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刺客聶隱娘那些匪夷所思的“功夫”:開腦藏刀,真有其事嗎

聶隱娘武藝之高超、神秘邪術之變幻莫測更讓人情不自禁地放大腦洞去想像。 而歷史上, 這些匪夷所思的“功夫”真的存在過嗎?

一、飛簷走壁術

“能於峭壁上飛走, 若捷猱登木, 無有蹶失”

聶隱娘在成為女俠的道路上, 學的“入門級功夫”就是類似後世武俠小說裡的輕功。 據說她能在峭壁上飛走, 想想那畫面, 堪稱古代版“蜘蛛俠”。

唐代豪俠小說中經常寫到俠客的飛簷走壁術, 這也是借用了雜技中的輕功技巧。 如《車中女子》就曾描寫道:“有于壁上行者, 亦有手撮椽子行者, 輕捷之戲, 各呈數般, 狀如飛鳥。 ”此類輕功技巧在《昆侖奴》中也有描寫, 而最具雜技性的記載則是《朝野僉載》中的《柴紹弟》。

柴紹為唐朝大將, 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後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 屢建戰功的柴紹幼時就以任俠聞名, 而且還有個功夫非常了得的弟弟。 柴紹的弟弟最擅長的就是輕功。

據說他一躍身, 能像鳥似的飛出十多步才能停下。 有一次唐太宗命令他去取趙公長孫無忌的馬鞍, 並事前告訴了長孫無忌, 讓他派人守備。 那天晚上, 只見一物像鳥似的飛入房中, 割了鞍上的雙鞎, 拿著馬鞍走了, 專門守在那裡的人竟沒有一人能追上。 他曾經穿著吉莫靴, 腳蹬牆壁走上磚城, 完全不用手攀引。 他又用腳蹬著佛殿前的大柱, 爬到簷頭, 把著椽頭上屋頂, 跨越百尺樓閣, 一點障礙也沒有。 唐太宗見識了柴紹弟如此神出鬼沒的絕技, 恐怕也心裡直犯嘀咕:“萬一哪天他一不高興了悄悄潛進宮來可就大事不妙了!”為保險起見, 唐太宗下旨:“這人不能住在京城。 ”便把他派到京城外當了個閑官。 柴紹弟的飛簷走壁術在當時聲名遠揚,
人們給他取名為“壁龍”。

輕功技巧可以說是唐代豪俠中的常技, 當然, 這種技藝有時似乎要借助一些道具, 如唐代豪俠小說中經常提到的白練、白絹或匕首。 《昆侖奴》是唐代另外一篇非常有代表性的豪俠小說, 講述的是黑人奴隸磨勒藝高人膽大,

飛簷走壁拯救被壓迫的弱女子紅綃, 成全青年男女對幸福愛情的追求的故事。 金庸先生認為它是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之一。 故事結尾處, 磨勒在圍捕中“持匕首飛出高垣, 瞥若翅翎, 疾同鷹隼, 攢矢如雨, 莫能中之。 頃刻之間, 不知所向”, 頗具浪漫傳奇色彩。

其實在唐代史料和許多傳奇小說中, 有不少能夠飛簷走壁的黑人大俠。 他們大都水性非常好, 能夠鑽入水中為主人撈起落入水中的物品, 還能像猴子一樣快速爬上桅杆。

二、隱身術

“白日刺其人於都市, 人莫能見”

幻術, 和如今的魔術類似, 無論古今都是最具神秘性的技藝, 也是豪俠小說武技描寫的內容。 唐代的幻術因印度等域外幻術的傳入而有了快速的發展, 這表現在幻術已經深入到唐代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當時的寺廟集會上就能經常見到諸如吞刀吐火、植棗種瓜、咒人變為驢馬等等類型的幻術。

道教大家葛洪著《抱樸子內篇·遐覽》講到變化之術時說:“其法用藥用符, 乃能令人飛行上下, 隱淪無方,含笑即為婦人,蹙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仗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廚,興雲起火,無所不為也。”葛洪提到的變化之術有很多其實都可以用幻術手法達到,如隱身術、易容術、分身術、種植速長術、興雲起火術。而聶隱娘的故事背後有深刻的道教思想,這從他選擇一“磨鏡少年”作為夫君就可看出一二。道教對鏡子有著特殊的感情,甚至衍生出“鏡道”一詞。葛洪曾在《抱樸子》裡提到鏡子神奇之處,如道士入山以明鏡徑九寸以上者背之,則邪魅不敢近,道士造鏡就為了借助其神奇力量進行修煉。聶隱娘一見到少年就認為此人可為我夫,可能也與道教天生對鏡之好感有關。正因如此,道教裡許多法術都在聶隱娘的技藝裡得到了體現。

