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王凱、白百何、黃軒杠上“清明檔”,犯罪類型紮堆終究是自相殘殺

三月結束, 全國電影票房分別為49.05億、61.84億、32.54億, 第一季度累計143.43億, 跟去年同期的(38.53+68.87+37.29=)144.69億接近。

截至昨日零點, 《嫌疑人x的獻身》已攬獲4833.6萬元票房(含點映),

票房占單日占比的40.2%, 高出《金剛:骷髏島》昨日票房1500萬左右。 這也意味著國產片在被進口片碾壓49天后終於重回單日票房榜首。 被進口大片霸屏已久的院線, 總算在“清明檔”迎來了以《嫌疑人X的獻身》《綁架者》《非凡任務》領頭的9部國產片。

為了搭上檔期熱度, 這三部分別由王凱、白百何、黃軒主演的電影不僅都選在3月31日同一天上映, 而且題材都是犯罪、懸疑。 那麼今天他們又會有一個怎麼樣的成績呢?

4月1日單日預測:1.3億

只可惜, 這場同類型電影紮堆上演的“鷸蚌相爭”大戲, 直接的後果非常有可能就是分流了一大批觀眾, 加之《金剛:骷髏島》的“怪獸狂潮”尚未退去, 此時這幾部影片要想實現各自票房的逆襲或者爆發, 可能不為樂觀。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預測明日《金剛:骷髏島》就能實現反超。

國產片緣何紮堆瞄準“清明檔”?“熱檔期”其實是偽命題

今年, 被國產片擠滿的“清明檔”總給人提前進入 “國產片保護月”的錯覺。

從單片角度來看,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光是劇本就讓蘇有朋與原著作者東野圭吾來回磨合了35版之多,

耗時11個月之久, 演員方面王凱、張魯一、林心如的人氣與演技也是電影的一大賣點。 今日將保持4000萬水準, 最終可達3.7億。

《綁架者》從2015年反復修改至今才終於上映, 這部徐靜蕾對動作/犯罪類影片的首次嘗試之作, 融入了自己的女性思考與販賣兒童器官的現實題材, 並且, 把黃立行拍得又man又性感。 而作品已累計71.3億票房的白百何應該會繼續發揮些許“票房靈藥”的效用。 今日預計拿下1300萬, 最終票房可達1.4億。

曾聯手打造《無間道》《竊聽風雲》的香港王牌組合“麥莊” (麥兆輝+莊文強), 此次集結實力硬漢黃軒、段奕宏和祖峰來共同演繹號稱內地版“無間道”的《非凡任務》, 穩紮穩打走實力路線。 預計今日報收2500萬, 最終落點約在2.5億。 就首映口碑來看, 品質還算過關。 所以該片雖在排片上不佔優勢, 但很有可能會因好評度而逆襲。

去年“清明檔”電影《火鍋英雄》在前期排片不佳的情況下最終完成“曲線救國”的案例就表明了口碑和獨特性才是硬道理, 但這個狀況可能在今年無法再次複製。

而2015年“清明檔”上映的《戰狼》憑藉影片本身較高的水準, 以及後期口碑發酵的加持, 最終超出預期拿下5.54億票房收入, 盛況一時無兩。 而今年的狀況是, 再也沒有一部過4億的片子出現。

那麼, 大量國產片不約而同地選擇“清明檔”, 是因為這幾年“清明檔”票房火熱嗎?

先看看近幾年清明檔票房數據。

乍看之下,清明檔票房似乎在持續增長,但仔細比照就會發現, 2012-2015年這一檔期的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而去年“清明檔”總票房只比2015年增長了12%左右,結合中國電影市場擴張的背景來看,這實際上屬於負增長。所以,其中的道理:應該是熱影片造就了熱檔期,而不是熱檔期成全了熱影片。

清明節看上去像個男性檔期,但實際情況是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

從題材上來看,偏向於犯罪、懸疑、動作都是男性觀眾受眾較強的類型,清明節看上去像個男性檔期,但實際情況是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按照資料監測來看,當一部電影的觀眾男女比越接近45:55,其票房會越高。

