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濟南的伏生為什麼會被後世人所銘記?

關於濟南文人伏生的故事,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詳細的記載。 伏生又名伏勝, 生於西元前260年, 卒於西元前161年, 壽百歲。 是漢朝時的濟南人。

伏生在秦朝時做過博士。 漢文帝繼位後, 想找一位熟知《尚書》的人, 但是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這樣的人, 後來聽說濟南伏生通曉, 就計畫召用他。 當時, 伏生已90多歲了, 不能下地走路, 漢文帝就讓晁錯到伏生家裡學習。

伏生把一部《尚書》藏在家中的夾壁牆中

秦朝在焚燒儒書時, 伏生把一部《尚書》藏在家中的夾壁牆中。 戰亂大起時他出走逃亡, 漢朝建立, 他返回家中找出《尚書》, 但其中的幾十篇丟失, 尚存29篇, 他就在山東傳授殘存的《尚書》。 此後, 很多學者都會講解《尚書》, 而且殽山以東的所有著名學者都用《尚書》來教授學生。

伏生把《尚書》保存了下來

伏生教會了濟南人張生、歐陽生, 歐陽生又教會了山東人倪寬。 倪寬精通《尚書》, 借此前往博士官門下學習, 從師于孔安國。 倪寬家時窮, 常給弟子們當廚工做飯, 還偷偷外出幹活掙錢, 以解決自己的衣食之需。 後來他在考試中成績很好, 補了廷尉史的缺官。 而當時的廷尉是張湯, 他也愛好儒學, 就讓倪寬當掾吏, 負責案情抄寫和呈報。

張湯也是儒學的推動者

倪寬總是能引用經義和古法來闡述疑難的大案, 很得張湯的信任。 倪寬品性良善, 很廉潔, 有操守, 又聰敏, 擅長寫作、起草奏章, 但是口才很差。 張湯後來當了御史大夫, 就向皇帝舉薦了他。 漢武帝召見倪寬, 也很信任他。 張湯死後的第6年,

倪寬官至御史大夫, 任職9年去世。 張生也當了博士官;伏生的孫子也因為對《尚書》很有研究被徵召入朝。

此後, 魯人周霸、孔安國和洛陽人賈嘉都非常精通《尚書》。 孔子後人用先秦的古文撰寫的《尚書》, 孔安國則用當時通用的隸書重新寫出來進行講讀, 並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流派。 後來, 孔安國還得到了《尚書》失傳的十幾篇。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 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 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 或者點個贊, 轉發一下, 讓朋友分享本文。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