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重陽教“老頑童”武功,那王重陽的武功究竟誰教的?

神州日知 樂兒

金庸武俠小說中, 王重陽的武功天下第一, 可他的師父是誰?

在金庸小說中, 沒有說王重陽師父是誰?

人們自然要問, 他究竟有沒有有師傅呢?

我們知道, 金庸小說中, “老頑童”周伯通的武功學自師兄王重陽。

金庸筆下, 王重陽武功只說受林朝英所逼, 當了道士, 因禍得福, 莫名其妙練就了一身道家功夫。

很多網友據此也認為, 王重陽是天生武學奇才, 如小說中的黃裳一般, 以自己為師, 以天道為師, 自學成才。

所以, 王重陽究竟有沒有師父就成為一個問題, 也讓很多人好奇。

那麼, 王重陽究竟有沒有師傅呢?有!又是誰呢?

在此, 我們先瞭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王重陽, 而不是金庸小說的王重陽。

歷史上, 王重陽確有其人, 他確是道教重要派別——全真教的創始人。

王重陽出生于宋徽宗政和2年, 西元1112年。 宋徽宗是

宋朝第8位皇帝, 王重陽出生時, 宋徽宗已做12年皇帝。 大宋王朝已到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這點在金庸小說中也有多體現。

據說, 王重陽的偶像是陶淵明, 以致把自己的名字都更改名“知明”, 又因與陶淵明一樣喜愛菊花, 而菊花在重陽節開放, 便給本身起了個號叫“重陽子”。

如此看來, 王重陽追星, 遠勝今天的“追星族”。

全真“北五祖”

也說明白王重陽師傅是誰?還得從歷史上的道教人物說起。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宋五位祖師, 即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

“全真道”稱太上老君北五祖傳道于金母, 金母傳白雲上真, 白雲上真傳王玄甫, 王玄甫授鐘離權, 鐘離權授呂洞賓和劉海蟾, 呂洞賓授王重陽, 王重陽授北七真。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王重陽的師傅應該是呂洞賓。

全真“北五祖”中,王玄甫為神話人物,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為唐末至宋初人,其思想有儒有道。

從時間上看,王重陽也晚於他們出生,即使沒有直接的師承關係,但他們的思想對王重陽有一定重要影響,稱之為師傅也符合實際。

王重陽死於1170,活了58歲,以今天看,也是英年早逝。

王重陽墓現在還在

他的祖籍是陝西咸陽大魏村,後遷自終南縣劉蔣村。終南山自古就是修道聖地,他的文才武學估計也於出生地有關。

他曾與1138年參加武舉考試,中甲科 。

1159年,他已47歲 ,人到中年的後期,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慨然入道,隱棲山林。

1161年,他在南時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2 年 ,功成丹圓 ,遷居劉蔣村 。

看來,“活死人墓”並非金庸杜撰了。

此後,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同時,先後收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郝大通、王處一為弟子,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建立全真教 。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

全真道內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為必修經典 ,認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

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王重陽死後葬在終南劉蔣村故庵,今陝西戶縣祖庵鎮,金朝章宗賜庵名為靈虛觀,元太宗加封為重陽萬壽宮,全真道尊為祖庵或祖庭。

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6年(126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至大3年(1310)又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死後,王重陽被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和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齊名,成仙了。

王重陽死後3年間,全真道傳教範圍波及關中、河南、河北、山東大部分,遍於社會上下各階層。在組織上、理論上為全真道的興盛發展奠定了基礎。

王重陽傳世著作有《重陽全真集》,內收傳道詩詞約千餘首,另有《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明代永樂年間所編纂的大型道教典籍《正統道藏》。

可見,王重陽根本不是金庸小說中所寫的一介武夫,而是文武全才。

後世評王重陽:尤長於以詩詞歌曲勸誘士人,以神奇詭異驚世駭俗。

怪不得教出個“老頑童”!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王重陽的師傅應該是呂洞賓。

全真“北五祖”中,王玄甫為神話人物,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為唐末至宋初人,其思想有儒有道。

從時間上看,王重陽也晚於他們出生,即使沒有直接的師承關係,但他們的思想對王重陽有一定重要影響,稱之為師傅也符合實際。

王重陽死於1170,活了58歲,以今天看,也是英年早逝。

王重陽墓現在還在

他的祖籍是陝西咸陽大魏村,後遷自終南縣劉蔣村。終南山自古就是修道聖地,他的文才武學估計也於出生地有關。

他曾與1138年參加武舉考試,中甲科 。

1159年,他已47歲 ,人到中年的後期,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慨然入道,隱棲山林。

1161年,他在南時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2 年 ,功成丹圓 ,遷居劉蔣村 。

看來,“活死人墓”並非金庸杜撰了。

此後,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同時,先後收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郝大通、王處一為弟子,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建立全真教 。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

全真道內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為必修經典 ,認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

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王重陽死後葬在終南劉蔣村故庵,今陝西戶縣祖庵鎮,金朝章宗賜庵名為靈虛觀,元太宗加封為重陽萬壽宮,全真道尊為祖庵或祖庭。

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6年(126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至大3年(1310)又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死後,王重陽被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和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齊名,成仙了。

王重陽死後3年間,全真道傳教範圍波及關中、河南、河北、山東大部分,遍於社會上下各階層。在組織上、理論上為全真道的興盛發展奠定了基礎。

王重陽傳世著作有《重陽全真集》,內收傳道詩詞約千餘首,另有《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明代永樂年間所編纂的大型道教典籍《正統道藏》。

可見,王重陽根本不是金庸小說中所寫的一介武夫,而是文武全才。

後世評王重陽:尤長於以詩詞歌曲勸誘士人,以神奇詭異驚世駭俗。

怪不得教出個“老頑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