去年春節檔的《美人魚》在特效與製作難度都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差距不大,但《美人魚》(30億)票房卻是《三打》(10億)的3倍!可以說,《美人魚》接近完美的“黃金觀眾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嫌疑人》《綁架者》《非凡任務》這三部國產片的表現也可以窺見“黃金觀眾比“的科學性。

下圖是點映後通過抽樣調查部分觀眾得出的各項平均分與豆瓣、貓眼評分:

由觀眾打分可知,《綁架者》的劇情是短板,明顯弱於另外兩部電影,但其首映票房卻超過《非凡任務》近300萬票房。

據貓眼統計,《嫌疑人》觀眾男女比為39.7:60.3,《非凡任務》男女比為48.9:51.1,而《綁架者》男女比為44.3:55.7,相當接近黃金比例!

徐靜蕾作為以情感細膩著稱的女導演,早已摸清女性觀眾的軟肋。即便是在拍《綁架者》這種動作類商業片時,也依然會從女性視角切入,借白百何對母親角色的表演,抓住了女性觀眾的痛點,但同時兼顧了男性觀眾喜好的動作、刺激場面,“老徐”順勢而為,控制了受眾男女比例,票房自然不會太差。

內容為王不假,但在內容不足以支撐票房時,“黃金觀眾比”和摸清市場觀眾喜好也會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反向來看,女性觀眾占比的理論也只能是應用在5億以下體量的國產片上,。比如《美女與野獸》的觀眾比為39.2:60.8,嚴重失調的男女比致使影片最終票房落點為5億,而近期大熱的《金剛狼3》(男女比:52.3:47.7)《金剛:骷髏島》(男女比52.2:47.8)。兩部電影都因迎合廣大男同胞的喜好,同時又俘獲了大批女性觀眾的心,票房也就隨之一路高歌猛進。

回到今年的清明節檔,除了《綁架者》,《嫌疑人》同樣受眾男女比失衡,男性觀眾的流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該片票房“高開高走”的重要因素。要知道,男性在早期網大市場的付費會員中一度占到了80%以上!只要內容品質高,男性和精英用戶通常願意支付高於平均票價的的價格。

撞檔不撞類型,孤傲地做一個“搶手貨”

其實國產片紮堆同一檔期的現象並不鮮見,去年“國慶檔”就呈現出17部電影紮堆的奇觀,但好在類型分化均勻,整個大盤還算火熱。

院線電影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流通時同樣講究“供求關係”。

此時“國慶檔”獨一無二的警匪動作類型電影《湄公河行動》就殺出重圍,最終以超11億的高票房實現了主旋律電影的完美逆襲。這一例證闡明了撞檔不可怕,誰撞類型誰尷尬的道理。

通常說來,為了保證觀眾口味不膩煩,選擇同期上映的同類型影片不宜超過兩部。

檔期依舊是能夠左右一部電影命運的砝碼,但唯熱檔期紮堆,顯然是本末倒置的表現。市場對於同一類片子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檔期紮堆也會導致同檔期影片的排片被互相壓縮,好的資源被浪費,無異於互相殘殺、彼此傷害。也許礙於4月7日的《攻殼機動隊》與4月14日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兩部大體量進口片的威懾,它們都不敢輕易往後挪檔。於是這三部同類型影片繞來繞去還是沒能逃脫相互殘殺的命運。

因此,雖說這三部同類型電影紮堆上映的行為並不明智,但電影本身倒也算今年較為矚目的國產片,且生產週期都偏長,沒有急於公映,可見劇組還是拿出了各自的誠意。

簡言之,檔期只是存在變數的附加值,不是決定值,與影片成敗沒有根本性關聯。同類型紮堆是片方沒有考慮觀眾選擇性和市場容量的表現。

健康持久的市場需要多元化的產品供應。保證大多數影片齊頭並進,一小撮異軍突起,中國電影行業才能真正回溫。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郵件:285295690@qq.com

先看看近幾年清明檔票房數據。

乍看之下,清明檔票房似乎在持續增長,但仔細比照就會發現, 2012-2015年這一檔期的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而去年“清明檔”總票房只比2015年增長了12%左右,結合中國電影市場擴張的背景來看,這實際上屬於負增長。所以,其中的道理:應該是熱影片造就了熱檔期,而不是熱檔期成全了熱影片。

