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嘉興加速與上海周邊聯動 樓市長三角都市圈效應漸顯

10月11日, 中國政府網發佈檔指出, 國務院原則同意《嘉興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年)(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對嘉興到杭州和上海的軌道交通進行了部署。 分析人士認為, 國務院批復嘉興城市規劃, 推動嘉興全面接軌上海, 一方面有利於緩減上海的樓市壓力, 一方面也表明了長三角首個都市圈聯動效應正加速形成。

同策諮詢張宏偉指出, 上海對接嘉興軌道交通給樓市帶來的影響, 將不亞於上海與昆山的軌道交通對接。 交通條件的改善, 對於上海人口外溢、都市圈人口導入有一定積極作用。

但他指出, 都市圈的健康發展需要有人口導入與產業輸入。 以東京都市圈發展經驗為例, 在產業沒有疏導出去的前提下, 反而造成週邊都市圈人口又向東京集聚。 因此, 尤其在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都集中在上海的前提下, 配套優勢能夠適當轉移出去, 才有可能實現人口疏導。

軌交加速城市群聯通

嘉興市與上海市的加速聯動始於今年年中。 2017年6月, 浙江省發改委印發《嘉興市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實施方案》。 2017年7月, 《嘉興市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行動計畫(2017-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畫”)出爐, 指出要推動打造浙滬一體化交通體系樞紐地, 推進“四網一空港一樞紐”建設。

具體而言, 嘉興計畫新建2條上海都市圈區域鐵路工程,

力爭基本建成滬乍杭鐵路(嘉興段), 開工建設通蘇嘉鐵路, 貫通滬杭高鐵和滬蘇湖高鐵。 謀劃推進3項城際通勤對接工程, 積極謀劃平湖連接上海金山支線軌道交通工程。

公路方面, 加快推進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工程等專案, 做好320國道改造線位方案研究等工作, 進一步暢通公路對接。 公交方面, 加快推動與上海毗鄰區域公交常態化運營, 2017年新開通2條(含)以上。 航道方面, 加快“三橫三縱一通道”內河高等級航道及浙北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 深化推進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湖嘉申線(嘉興段)二期等專案。 港口方面, 扎實推進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協同發展, 實現通關一體化運作。

交通之外, 嘉興還計畫在資訊基礎、公共服務、教育領域、衛生領域、社保文化領域深化與上海合作,

推進產業、創新、人才三大重點合作平臺對接。

根據規劃, 此舉旨在發揮上海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道, 這次規劃強調了嘉興和周邊城市聯繫的思路, 交通設施的改善將起到積極作用。 實際上嘉興樓市在今年相對活躍, 這和長三角的市場活躍有關, 但很難說是嘉善縣(江浙滬交匯處)自身獨特的因素而帶來的活躍。 不過通過本次規劃, 嘉興後續交通配套設施的完善會為其城市投資和居住價值加分。 但有一點需要關注, 即如果出現各類炒作投機行為, 那麼類似嘉善縣啟動限售等調控措施,

也有可能發生。

疏解上海樓市壓力

都市圈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最活躍、最重要的區域, 健康的都市圈發展對緩解特大城市住房短缺、城市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環境惡化等城市病有重要作用。

以東京都市圈為例, 根據2014年國家發改委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的報告, 東京都市圈大致是以東京市區為中心, 半徑30-50公里的範圍。 2010年, 東京都市圈總人口約3561萬人, 占全國人口的27.8%;GDP占日本全國的三分之一。 城市化水準達到90%以上。

為緩解中心城區人口壓力和疏解城區功能, 東京都市圈發展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新城建設。 其初衷是為解決中心城區人口的居住難題, 而到中心城區的通勤時間不宜過長, 因此交通建設十分重要。 據分析,

日本的城鎮化與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是同步的, 從港北新城和柏葉市到東京市內, 乘城軌30公里左右的距離, 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從人口空間分佈看, 東京都市圈大致可分為核心區、近郊區和遠郊區。 根據中國社科院人口所2016年發佈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 上海外環內土地面積為630平方公里, 中心城人口密度為14524人/平方公里(2000年), 高於東京都市圈核心區人口密度。 綠皮書表示, 從整體規模來看, 上海都市圈人口總量已經接近東京都市圈, 位居全球第二。 從相關人口增速來看, 上海都市圈人口總量將在最近3至5年內超過東京都市圈, 成為全球第一大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的概念在去年被正式定義。 2016年8月,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向社會公示, 根據規劃,未來將構建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地區協同發展的“1+6”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應。

《規劃草案》顯示,至2040年上海人口調控目標為2500萬人左右,並要求全市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實現“負增長”。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對中心城區的人口高度膨脹有疏導作用。

前述分析師指出,此次國務院批復嘉興進一步對接上海,利於緩減上海的人口膨脹,釋放樓市壓力。上海都市圈外溢價值凸顯,周邊城市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同策諮詢發佈的《長三角經濟圈房地產市場研究》就指出,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群體,經濟效益高、要素流動快的區域,2011-2015年間長三角經濟圈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都優於全國,並逐漸實現了產業升級(從2014年起第三產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占比)。產業導入與人口流入促進了都市圈的形成。2014年開始長三角經濟圈房地產(住宅)開發投資增速趕超全國水準,但房地產市場出現分化,上海以主導地位領先其他區域,省會城市南京和杭州緊隨其後。在經濟和人口的雙重作用下,長三角經濟圈的房地產市場以人口拉動為主導,區域內人口驅動房地產需求的過程逐漸被強化。

嘉興的經濟與樓市發展也正受到上海的外溢作用影響。張宏偉認為,今年嘉興樓市可以說是進入“高房價、穩成交”的“新常態”。據統計,嘉興今年已出讓的17幅宅地平均樓面價達6648元/平方米。不論是市中心,還是秀湖、高鐵、湘家蕩等熱門板塊,乃至邊緣的鄉鎮地塊,都受到高度關注。

根據規劃,未來將構建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地區協同發展的“1+6”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應。

《規劃草案》顯示,至2040年上海人口調控目標為2500萬人左右,並要求全市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實現“負增長”。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對中心城區的人口高度膨脹有疏導作用。

前述分析師指出,此次國務院批復嘉興進一步對接上海,利於緩減上海的人口膨脹,釋放樓市壓力。上海都市圈外溢價值凸顯,周邊城市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同策諮詢發佈的《長三角經濟圈房地產市場研究》就指出,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群體,經濟效益高、要素流動快的區域,2011-2015年間長三角經濟圈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都優於全國,並逐漸實現了產業升級(從2014年起第三產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占比)。產業導入與人口流入促進了都市圈的形成。2014年開始長三角經濟圈房地產(住宅)開發投資增速趕超全國水準,但房地產市場出現分化,上海以主導地位領先其他區域,省會城市南京和杭州緊隨其後。在經濟和人口的雙重作用下,長三角經濟圈的房地產市場以人口拉動為主導,區域內人口驅動房地產需求的過程逐漸被強化。

嘉興的經濟與樓市發展也正受到上海的外溢作用影響。張宏偉認為,今年嘉興樓市可以說是進入“高房價、穩成交”的“新常態”。據統計,嘉興今年已出讓的17幅宅地平均樓面價達6648元/平方米。不論是市中心,還是秀湖、高鐵、湘家蕩等熱門板塊,乃至邊緣的鄉鎮地塊,都受到高度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