聶隱娘擅長的隱身術在法術中只能算是入門級的,可謂“小菜一碟”。正是因為其容易操作,連唐玄宗都試圖學上一手呢。他拜的這位老師名叫羅公遠,唐朝時著名的魔法師,此人雖一把年紀,但面容卻如十六七歲的少年。據說,掌握隱身術的人,如心存善念,二十年後可變化形體,這在道術領域被稱作“脫離”。再過二十年,可躋身“地仙”行列。對成仙有著濃厚興趣的唐玄宗向羅公遠討教隱形之術,羅公遠本不欲傳授,但最後被逼無奈,只得從命。於是,玄宗皇帝好奇地學了起來,但隱不利索,總露出點什麼,皇帝很不愉快,就責問為什麼。羅對皇帝進行了一番勸諷:“陛下,您是一國之尊,不治理國家,卻忙著學我們道家這些小法術。如果您真的想全部學會,那一定將懷揣著玉璽走進平常人家,被困于百姓生活中。”玄宗聽了特生氣,破口大駡。羅畢竟是當時頂級的法師,於是遁形於殿柱中,繼續揭露皇帝的過失。玄宗更怒,叫人把柱子砸開,羅又跑到柱下的玉石裡。玄宗又叫人劈開玉石,碎成十幾塊,每塊上都有羅的人形。玄宗一下子害怕了,於是認錯。在這裡,羅公遠把玄宗皇帝戲弄一番,施展了奇異的道術。

 三、變化遁形術

“忽不見二衛所之。劉使人尋之,不知所向。後潛於布囊中見二紙衛,一黑一白”

“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於床四隅”

“隱娘當化為蠛蠓,潛入僕射腸中聽伺,其餘無逃避處”

聶隱娘會的異術遠遠不止隱形這麼“簡單”,要想成為名副其實的“俠”,還要精通多種“功夫”。故事的結尾部分,聶隱娘以一敵二大戰對手,雙方都亮出了絕招,詭異精彩場面堪比古代版的“好萊塢大片”。

這一天,劉昌裔忽然不見了聶隱娘夫婦騎來的兩匹驢,派人尋找,不知去向。後來在一個布袋中看見了兩個紙驢,一黑一白。聶隱娘的坐騎是一頭白驢,卻是紙折的,是絕對意義上的奇術。聶隱娘化紙為驢是借用了雜技幻術中的紙人紙馬跳舞之類的技藝。據唐代孫顧《幻異志》記載,衢州有一位精通幻術的人名叫施衙推,一次在宴會上主動提出要表演節目助興,只見他剪了一個紙人兒,拋在地上,那紙人竟能站立起來。後來他唱起了曲,而那紙人則跟著節奏跳起舞來,眾人無不嘖嘖稱奇。聶隱娘用紙折的驢當坐騎,大概也是運用了類似的障眼法。

聶隱娘誅殺敵方刺客精精兒的一幕,寫得驚心動魄,劉昌裔只看到兩個旗子相互擊打,卻看不到舉旗子的人在動,“飄飄然如相擊於床四隅”。過了好長時間,只見一個人分開的頭和身子落了下來,聶隱娘說:“精精兒已經死了。”很明顯,這兩位豪俠皆會隱身和幻術。

在對付空空兒的過程中,聶隱娘自知不敵,就化作蚊蟲藏在了劉昌裔的腸子中。最終空空兒一擊不中,便遠走高飛。《西遊記》裡孫悟空變成小飛蟲潛入鐵扇公主腹中大鬧的橋段,想必脫胎於此。

四、開腦藏刀術

“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奇門異術“終極版”來了!如此聳人聽聞的武器擺放方式可謂“重口味女王”。聶隱娘的後腦可以打開,裡面藏著她的匕首,隨用隨取,不會傷到自己。這樣的功能,不似人類。比褲襠藏雷什麼的可是高級千萬倍。

其實開腦藏刀是一種虐刑幻術。在所有從異域傳來的幻術表演中,虐刑幻術可以說是其中一大門類,也是比較吸引觀眾眼球的一類表演。這類幻術早在東漢安帝時就傳入了中國,即撣國“幻人”帶來的“自支解、易牛馬頭”。此後虐刑幻術不斷傳入中國,《顏氏家訓》中提到的“屠人、截馬之術”即屬於虐刑幻術的一種。到了唐代,道教裡也出現了許多“不忍直視”的此類技藝:“又能自以刀劍剪割手足,刳剔五臟,分掛四壁。良久,自複其身,晏然無苦。”與以上所列比起來,聶隱娘的“開腦藏刀”也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神功技能,現代人是無法理解的,聶隱娘的故事我們只把它當神話,其實任何故事都是有根源的,她的哪些功夫在古代也許真能練就呢?我們現在是不得而知了。

隱淪無方,含笑即為婦人,蹙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仗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廚,興雲起火,無所不為也。”葛洪提到的變化之術有很多其實都可以用幻術手法達到,如隱身術、易容術、分身術、種植速長術、興雲起火術。而聶隱娘的故事背後有深刻的道教思想,這從他選擇一“磨鏡少年”作為夫君就可看出一二。道教對鏡子有著特殊的感情,甚至衍生出“鏡道”一詞。葛洪曾在《抱樸子》裡提到鏡子神奇之處,如道士入山以明鏡徑九寸以上者背之,則邪魅不敢近,道士造鏡就為了借助其神奇力量進行修煉。聶隱娘一見到少年就認為此人可為我夫,可能也與道教天生對鏡之好感有關。正因如此,道教裡許多法術都在聶隱娘的技藝裡得到了體現。