清明節看上去像個男性檔期,但實際情況是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

從題材上來看,偏向於犯罪、懸疑、動作都是男性觀眾受眾較強的類型,清明節看上去像個男性檔期,但實際情況是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按照資料監測來看,當一部電影的觀眾男女比越接近45:55,其票房會越高。

去年春節檔的《美人魚》在特效與製作難度都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差距不大,但《美人魚》(30億)票房卻是《三打》(10億)的3倍!可以說,《美人魚》接近完美的“黃金觀眾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嫌疑人》《綁架者》《非凡任務》這三部國產片的表現也可以窺見“黃金觀眾比“的科學性。

下圖是點映後通過抽樣調查部分觀眾得出的各項平均分與豆瓣、貓眼評分:

由觀眾打分可知,《綁架者》的劇情是短板,明顯弱於另外兩部電影,但其首映票房卻超過《非凡任務》近300萬票房。

據貓眼統計,《嫌疑人》觀眾男女比為39.7:60.3,《非凡任務》男女比為48.9:51.1,而《綁架者》男女比為44.3:55.7,相當接近黃金比例!

徐靜蕾作為以情感細膩著稱的女導演,早已摸清女性觀眾的軟肋。即便是在拍《綁架者》這種動作類商業片時,也依然會從女性視角切入,借白百何對母親角色的表演,抓住了女性觀眾的痛點,但同時兼顧了男性觀眾喜好的動作、刺激場面,“老徐”順勢而為,控制了受眾男女比例,票房自然不會太差。

內容為王不假,但在內容不足以支撐票房時,“黃金觀眾比”和摸清市場觀眾喜好也會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反向來看,女性觀眾占比的理論也只能是應用在5億以下體量的國產片上,。比如《美女與野獸》的觀眾比為39.2:60.8,嚴重失調的男女比致使影片最終票房落點為5億,而近期大熱的《金剛狼3》(男女比:52.3:47.7)《金剛:骷髏島》(男女比52.2:47.8)。兩部電影都因迎合廣大男同胞的喜好,同時又俘獲了大批女性觀眾的心,票房也就隨之一路高歌猛進。

回到今年的清明節檔,除了《綁架者》,《嫌疑人》同樣受眾男女比失衡,男性觀眾的流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該片票房“高開高走”的重要因素。要知道,男性在早期網大市場的付費會員中一度占到了80%以上!只要內容品質高,男性和精英用戶通常願意支付高於平均票價的的價格。

撞檔不撞類型,孤傲地做一個“搶手貨”

其實國產片紮堆同一檔期的現象並不鮮見,去年“國慶檔”就呈現出17部電影紮堆的奇觀,但好在類型分化均勻,整個大盤還算火熱。

院線電影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流通時同樣講究“供求關係”。

此時“國慶檔”獨一無二的警匪動作類型電影《湄公河行動》就殺出重圍,最終以超11億的高票房實現了主旋律電影的完美逆襲。這一例證闡明了撞檔不可怕,誰撞類型誰尷尬的道理。

通常說來,為了保證觀眾口味不膩煩,選擇同期上映的同類型影片不宜超過兩部。

檔期依舊是能夠左右一部電影命運的砝碼,但唯熱檔期紮堆,顯然是本末倒置的表現。市場對於同一類片子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檔期紮堆也會導致同檔期影片的排片被互相壓縮,好的資源被浪費,無異於互相殘殺、彼此傷害。也許礙於4月7日的《攻殼機動隊》與4月14日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兩部大體量進口片的威懾,它們都不敢輕易往後挪檔。於是這三部同類型影片繞來繞去還是沒能逃脫相互殘殺的命運。

因此,雖說這三部同類型電影紮堆上映的行為並不明智,但電影本身倒也算今年較為矚目的國產片,且生產週期都偏長,沒有急於公映,可見劇組還是拿出了各自的誠意。

簡言之,檔期只是存在變數的附加值,不是決定值,與影片成敗沒有根本性關聯。同類型紮堆是片方沒有考慮觀眾選擇性和市場容量的表現。

健康持久的市場需要多元化的產品供應。保證大多數影片齊頭並進,一小撮異軍突起,中國電影行業才能真正回溫。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郵件:28529569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