Basta和 Finale, 以及拜耳在部分市場的關鍵大田作物種子業務, 包括北美洲使用LibertyLink性狀技術的InVigor品牌的油菜品種、主要在歐洲市場的油菜、美州和歐洲的棉花以及美州的大豆。 此次交易同樣包括拜耳的性狀研究和這些作物的培育能力以及LibertyLink性狀和商標。

2016年全年, 這些擬收購的拜耳業務總銷售額達到約13億歐元, 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約3.85億歐元。 此次交易需待拜耳完成對孟山都的收購, 且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 交易計畫於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

巴斯夫成立於1865年, 總部位於德國路德維希港。 巴斯夫的產品分屬五大業務領域, 化學品、特性產品、功能性材料與解決方案、農業解決方案、石油與天然氣。 2016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約580億歐元, 其中作物保護部的銷售額為56億歐元。

拜耳成立於1863年, 總部位於德國的勒沃庫森。 其業務領域包括醫藥保健、作物營養、高科技材料等。 2016年財年, 拜耳的銷售額為468億歐元。

近兩年, 種子和農化行業裡“巨頭並購”頻現。

在完成一系列複雜的資本運作之後, 全球農資行業將呈現中、美、德三足鼎立之勢。 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 陶氏)與美國杜邦公司(DuPont, 杜邦)於8月31日成功完成對等合併, 合併後的實體為一家控股公司, 名稱為“陶氏杜邦”。 今年6月, 中國化工(Chemchina)以440億美元完成了對種子巨頭瑞士先正達(Syngenta)的收購。 目前拜耳以660億美元對孟山都的收購正在進行中。

“通過此次投資, 我們抓住機會在關鍵大田作物和市場收購高吸引力的資產。 這次收購從戰略上充實了巴斯夫現運作良好的作物保護業務以及我們的生物技術業務。 ”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博凱慈表示:“此次收購將進一步強化我們的農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 -- 巴斯夫產品組合的核心支柱之一。

巴斯夫表示, 此次收購和巴斯夫現有作物保護業務形成互補, 增強了公司的除草劑產品組合, 並使巴斯夫通過關鍵農業市場的專利資產進入到種子業務。 “憑藉有能力的新團隊成員和更完善的產品組合, 我們將為農民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滿足他們對高品質種子、化學和生物作物保護措施的需求。 ”

據瞭解, 此次收購完成後, 超1800名商務、研發、培育和生產人員將從拜耳轉移至巴斯夫。 這些員工主要位於美國、德國、巴西、加拿大和比利時。 另外, 巴斯夫將收購拜耳位於德國、美國、加拿大的草銨膦生產和配方製造基地, 位於美洲和歐洲的種子培育基地以及美國和歐洲的性狀研究設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