聶隱娘擅長的隱身術在法術中只能算是入門級的,可謂“小菜一碟”。正是因為其容易操作,連唐玄宗都試圖學上一手呢。他拜的這位老師名叫羅公遠,唐朝時著名的魔法師,此人雖一把年紀,但面容卻如十六七歲的少年。據說,掌握隱身術的人,如心存善念,二十年後可變化形體,這在道術領域被稱作“脫離”。再過二十年,可躋身“地仙”行列。對成仙有著濃厚興趣的唐玄宗向羅公遠討教隱形之術,羅公遠本不欲傳授,但最後被逼無奈,只得從命。於是,玄宗皇帝好奇地學了起來,但隱不利索,總露出點什麼,皇帝很不愉快,就責問為什麼。羅對皇帝進行了一番勸諷:“陛下,您是一國之尊,不治理國家,卻忙著學我們道家這些小法術。如果您真的想全部學會,那一定將懷揣著玉璽走進平常人家,被困于百姓生活中。”玄宗聽了特生氣,破口大駡。羅畢竟是當時頂級的法師,於是遁形於殿柱中,繼續揭露皇帝的過失。玄宗更怒,叫人把柱子砸開,羅又跑到柱下的玉石裡。玄宗又叫人劈開玉石,碎成十幾塊,每塊上都有羅的人形。玄宗一下子害怕了,於是認錯。在這裡,羅公遠把玄宗皇帝戲弄一番,施展了奇異的道術。

 三、變化遁形術

“忽不見二衛所之。劉使人尋之,不知所向。後潛於布囊中見二紙衛,一黑一白”

“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於床四隅”

“隱娘當化為蠛蠓,潛入僕射腸中聽伺,其餘無逃避處”

聶隱娘會的異術遠遠不止隱形這麼“簡單”,要想成為名副其實的“俠”,還要精通多種“功夫”。故事的結尾部分,聶隱娘以一敵二大戰對手,雙方都亮出了絕招,詭異精彩場面堪比古代版的“好萊塢大片”。

這一天,劉昌裔忽然不見了聶隱娘夫婦騎來的兩匹驢,派人尋找,不知去向。後來在一個布袋中看見了兩個紙驢,一黑一白。聶隱娘的坐騎是一頭白驢,卻是紙折的,是絕對意義上的奇術。聶隱娘化紙為驢是借用了雜技幻術中的紙人紙馬跳舞之類的技藝。據唐代孫顧《幻異志》記載,衢州有一位精通幻術的人名叫施衙推,一次在宴會上主動提出要表演節目助興,只見他剪了一個紙人兒,拋在地上,那紙人竟能站立起來。後來他唱起了曲,而那紙人則跟著節奏跳起舞來,眾人無不嘖嘖稱奇。聶隱娘用紙折的驢當坐騎,大概也是運用了類似的障眼法。

聶隱娘誅殺敵方刺客精精兒的一幕,寫得驚心動魄,劉昌裔只看到兩個旗子相互擊打,卻看不到舉旗子的人在動,“飄飄然如相擊於床四隅”。過了好長時間,只見一個人分開的頭和身子落了下來,聶隱娘說:“精精兒已經死了。”很明顯,這兩位豪俠皆會隱身和幻術。

在對付空空兒的過程中,聶隱娘自知不敵,就化作蚊蟲藏在了劉昌裔的腸子中。最終空空兒一擊不中,便遠走高飛。《西遊記》裡孫悟空變成小飛蟲潛入鐵扇公主腹中大鬧的橋段,想必脫胎於此。

四、開腦藏刀術

“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奇門異術“終極版”來了!如此聳人聽聞的武器擺放方式可謂“重口味女王”。聶隱娘的後腦可以打開,裡面藏著她的匕首,隨用隨取,不會傷到自己。這樣的功能,不似人類。比褲襠藏雷什麼的可是高級千萬倍。

其實開腦藏刀是一種虐刑幻術。在所有從異域傳來的幻術表演中,虐刑幻術可以說是其中一大門類,也是比較吸引觀眾眼球的一類表演。這類幻術早在東漢安帝時就傳入了中國,即撣國“幻人”帶來的“自支解、易牛馬頭”。此後虐刑幻術不斷傳入中國,《顏氏家訓》中提到的“屠人、截馬之術”即屬於虐刑幻術的一種。到了唐代,道教裡也出現了許多“不忍直視”的此類技藝:“又能自以刀劍剪割手足,刳剔五臟,分掛四壁。良久,自複其身,晏然無苦。”與以上所列比起來,聶隱娘的“開腦藏刀”也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神功技能,現代人是無法理解的,聶隱娘的故事我們只把它當神話,其實任何故事都是有根源的,她的哪些功夫在古代也許真能練就呢?我們現在是不得而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