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快遞陸續漲價,後續或將更多洗牌動作!

快遞行業出了大新聞。 距離一年一度的電商大促“雙十一”還有一個月, 國內快遞企業中通、韻達近日陸續發佈漲價消息。 10月10日, 中通首先發佈調價告客戶書, 決定從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 外界隨即猜測中通的調價行為會成為快遞行業的普遍做法, 很快該猜測就得到印證, 11日, 韻達速遞宣佈漲價, 12日, 圓通速遞也在公司內網掛出漲價通知。 但12日晚間, 圓通速遞副總裁葉鋒對外發佈消息稱“雙11”期間不漲價。 不過, 對於記者“雙11”後會不會漲價的追問, 圓通方面回應稱“再說”。

照這趨勢, “雙十一”前可能還有更多的快遞企業宣佈漲價,

行業巨頭順豐儘管回應稱暫無漲價消息, 但換位元思考不難發現, 順豐的收費本來就比其他企業高出不少, 如果再漲價恐怕會失去競爭優勢。 反而是其他快遞企業更值得關注, 如圓通、申通等企業, 它們與宣佈漲價的企業價格差異不大。 快遞企業在“雙十一”前陸續宣佈漲價, 節奏如此一致, 難免讓人產生聯想, 業內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有關漲價原因的分析中, 企業提及最多的是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 但這只是單方面的表述, 漲價的消息爆出後很快就受到不少質疑。 快遞行業目前屬於充分競爭的市場, 企業之間競爭異常激烈, 但同時寡頭效應亦越來越明顯, 學者將這種狀況稱之為壟斷競爭市場,

即介於壟斷和競爭之間。 這種狀況意味著, 如果企業有意願, 行業巨頭確實可以“協作”提價。

上述提價行為是否構成價格壟斷, 有相應的判斷標準。 在構成價格壟斷的諸多要素中, 關鍵的一點看快遞企業是否存在聯合提價的行為, 如果聯合提價則涉嫌價格壟斷, 如果沒有串通, 上調就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 實事求是地說, 外界有關快遞企業價格壟斷的猜疑並沒有明確的證據, 不僅如此, 就在外界質疑企業存在價格壟斷行為後, 很快就有反駁的聲音出現, 這些言論沒有證據證明企業不存在價格壟斷行為, 而是從行業背景和趨勢的角度分析, 認為快遞企業漲價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這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快遞企業成本上漲,

以紙箱生產的主要材料瓦楞紙為例, 今年其價格經歷了大幅的波動, 綜合國家統計局資料, 瓦楞紙今年初維持在4000元/噸以上的價格高位, 隨後價格又大幅下降至3000元/噸以下, 但進入八九月份, 價格再次回到4000元/噸以上的高位, 9月上旬, 瓦楞紙價格達到4748.3元/噸的年度峰值。 事實上, 快遞行業早有提價跡象, 南都9月下旬的報導就提到, 申通快遞從9月20日開始部分區域寄件就加價1元, 針對這次微漲, 申通華南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 這是高峰期到來時的漲價, 屬於控制貨量的正常漲價。 而“雙十一”意味著更大的貨量, 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何行業巨頭在如今這個節點紛紛提價。

除了企業成本上漲,

目前的分析對另外一個重要的行業背景重視不足。 快遞行業競爭激烈,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大多採取低價策略, 快遞企業因此得以在相對短的時間裡鋪開網路。 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 這種低價策略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 今年年初圓通快遞爆出快件延遲送貨問題, 網上甚至一度流傳“圓通可能要倒閉”的消息。 當時行業內將問題歸咎於“季節性勞動力短缺”。 但也有分析認為, 這是快遞行業痼疾的一次集中爆發, 在激烈競爭階段採取低價策略, 如今成了企業發展中的定時炸彈, 快遞行業在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後面臨轉型的難題, 而低價策略顯然不可持續。

一般而言, 原料價格上漲具有一定的週期性特點,

高價很難持續, 而快遞行業微利的特徵恐怕一時難以改觀。 從行業趨勢來看, 快遞行業此輪漲價只是恢復一種正常的行業秩序。 但是, 對於快遞企業而言, 短時間內不可能任性漲價, 畢竟過高的物流成本會回饋到其他環節。 隨著快遞企業漲價, 今年“雙十一”或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漲價帶來的連鎖反應, 以及快遞企業面臨的成本和競爭壓力的雙重考量, 決定了行業內外都需要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 正如有網友希望快遞漲價了服務也能跟上, 漲價或許只是快遞企業轉型的前奏, 行業後續或許還將面臨更多的洗牌動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